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陈元贵、马悦他们之后,我们也该回大虞国了,终于到了与和儿分别的时候。不过在这之前,咱们还得处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便是割了田川孤信的舌头。
我告诉田川孤信,既然他冒充了陈祖义,这趟去大明帝国的国都应天,他的身份就是陈祖义。只要他积极配合,一定会给他一个痛快,不会再让他受任何折磨。
才刚刚尝试了老虎凳和钉竹签的田川孤信,虽然被割去了舌头,疼得要命,但听说将不再受到折磨,也是冲我们直点头。
临别之际,其他人都已上了我们自己的战船,唯有我还站在和儿的宝船的甲板上,和儿就站在我的身边。
即将就此别离,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在我胸中闷了多时的话,“和儿,父亲对不起你!”
说完,我扭头就走了。
虽然我听见和儿在我身后说道:“父亲,这不怪您,您老人家保重……”,但我始终是没有回头。因为我的鼻子是一阵酸楚,我不知道我这一回头,是不是还能强忍住在我眼框中打转儿的泪水……
回到自己的座船之上,我没有在甲板上张望,而是迅速进了自己的舱室。我独自一人在舱室里抹了抹泪水,许久,我的心情才终于平复。
此时,我的座船应该离开郑和宝船很远了。我推开舱室的窗户,看见远处有一排海船,那是和儿的船队。
不知怎么回事,我竟然鬼使神差地将脑袋探出窗外去找寻郑和宝船。虽然这些宝船几乎长得一模一样,即使大小有些差别,但距离如此之远,肯定也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我却看见远处的一艘宝船的甲板上,有一个孤单的身影,似乎手中是拿着一小红旗,冲我们这边挥舞。瞬间,我的双眼再次被泪水模糊……
回到大虞国之后,季牦告诉我,他已与范巨论、黎正阿、阮其防三人详细谈过大虞国投降明廷之事,并且还安排过三人与明军谈判的使臣见面。当时的黎正阿虽然已是九旬高龄,也早已退出了大虞国的政坛,但大虞国的黎家大家族仍然视黎正阿为族中最有威望之人,季牦不得不亲自前往拜会他。
起初,范巨论、黎正阿、阮其防三人都是坚决反对大虞国投降,但经过季牦的耐心说服,以及季牦和明军使臣都纷纷保证,大虞国并入明朝版图之后,他们三家的地位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明廷治理大虞国这块地盘儿,仍然要依仗他们三家,三人才勉强答应。
范巨论、黎正阿、阮其防三人虽然都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但三人均表示,大虞国若投降,那些陈朝的遗老遗少恐怕又要活跃起来,内乱可能又要闹起来。
季牦承认范巨论、黎正阿、阮其防三人分析得很有道理,但因为建文帝之事,大虞国必须被明朝灭国,否则明廷绝不会善罢甘休。如果胡家从此不在这片土地上退出政治舞台,那同样会给这片土地带来连年兵祸。
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遭受明军的兵祸来说,内乱对百姓的影响还是要小许多。另外,季牦没有办法向范巨论、黎正阿、阮其防三人言明的一点是,毕竟他流的是华夏的血液,能将一个藩属国的地盘并入大明帝国,他觉得这是作为华夏子孙最大的荣耀。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明军留下大部分兵力在大虞国,张辅、沐晟二人班师回应天献俘。这一次的班师队伍,那可是收获满满,他们不仅是擒获了大虞国皇帝胡季牦,还擒获了了其弟、其子等诸多皇室成员。
至于先前那些随我来到大陈国,后来并没有随我去龙头的那些老兄弟,诸如张天赐、唐耀祖、刘善荣、柳怀镜等人,除了柳怀镜跟我去了龙头,其余人等皆以被俘虏的大虞国官员的身份,回到了应天。
当然,献俘队伍中,最重要的人物,却是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人,他的名字叫朱允炆。为了防止朱允炆被人认出,少不得也得给他来个易容。
永乐五年年底,张辅、沐晟二人的班师队伍抵达应天。朱棣很高兴,率文武百官亲自出城相迎。当天,应天城内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君臣同乐的景象。
第二天,永乐皇帝单独召见了张辅、沐晟二人。
张辅、沐晟二人自然是对此次对大虞国的战况,经过一番加工之后,向朱棣“如实相告”。
当得知自己的爱将朱能是死在大虞国的火枪之下,朱棣都不得不佩服大虞国火器的强大威力。同时朱棣也夸赞张辅头脑灵活,对兵士谎称朱能是病死,而非被大虞国兵士打死,大大地稳定了军心。
当听说大虞国收到了三佛齐国的求援信,为了助郑和剿灭海盗“陈祖义”,毅然分重兵前去相救,结果导致自己国内兵力空虚,被张辅、沐晟二人攻破国都之事,也是龙颜大悦。
郑和的船队虽然在一个月之前就已回到泉州,但郑和回到应天,也就在三天之前。这事儿,朱棣在三天之前已听郑和说起过,他当时还对郑和说过,将来如果俘虏的大虞国的皇室成员到了应天,他绝对要将其好好供养起来,作为他们帮助剿灭“陈祖义”的奖励。
说到这里,朱棣告诉张辅、沐晟二人,他想见一见这位大虞国的皇帝,不知是否可行。
张辅、沐晟二人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们神秘地告诉朱棣,这位大虞国的皇帝和他的皇弟曾是你的老熟人。
听了张辅、沐晟二人这话,朱棣是吓了一大跳。什么情况?这大虞国的皇帝我何时见过?怎么还成了我的老熟人啦?
见朱棣惊讶的样子,张辅、沐晟二人笑着告诉他,待会儿让大虞国的皇帝和他弟弟进来就知道了。
朱棣正准备让卫兵将这二人带来,张辅、沐晟二人又阻止了他,他说他们还带回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人——建文帝朱允炆。
听了这话,朱棣更是惊得张大了嘴巴。
在张辅、沐晟二人的建议之下,胡季牦、胡季貔、朱允炆三人被同时带了进来。
当朱棣看见跪在面前的三人之时,他的心情是万分激动。朱棣离开龙椅,他要亲自下去去验明侄子朱允炆的正身。
待朱棣确认了是真正的朱允炆之后,叔侄二人开始了一段对话。
朱棣:“你终于回来了。”
朱允炆:“是的,我回来了,你就可以安心了。哦,不,你肯定还不会安心。”
朱棣:“为什么?”
朱允炆:“难道不是我死了,你才能安心吗?”
朱棣:“这,这,这……”
朱允炆:“其实我这趟回来,就是打算一死让你安心。”
朱棣十分惊讶,他问道:“为什么?你应该还有逃跑的机会,你为什么不跑?”
朱允炆:“我继续逃跑,有什么意义?除了让更多的无辜之人受到我的牵连,还能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