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郭荣的周军,甚至没与契丹人交手,就轻松拿下了三州十七县,这些地方被辽国史书称作“关南”,被视作奇耻大辱。

周军拿下的这两座小关,意义非常重大,乃是契丹拱卫南京的南面门户,相当于战国时期秦国的函谷关,失去这两个关卡,整个幽州城门洞大开。

益津关“倚神京(明清时期的北京)之重,控瀛海之阻,作固作屏,东西相联络”

瓦桥关“地控幽、蓟”

只要过条河,就能攻下幽州,收复失去的领土。

但是否立刻攻打幽州城,却在5月2日举行的最高军事会议上,引起了争议。

郭荣自然主张强攻,而大多数将领却反对强攻,理由是契丹人大量的骑兵聚集在幽州以北,蓄势待发,深浅不知。

不过郭荣是个倔强的性子,人家越是反对他越是刚强。

是所有的反对变作无效,大军开始准备,攻打幽州城,收复这座失去数十年的故土。

都已经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甚至在拒马河边搭建起了浮桥,供大军过河,同时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奉郭荣之命,攻下幽州城南一百二十里的固安。

也许是天意。

在周军即将发动对幽州的强攻时,郭荣突然就病倒了。

《旧五代史—周世宗纪六》记载:“是夜,帝不豫。”至于为什么不豫,《历代佛祖通载》幸灾乐祸地说郭荣是因为用斧子劈了镇定大佛,所以“病背生痈糜溃”,不过是既得利益者受到打击后的宣泄罢了。

一生病六神无主,所以这场必将青史留名的战役,也就遗憾的无法再打下去了,郭荣遗憾地下令撤军,五月三十日,郭荣率军回到了汴梁修养。

郭荣北伐实际上并没有与契丹人真正打起来,而这也是后世轻视郭荣北伐成就的主要论据。

这种观点认为投降郭荣的都是些契丹的汉人将领,之后赵光义北伐失败碰到的则是契丹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如果郭荣遇到的是契丹主力,必败无疑。

果真如此吗?

契丹皇帝耶律璟真的有要与郭荣鱼死网破的死志吗?答案是否定。

史料记载,周军北伐,耶律璟表现惊恐。

“契丹闻其亲征,君臣恐惧!”

周军连取三关后,耶律璟还说什么“三关本就汉地,今以还汉,何失之有?”

虽然耶律璟大言不惭地说想要御驾亲征,但不过是郭荣退兵之后的故作姿态罢了。

《辽史》记载,幽州统率萧温,也就是杨家将中不可一世的萧太后的父亲,被周军吓得“不知计所出”,束手无策,有契丹将领愿意出城与周军作战,都被其不许。

幽燕地区的契丹人更是被郭荣声势浩大的北伐吓破了胆。根据《五代史补》记载,周军进入幽州地界,“凡番部(契丹人)之幽州者,亦连宵遁去!”

人马都被吓傻了,这样的低沉士气,周军轻而易举就能攻下幽州城。

而在当时来看,天下各国一下都失去了声音,都在关注这场北伐,因为它决定了天下统一的时间,各国的命运。

可惜,可叹,得知这个消息时,不知多少人悲喜交加。

三百多年后,元朝人郝经写过一首《白沟行》,行以五代代宋辽为背景,其中提到了郭荣的北伐:

世宗恰得关南死

点检陈桥作天子

汉儿不复见中原

当日祸基元在此

第一百八十七章郭荣之死

病重的郭荣心情很好,虽然有些遗憾这次北伐没有攻伐下幽州,但郭荣却对自己很有信心,毕竟才三十九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大军慢慢地向后撤退。

皇帝郭荣正在马车里上,他的额头上沁满了细汗珠,宦官张德正拿着热毛巾小心地在他脸上蘸着,动作非常小心,不过五月,马车中已经烧起了火炉。

张忠道:“官家,您没事吧!”柴荣若有所思地摇摇头,说道:“先把御医叫过来,你去外面听听,文武都在说些什么。”

“喏。”

张德忙轻放下毛巾,走到门口,叫另一个宦柴荣不甘心这样放弃北伐。第一场决战虽然不顺利、不像取得三关三州一般轻巧,但主力未损。

他想休整之后另择良机再战,现在需要的是鼓舞起士气、得到更多将领的支持。

自高平之战后,当皇帝数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取得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功业,一件事渴望了几年时间、惦记了无数的日夜,并为之准备了那么多,现在有了挫折就轻易放弃?

但,身体确实扛不住了,只能撤军休整。

提药箱子的老头轻手轻脚地来到马车,行事儿做得很无声,但完全保密是很难的,来往时总有少数人会留意到。

御医躬身进屋,先切脉,又请罪观察柴荣的脸色和五官,问了一番话。

郭荣如实说气急攻心吐过一口血,还描述了一些其它症状。御医跪请道:“陛下最好以龙体为重,先班师回朝,养好贵体才好。”柴荣皱眉道:“朕得了什么病?”“

这……”御医道,“臣一人不敢妄断,还是回朝请御医们一起会诊比较妥当。但以微臣之见,陛下的贵体……咳咳,不能再在外面操劳拖延。”

见御医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这才让郭荣醒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忽然郭荣想到了死亡!

若是驾崩,后人会如何论断自己?还有留下的基业,该何去何从?就在一瞬间,一些意识到猛地灌进柴荣的心头,他忽然感到恐慌起来。

郭荣想了想,声色俱厉道:“尔等不得泄露朕的身体状况,否则定不轻饶!”

御医与张德自然跪伏。

张德左思右想,想到了皇帝最年长的皇子柴宗训,实岁才六岁多!觉得将来的事儿还不好说,当下悄悄写了一封密信,交给自己的干儿子,送往汴梁皇后,以防万一。

干儿子张崇恩平日里憨厚老实,一向待人为善,在皇宫内有口皆碑,张德平日里也甚喜这位干儿子,颇为信任。

张崇恩平时忠心耿耿的,但这会儿拿到密信,他不马上回京,却先去了赵匡大营私见赵普!

赵匡很快回了住所,三人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密信。

只见那信用烧漆封着,沾得很稳,一动肯定留下痕迹。

张崇恩束手无策,说道:“老货叫杂家回东京给皇后送信……此前杂家看见御医进行宫,难道这信是说官家有恙?”不料就在这时,赵普忽然拿起密信,很粗鲁地随手撕开了。

张崇恩伸出手想抓时,已经晚了。

赵匡却淡然看向张崇恩道:“难道你还真想把事儿报回宫里去?”

三人无言,唯有赵匡黑着脸,沉思着入神了。

而另一边,郭荣看完了病,心情并不好,随口问道:“到哪了?”

“官家……”小宦官吞吞吐吐地。

“照实说!”

“据说是病龙台……”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