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契丹人在这冰天雪地里南下,不怕折马腿,不过年节,就为了报复的缘由,大家也都选择性的忘了。
由于后晋末年,契丹人大乱中原实在太过于令人印象深刻,加上雄主已去,幼主当朝,东京城一片惶恐,有条件的皆携老扶幼争先出城。
皇宫内也不平静,太后一介女流之辈,皇帝不过七岁,一切朝政,皆是由宰相范质等人做主,平日里还算稳当,如今却出了这件事,太后并小皇帝皆惶恐不安。
“相公,这该如何是好?”符太后还年轻,面对如此重大的军国要事,慌得不行。
“太后莫慌,禁军骁勇善战,必能击败契丹人!”范质治国水平不错,但对于军队却不在行,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才能胜任,不由道:
“殿前都检点赵匡知兵,由他兵北上,自是无差错的!”
“那么,就由相公做主了!”符太后抱着小皇帝,立马说道,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
见此,范质也不马虎,立马召见了赵匡。
对于范质这位宰相,赵匡还是挺尊重的,听礼后,就一副顺从的模样。
于是范质就说了其带兵北上一事,赵匡则‘大惊失色’,连连摆手:
“末将手中兵少将寡,试不宜出战——”
于是,范质不疑有他,加其为太尉,统率全部禁军。
正月初三,在赵匡心喜难耐的情况下,带着数万禁军,北上抗敌。
待赵匡领兵出城之际,开封城内却到处传说“策点检为天子”之谣。
一时间,东京城百姓自是有经验,一下子就知道有大事了,“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
然后周朝廷对此却一无所知,被蒙蔽在鼓中,犹在惶恐契丹之兵。
初三清晨,赵匡率军离开京城,日暮,驻军于距开封城东北40里处的陈桥驿(位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反常的是,他将军中诸事悉交由其弟赵光义和亲信、谋士赵普代为处置,自己则入帐内一心一意地饮酒,全然不问军中之事,直至醉卧榻上。
士兵们都很奇怪,赵匡一向是重兵之日,平日里都会巡视一番才肯罢休今日却独在帐中饮酒,奇怪的很。
不多时,禁军中突然就议论起来,言:京城皇帝幼小,我等立功,恐也不知,若是为其丢了性命,怕也没人料理了。
很快,这股流言在将校们的纵容下来在整个禁军中流传开来,众口铄金,哪怕有人知晓是假的,但也被迫认为是真的了,军心惶恐。
军营之中有都押衙李处耘、殿前都虞候李汉,超、内殿都虞候马仁踽、散员指挥使王彦升等禁军主要将领鼓噪而起,由于赵匡醉卧帐中,只能与赵光义、赵普等人商议。
“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
众将喧闹着。
看见如此按部就班的表演,毫无表演痕迹,赵普作为总策划,心中很兴奋,于是就对众人说:“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使各据方面,京城若乱,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若能严敕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宁谧,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
众人莫不赞同,齐声应下。
第二天清晨,赵匡尚未起身,诸将领即蜂拥至其寝帐之外,都望着赵匡义,等候他的动作。
作为书生,参与此事,赵匡义很兴奋,也很激动,他深吸一口气,脑海里回忆多次练习过的语句,进了军帐:
“兄长,如今军中流言大起,诸将惶恐,只能由您安抚了!”
赵匡这才缓缓醒来,看着天色还未大亮,这才说道:“好,我这去看看!”
也不知忘了还是怎么,连衣物都未曾穿戴整齐,只着了内衣出帐。
未曾想,刚出军帐,众人纷纷拔刀抽剑,排列于庭院之中,单膝跪下,低头齐声说道:“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不等赵匡答话,众人便拿出事先已准备好的用于皇帝登基时穿着的黄袍,披戴在他的身上。
这黄袍,不是旦夕可以制作而成的,赵匡不疑惑,反而一脸为难之色,无可奈何地说道:“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众人毫无疑问,异口同声道:“唯命是听。”
赵匡举起手,对着东京方向拱拱手,凝视这些悍将们,其中自己义社兄弟们名列其中,皆一脸兴奋之色,心中欢喜,他于是又说道:
“太后(指符后)、主上(指周恭帝),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戮汝。”
众将领纷纷拜伏于地,表示遵从圣命。
一旁,赵普看见大功告成,瞬间喜不自胜,矜持得摸了摸胡须,瞅着被拥护其间的赵匡,心道:不枉费我一番心机。
随后,又撇了一眼那白面书生的赵匡义,心道:不想赵家二郎,倒是有些胆色,行事之中,有板有眼的。
第两百零九章陈桥兵变(下)
待获得众将的效忠后,赵匡立即派人赴开封,先与守卫京城的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联络。
这些人早就知道了内情,哪有不理会的道理,于是纷纷答应下来。
得到确实的回应后,赵匡便放下了心,开始整军,将自己的亲信都提拔到高位,而将那些忠于周国的将领,都贬为闲职。
在这之后,他又强调了一番军纪,这便自陈桥驿回师开封。
北去的路上不慌不忙,待回京时,确实风驰电掣,大军昂扬向上,骑兵率先在前开路。
待骑兵来到东京城门,却早就开了,原来是守卫城门的石守信、王审琦正在城门外迎接。
“见过陛下——”两人单膝跪地,一脸喜色。
“两位都是我兄弟,不是外人,用不着如何客气,哈哈哈……”
赵匡别看人黑腿短,但双臂有力,拍了拍这两位大将,再瞅瞅这高大的东京城,赵匡将两人搀起,来不及叙旧,骑上马就进了城。
还是大事要紧。
大军进了城,虽是白日,但大街小巷却是一片寂静,一个人影都没有。
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紧紧地堵死了门,关紧了窗,听着踢哒踢哒的马蹄声,心里就跟打了鼓似的,大军入城,免不了又是一场劫掠。
也不怪他们如此紧张,在五代时期,凡有兵乱都要大肆抢劫一番,谓之“夯市”,东京也是倒霉,自后晋迁都至汴梁,每逢改朝换代,都会被劫掠一番。
比如,后周建立者郭威,家人被杀后,带领大军南下东京,攻克后劫掠了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