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当然,这也间接的证明了大汉的强大,对付这些蛮夷,简直是不在话下,一种骄傲地情绪渲染在其中,讨论地越发的激烈。

有的人说,李都督这次弄了几百个异域美人,在家享福……

有人说,这是李都督灭国立威,震慑朝堂……

总而言之,这些都有吧!但李嘉最看重的,却是对于占城财富的占据,这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显然,周奎对于这些还是了解的,刚到番禺,就飞快的来到都督府,塞了一大块红包,乐得门子都找不着北了。

“都督——”歇了口气,周奎笑得脸都歪了,说道:

“咱这次去了占城,仗没打几场,咱们的人就拥护了,整个占城也不大,不到半个时辰就逛完了,宫殿倒是不大,但黄金白银确实多,国王跑得……”

“之后,占城王集结那些小王,组成了一支万人大军,虽然衣着光鲜,但就是样子货,咱们一冲,就散了,俘虏了好几个小王……”

“咱回来,范小郎君则留在占城,建立了都护府,遵从您的指示,这些小王向咱们皇帝效忠,每年上贡纳兵,占城王则被属下带回了番禺,等候指示!”

陆陆续续地解释了一番,李嘉才对这场轻而易举的南征了解大半,点点头,道:“占城都护府兵员几何?民众多少?”

“兵员千名,都是无有家室土地的,范郎君手笔很大,赏赐了不少土地,所以就留了下来。”

“百姓的话,倒是不太清楚,属下从占城归来时,范都护已经统计了近两千户,近半都是占城人。”

听到这里,李嘉颇有些烦恼,移民是不可能移民了,本来岭南人口就少,若是迁徙出去,得不偿失。

从北地买人,也是不行,光是水土不服,就得死去大半,真是令人为难。

挠了挠头,李嘉深吸了口气了,注视着这位周船长,目光炯炯走神:

“这次,总共运回了多少钱财?”

“这……”周奎咧着嘴,挠了挠头,“东西太多了,像权杖什么一大堆,只有金银比较实在,差不多有几万两黄金,大食人的银币也多,熔炼后,还是可以用的……”

“与范都护没留下些许?”李嘉沉住气,问道。

“自然是有的,占城都护府远离国内,周边危险重重,除了大部分金银外,其他都留下了!”

最后,周奎还说带了一些占城的特产,比如牛角,牛筋,以及其他的,加在一起,此次行动,获利超过百万贯,其他的民众土地不算,收获极大。

而这笔钱财的到来,极大的缓解了李郎君的钱荒,甚至还推动了早已经计划好的军事改革。

之前也曾提过,南汉的军事制度,与此时的周边各国并无差异,一般以地痞无赖以及流民组成。

一则可以扩充军队,杂乱的军队,危险降到最低,二则可以减少地方的危害,从而维护统治。

当然,还有补充措施,以宦官统军,或者阉割将官,从而保证对军队的控制,比如西北都统潘崇彻,就是从宦官转任的。

朝堂中的阉割人,李嘉已经清除得差不多了,军队就是血气方刚的地界,岂能让宦官统领?李嘉照样清理。

但,五代以来,军队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有奶便是娘。

或者是说,这个传统在安史之乱之后就开始流传发展了,皇帝哄节度使,节度使哄军头,军头哄士兵,一级到一级。

如果没有钱怎么办?那就只能悲催了。

从829年,史宪诚开始,魏博镇10任节度使中就有4人死于兵变,真正活到老死很少。

甚至,有的时候由于口袋里缺钱花,这些牙兵们就会串通起来,推翻现任节度使,拥立新节度,从而获取大量的赏钱。

所谓的五代,就是中原五个国家每一次更替,而每一次更替,首都就会遭受重创。

因为新王朝的开创者为了鼓励士气,一般都会把劫掠都城作为条件,最起码也是三日,东京汴梁荣获榜首。

以金钱捆绑军队,是最有效,也是最下策的,当别人开出更高价时,就是颠覆之时。

李嘉自然不会如此短视,邕州之兵,则用李氏数十年的恩情维持,番禺的禁军,则是恩威并施,再加上邕州兵参沙子,整个禁军目前还掌握在手里。

“但,这还远远不够!”李嘉握住了手中的笔,用力地书写着。

看着窗外蓝蓝的天空,以及畅飞的鸟儿,李嘉喃喃自语:

“鸟不可无树,人则不可无田!”

自道教各派没收了大量的田产后,佛教挺不住压力,只能选择屈服,从而贡献了大量的耕地,再加上南汉朝廷自有的土地,在这一刻,李嘉成为这世上最大的地主。

“入京数月,总算是稳定下来了!也是时候奖赏一些老兄弟了!”

这一天,作为金吾卫,陈兵按例巡查着街道,数个月的时间,整个番禺城的百姓已然知晓,这些骑着马,整天闲逛的家伙,就是管理番禺城的抓人工作,权力很大。

“这番禺城多亏我等,才能安居乐业!”目视着这些繁华的街道,陈兵感慨道。

“陈兄,陈兄——”这时后方传来一阵呼唤声。

“所为何事?”回首一瞧,只见好友张韬急匆匆的赶来,兴奋难耐。

“快回家,都督府派人去了你家……”

第一百八十三章奖赏之制

听到是都督府的消息,陈兵自然紧张,他连忙骑着马,缓慢加速,所幸任嚣城所住的非富即贵,街道上人很少,不到一刻钟,他就回到了府上。

陈兵从蜀地来到岭南,从小兵做到了金吾卫,如今也算是小有所成了,并未加入军队,安危保障了,再加上一些赏钱,以及外快,哪怕在京城,日子也甚是宽裕。

下马,入门,只见客厅中,自己的妹妹大大方方地坐着,几个丫鬟服侍着,在她的对面,则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小吏,穿着青袍,身后跟着两个护卫,模样很悠闲。

“有事来迟,望请莫怪,不知诸位所为何事?”瞧着这个都督府的吏员,以及他手中的一个木盒,陈兵颇有些疑惑。

“无事,我也是刚到不久,贵府的茶叶很不错!”吏员站起身,脾气很好,看着紧张的陈兵,笑着说道:

“今次前来,乃是奉了都督之命,前来宣送奖赏的!”

“前些时日已然宣读了……”陈兵越发的疑惑,心脏跳动得更明显了。

“那些不过是一部分罢了,都督鉴于诸位勤王有功,再行一些赏赐,况且,赏罚分明,一向是都督所重视的。”

“都督之恩,难以报答!”

接过木盒,打开一瞧,是几张薄纸,字迹清晰,写着地点和数字,定眼一瞧,这是地契。

说的是咸宁县有一处约一百亩的土地,将属于他,也就是说,他将获得一百亩的土地。

吾唐再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兰古拉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吾唐再起第1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