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还会扩军两万,五万大军,每月至少五万石,至少需半年之粮,三十万石!”

听到这个数字,陈扬脸色瞬间发黑,别的不提,位于兴王府太仓里面的粮食,都没有三十万石,这个数字太大,谈何容易?

但,临行前,李都督吩咐过,尽量的满足淮南的要求。

“可以——”陈杨咬着牙说道:“但一时间拿不出如此多的粮草,分三个月,每个月十万石!”

“好——”最严重的问题解决了,李重进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十分大方地说道:

“粮草一律以市价为算,无论是丝绸,茶叶,瓷器,淮盐等,皆算市价八成为算,也算是酬算薛王的大恩!”

淮南虽说缺钱,但物产丰富,别的还真不缺,随便弄点东西去岭南,都能卖出去,尤其是丝绸,还能卖到海外,赚取差价。

陈扬算了算,一来一回,光是丝绸的差价,就能盈利上万贯,再加上卖粮的,以及其他物产,每个月,至少能带来十万贯的盈利。

赚大发了。

没了后顾之忧,李重进开始准备联系上党的李筠,南北呼应,共同反宋。

对于后援,仅仅依靠南汉是靠不住的,李重进派人去南唐,准备寻求帮助,

可惜,江南国主李景胆子早就被吓破了,得到消息了,连忙派人通知到东京。

而派遣北上的翟守殉,拐个弯,来到了东京,向赵匡汇报了李重进的躁动。

李重进犹未知晓,一直在秣兵厉马,只待得到李筠的共起信号,就举旗造反。

岭南,番禹。

赵匡陈桥兵变的事,终于传到了岭南,文武大臣知晓的不少,唯有深处皇宫的刘鋹,依旧蒙在鼓中,寻欢作乐,好不痛快。

对于普通的官员而言,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原,与自己毫不相干,在这个乱世,改朝换代已然成为了习惯。

但,对于南汉的高官而言,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政治危机的信号。

钟邕则有些疑惑,自己的父亲埋首在书房中,已经半天了,饭也不食,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有时急躁,有时又十分的低沉,似乎在做什么重要的抉择一般。

哪怕李都督入京时,也未见如此。

“阿耶,您半日未食,身体要紧!”低头看着桌子上的史记,钟允章耳旁传来了儿子的声音,他声音有些沙哑:

“什么时辰了?”

“快子时了,您吃点东西,歇下吧!”钟邕一脸关心的说道。

“吃?我又怎么吃的下去?”钟允章叹了口气,抬起头,看着一脸忠厚老实的长子,说道:

“连夜收拾一下,与你弟弟一起,赶快离开京城,去邕州,回到我们乡梓之地!”

“这又是为何?”钟邕奇怪。

“京城即将成为是非之地,你们兄弟早些离开,也是好的!”

不知道为什么,钟邕感觉自己的父亲很低沉,一下午老了许多,但父亲的话又不得不听,答应下了。

第两百一十二章利欲难安(上)

待长子走后,钟允章长叹一声,又呆坐着,脑海里一片空白。

自己刚中进士后,毫无背景,于是只是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负责起草圣旨招书,多年不迁。

索性自己文笔不错,每被夸奖,名气愈大,被当时皇四子看在眼里,待其继位后,凡诰敕、碑记和上表朝廷一切文字,多由他执笔。

如此一来,名气一直在上涨,甚至传到了国外,于是越来越受到皇帝的重用。

被认命为工部郎中,知制诰。

待到先帝派他至楚国求亲,求亲不成,但他却充分了解楚国的国情国势。

楚王马希广新立,弟马希萼起兵于武陵争位,兄弟阋墙,国将衰亡,于是就建议皇帝乘机攻楚。

先帝很信任他,听取了这个建议,决意用兵,派招讨使吴怀恩为帅,率兵图楚。

几年间,先后夺取原属楚国的贺(贺县)、昭(昭平)、蒙(蒙山)、桂(桂林)、宜(宜山)、梧(梧州)、严(来宾)、富(富川)、龚(平南)、象(象州)、柳(柳州)、郴(湖南郴县)、连(广东连县)13州地。

于是越来越受到重用,待他恩遇日隆,采纳朝臣奏议命他为皇太子师。

皇帝继位,推恩旧臣,十分礼遇他,升他为尚书右丞知政事,位列宰辅。

随后,宦官当政,朝政一片灰暗。

这时,一位年轻人率领着几千杂兵,打败了禁军,掌握了整个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他的做法。

逐渐的,连北方的潘将军也被拿下,当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副都督,整个岭南已经掌握在他的手里,任他取舍。

征占城,复安南,都是他的手笔,前不久,他称王了。

接下来,他自然知晓是什么了,但心中一直过不去这道槛。

作为官场人物,在这个乱世,礼义廉耻早就被识时务者为俊杰占据,而他不一样,他是个读书人,“忠君”一词,跨越过去很难……

在这个纠结的时刻,还是让两个儿子先走吧!

首相的钟允章很纠结,但作为次相的崔泉而言,选择却很果断。

待中原的消息传来,大名鼎鼎的大周国消失了,禁军大将赵匡继位,首先在崔泉心里响起的,不过是又一个武人登位罢了。

但,架不住联想啊!

被封为薛王的李都督,也是一个武人,也是功勋赫赫,挟天子以令诸侯玩极其娴熟,又懂得分寸,晓得分权,整个岭南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被其掌控。

两人都是一样,掌控了禁军。

改朝换代,这个词猛然的就出现在他心头,水浇不灭。

所以,他心动了,在大势面前,他一点也不敢反抗,只想顺从大势,从而为自己及家人,捞上一笔。

有什么功劳,比得上从龙之功吗?

但,这又需要分寸,光是自己谋划,若是人家无心,那不是白打算了?

于是,他就派遣人接触了一下薛王府的管家李安国,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李安国就见了李嘉,如实转告。

“皇位?会不会太早了?”这种事情,李嘉也不在乎保密了,直接把王宁王判官,射声司吴青,以及几位禁军中的高级将领找来,共商大事。

“中原历经大变,周国灭,宋国兴,但未曾更改的是,中原国势日隆,兵甲日坚,岭南一隅之地,若不能同心,迟早会被吞并!”

王宁沉着脸,对于推翻南汉并没有直接发言,反而间接说起了天下大势:

“天下诸国,首推中原,次为唐,岭南地域虽广,但尽为蛮荒之地,兵不过数万,丁不过百万,若是不变,中原俞强,诸国愈弱,难免被一一吞并,请王上三思!”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2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