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趁着这次祭祀的机会下手,即使他们这次能远远地看到埋葬蒲鲜万奴的山丘,他们也没有办法找到准确的穴眼位置。在没有工程机械的年代,要毁坏这种依山就势的陵墓,如果找不到穴眼,而采用满山乱挖的方式,估计折腾三、五年都难有成效。
假如为了保险起见,做足充分准备之后,等待三年之后的下一次祭祀,这其中变数又太多。因此,吴中决定就在这次祭祀时下手,成败在此一举。
与一同前来长白山的锦衣卫千户谈妥行动方案之后,吴中立即给正统皇帝写了一封密报,详细汇报了他们此次的行动计划。
正统三年(公元1338年)冬月初二,爱新带着两个儿子、六个侄子,与吴中、汪振海一起向按出虎部的大本营,也就是传说中的蒲鲜万奴墓进发。爱新本来有兄弟四人,但其他三兄弟此时都已去世,因此这入山祭祀的带队人自然是非他莫属。
虽然只有六十里的路程,但由于大雪封山,得翻越数道高山,这路实在是不好走。好在是随爱新一同前来的两个儿子、六个侄子都正值盛年,一路上照顾这三个老头子,倒也没有遇上什么危险。
吴中和汪振海一路前行,一路暗中留下记号,他们这是在为后面的两百多名锦衣卫指路呢?当然这两百多名锦衣卫也不可能大家一拥而上,肯定是要化整为零的。
冬月初四傍晚,爱新他们十一人的小队伍已经到了距蒲鲜万奴墓约五里的一处小山包上。站在这个小山包上,爱新指着远处的一座小山包告诉吴中、汪振海二人,那便是他先祖蒲鲜万奴的墓葬。
吴中、汪振海远远看去,虽说比较周围的高山来看,那是小山包,但山顶距地面也有百丈之高。更加奇特的是,这处并不算太高的小山却是云雾缭绕,能看见山脚,也能看见山巅,唯独山腰这一圈儿被一股淡淡的黄云所环绕,隐隐地透露着一股王气。看来,这必是蒲鲜万奴的墓葬无疑了。
精通风水之术的汪振海是盯着那处山包注视了良久,才喃喃地说道:“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天光下监,地德上载,藏神合朔,神迎鬼避。阴阳冲和,五土四备。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越全避缺,增高益下。此乃上上之壤、帝王之穴呀!”
听汪振海如此嘀咕,爱新的两个儿子、六个侄子都纷纷说道:“咱的这位先祖本就是东夏皇帝,这帝王之穴并非浪得虚名呀!”
爱新打断了子侄们的话,说道:“往年入山,我们都是去族中借宿。可是这一回,有吴兄、汪兄同行,咱们去借宿,就十分不方便了。这山腰的背风处,有一处山洞,可以遮风避雨,今晚咱们就去那山洞中歇息。明天,我就带着几个子侄前往部族报道,准备参加后天的祭祀大典。吴兄、汪兄就只能委屈你们,在这山洞中暂避几天了。你们不是按出虎部的人,我将你们带来此处已是犯了禁。你们再要向前,不光是我没办法向部落首领交代,你们恐怕也将性命不保呀!”
听爱新如此一说,吴中和汪振海也是点点头,说道:“能得以瞻仰东夏皇陵,多亏了爱新老兄。明日你们可放心前去,我们二人就在此远远地瞻仰你们的大典。”
第二日,爱新带着八个子侄继续向前,吴中、汪振海则在此等候。当日下午,两百多名扮成绺子的锦衣卫陆续赶来集合。傍晚时分,天气突变,本来白天还有太阳的,此时的天空却已阴沉下来,随着“呼呼”的北风刮起,天空飘起了雪花。
此时扮成绺子的锦衣卫们都已是整装待发,全部都是土匪装扮,兵器、弓箭皆为新造,全无官制的半点儿痕迹。
冬月初六一早,天空仍然在飘雪,按出虎部的祭祀活动照常进行。
听爱新说起过,每三年一度的大祭祀主要分为两个议程。首先是全体参与祭祀人员在山脚集合,由主祭人(按出虎部部落首领)主持全体族中男丁在此举行祭祀仪式。
仪式完毕之后,主祭人会带上二、三十名部落中年长有威望者前往山腰中的穴眼处清理杂草、枯树枝等物,其余人等继续在山脚处拜伏,直到主祭人他们返回之后,整个祭祀活动才宣告结束。
而有资格随主祭人一同上山的皆是各分支中最为年长者,不分远近。三年前的上一次祭祀,爱新的哥哥正在病重之际,不能前往,爱新作为他们这一分支最年长者,是第一次登山前往穴眼处。
这一次入山祭祀这时,爱新的哥哥已经去世,爱新自然还会作为他们这一分支的年长者,前往穴眼处祭祀。
按照吴中与锦衣卫他们商定的计划,待全体按出虎部男丁聚集在山脚处祭祀之时,他们便发动突袭。此时的按出虎部男丁皆在严肃地举行祭祀,谁也不会分心东张西望,这个时候发起突袭,能够最大程度地消灭其有生力量。
只要把这按出虎部的青壮年解决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无非是找几个年长者,他们肯定是知道那山腰处的穴眼所在,让他们带路,找到穴眼,然后挖开穴眼,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约巳时时分,按出虎部的祭祀活动正式开始。此时,漫天的雪花如精灵般快乐地飘落,她们舒展着自己细柔的白色身躯,轻捋着轻柔的长发,投入大地的怀抱。她们在空中快乐地嬉戏,是那般可爱。有的舒展着自己柔美的身姿,在空中自由地旋转;有的三五成群,在树枝间、在人丛中快乐地打转转;有的悠然自得,轻轻地飘落,不给世间带来任何声音……
面对如此唯美的雪景,参与祭祀的众人自然是没有心情去欣赏的,而手持兵刃悄悄接近的锦衣卫们更是无暇顾及,惟有远处高山上的吴中、汪振海二人举目张望,似乎是被这美景所吸引。
待锦衣卫们悄悄摸到近前,随着锦衣卫千户的大手一挥,数百支弓弩齐齐射出,紧接着传来的便是阵阵哀号之声。
虽然在场的按出虎部男丁有近千人,但他们是毫无防备,如何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锦衣卫的对手?
面对突然而至的偷袭,按出虎部的男丁还算聪明,他们迅速往两边的树林之中散去。好在按出虎部的人常年生活在深山之中,经常得与猛兽为伍,这随身携带家伙什儿几乎是每个男丁外出的标配。
退到树林中之后,锦衣卫的弓弩就发挥不出作用了。当然,这一切也尽在那锦衣卫千户的预料之中。
很快,锦衣卫便分作数队,去追杀那些按出虎部的男丁。按照千户大人的指示,青壮年男丁一律杀掉,遇上年长者便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