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环顾四周,他娘的就没有一个能打的,还容易打草惊蛇。

三万禁军,加上两万边军,总数五万的常备军,已经是极限了,毕竟南汉的人口摆在这,抽点的壮丁太多,影响农业生产。

北宋要建立了,李嘉确实有些慌了。

“渤海人现在迁徙多少?”李嘉闭着眼睛思量了一下,心中打定主意要扩军了。

“济州岛那里上周传来消息,大概有十万人,辽东及高丽都有,迁徙了几千人到了倭国的九州岛,正在菱刈金矿,已经扎根落户。”

“前阵子还需要大量的粮食,发了奏折过来……”

田忠虽说掌管了皇城司,但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李嘉的秘书,大量的奏折都经过他的手,自然知晓的比较多。

对此,李嘉倒不是很在意,只要不掌握军队,就对他没有威胁。

“与济州岛的人说,从这些人里面挑出五千人,组建一个附从军,记住,都要让他们会汉话……”

那时候有些饥不择食,但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岭南太缺人,而且还要建设占城都护府和交趾都护府,罪犯都不够用了。

“诺——”田忠应下。

“菱刈金矿,这个名字太难听了,就改成九州金矿吧!”

随后,李嘉又召见了兴王府尹李郜,自己的这位堂兄。

明确要求,在番禹城外,再建造两个粮仓,用来储备军粮,每个粮仓,至少要储存十万石粮草。

然后,他又去巡视了一下军械司,看了看军械的打造情况,投石机正在不断地进行改善,目前而言,可以投射近百斤的石头,进步很大。

在这个没有火炮的时代的抛石机就是城墙的克星。

不过,中国的抛石机,原理就是后面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

不仅射程小,而且非常耗费人力,笨重,大部分的抛石车都用做守城。

这种李嘉不考虑,太低级了,他需要的是西方罗马式的抛石机,也就是蒙古人的回回炮。

这种就比较先进了,用的滑轮,以及杠杆原理,不需要人往后跑来拉,只需要梢端绑一块巨大的石块,在炮架上安装铁钩,钩住炮杆,放炮时,只要把钩拉开,石块立即下坠,将炮梢压下,同时百十斤重的石弹猛然抛出。

没有滑轮及杠杆原理,是弄不出来,多亏了蒙古人西征,将这项技术带到中国。

不过付出的代价就是南宋的覆灭。

在抛出轮滑及杠杆原理后,李嘉再稍微解释一下回回炮应用原理,就不管不顾了。

这群工匠们非常的尽责,再加上李嘉讲解的也比较通俗易懂,所以,不到半年时间,回回炮就出来了。

虽然抛射不过百斤,距离不过两百来布,到底也是一项进步。

“投射的距离还是比较近,容易被敌方偷袭引燃,还需要再远一些,而且,抛射的石弹还是太小,最起码要有一百五十斤!”

看着这番演习,李嘉挺满意,一百斤的重量,基本上可以把普通的城墙给炸个稀巴烂,但如果面对番禹,东京,以及金陵这种大型城市,就不咋地了,所以迫切需要继续改良。

“是!”黄德彰在一旁候立着,不时地拿笔记录。

“还有,这抛石机如此笨重,拆卸起来颇为不易,你们要把他给流水化,无论是拼装还是修葺都比较方便。”

“啥是流水线?”一位掉了牙的老头问道。

于是,李嘉又普及了一下流水线,以及各种器械的规范化尺度,整个军械司由此进步明显,速度快了不少。

第两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正月初五,陈桥兵变以及黄袍加身的事情终于传到了扬州。

节度使府邸,李重进紧紧握着手中所谓的圣旨,面色发青,咬牙切齿:

“赵黑子竟然让某移镇青州,命韩令坤为淮南节度,背主之人,安敢如此放肆?”

底下的幕僚们一片哗然,这个时候,他们才知晓,建立不到十年的大周,又没了,五代更替,快速如斯。

“使君万不可答应!”底下有幕僚起身,高声说道:

“自来淮南,已历半载,不可轻弃,再说,赵匡狼子野心,背主之徒,篡夺皇位,如果使君答应,下一次圣旨,就不是迁移藩镇,而是……”

话虽然没有说全,但在坐的都是聪明人,自然了解,脸色齐变。

有人的人脸色红涨,义愤填膺;有的人不动声色,心里思量着如何保命。

居高临下,李重进看的一清二楚,心里也是明白,中央十万禁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区区淮南数万地方军,又如何抵抗。

但,作为大周皇亲,两代帝王恩德,就算自己不抵抗,最后也免不了一番身死家灭的下场,不得不反。

“移镇青州,等于找死,我李重进是这样无脑之人?”李重进沉声说道:

“太祖历尽艰辛,方创大周,先帝南征北战,才有如此形式,趁主上年幼,竟敢篡夺,我等忠君之士,岂能饶了他?”

“诸位都是大周的忠臣,想必如我一般,痛恨如斯吧!”李重进认真地看了一眼这群自己召集而来的幕僚以及高级将领们,冷声说道。

“当然,当然——”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上党的李使君盘踞地方多年,实力雄厚,若是与他联系,南北呼应,想必定能复我大周!”

李重进定眼一瞧,是自己的心腹翟守殉,连连点头:

“甚好!如此,汝就北上,与李太傅(李筠当时是检校太傅昭义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镇守边疆,监督北汉)联系!”

随后,李重进命人端出一张痛斥赵匡的文章,将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尽,又令诸人签署大名,按上指印。

他这才松口气。

然后,他又开始进行布置将淮南那些异心份子一一铲除,将淮南七州,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番布置后,他这才缓了口气,接见这位南汉的商人。

“使君应该得到了消息,我们第二批货物,已经在路上了过不了几日,就会到达。”

陈杨再次接见了这位节度使,态度依旧不卑不亢。

“淮南虽大,养兵三万,犹有余力,唯独粮草一事,甚为短缺!”

李重进毫不客气地说道。

“此时正乃青黄不接之时,粮草实在缺乏!”

“不知使君需要多少?”对于淮南的境况,陈杨还是了解的,这里刚被占领没几年,耕田还未恢复,百姓流失,加上淮河时不时地闹腾一下,勉强自给已然是不错了。

如果要进行大战,光是粮草,就能饿死不少人。

索性这淮南之地,也能食稻谷,若是小麦,还真就无力。

“自然多多益善!”李重进沉着脸,严肃地说道: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