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而跟随福余卫而来的谭渊部可不知道这些,他们向南军的左翼发起了猛烈的冲击,硬是把佯攻打成了实实在在的进攻。

在中军观战的南军主帅盛庸见燕军猛攻左翼,立即派出大将庄得带兵前去合围谭渊的人马。

朱棣见谭渊不要命地攻击南军的左翼,本想派人将其叫回来。就在这时,南军中军由于要合围谭渊的人马,阵形开始调动。

南军一动,嗅觉敏锐的朱棣立即捕捉到了战机,他也顾不得派人去告诉谭渊,攻击南军左翼只是佯攻,立即是一声令下,让麾下尽出,去攻击南军露出的破绽之处。

当谭渊突入南军左翼阵中,发现没有后续部队跟上,才知道坏事儿了,自己陷入南军的包围圈了。不过此时的谭渊作为朱棣麾下的一号猛将,自然是不会输这股气势,管他有没有后援呢,向前冲吧。

由于南军中军将注意力放到了被包围的谭渊身上,自然是无力应付朱棣的冲击。虽然南军大将庄得将谭渊斩落马下,他自己也被燕军猛将朱能斩落马下。

虽然燕军冲乱了南军的阵形,但盛庸还是很快稳住了阵脚,逐渐恢复了阵形。也亏得是盛庸,这要是李景隆,绝对又是落荒而逃。

朱棣见南军恢复了阵形,对方的兵力又比自己多,如果双方打消耗战,自己实在是陪不起,只得退兵。

此战,双方各损大将。就兵力损失来说,南军损失更多一些。但南军本来人数就多,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消耗下去,显然是燕军先撑不住。

第二天,双方继续开战。由于南军防守依然严密,朱棣始终没有什么办法,战局进入了僵持阶段。

巳时时分,天空开始微微刮起了东北风。这时,一个人改变了整个战局。这个人便是马和。

马和抬头看了看天空,立即找到了刚从战场拼杀下来,正在率部休整的刘才。马和在刘才耳边嘀咕了一阵,刘才立即命令刚刚才坐下休整的兵士们起身。

兵士们刚从前线撤下来,好不容易刚坐下,这会儿不知道要去干什么,十分不情愿。刘才拔出佩剑,说道:“今日战事成败在此一举,你们都跟我来,否则,别怪我手中的宝剑不长眼睛。”

兵士们只得操起家伙起身,毕竟别人是领导呀。

刘才告诉大家,他并不是带大家返回战场,而是让大家立即去找可以装细土的东西装满干细土,什么麻袋、箩筐之类的都行。刘才还再三叮嘱大家,一定要是细土,一定要是干土,越细越好,越干越好。

兵士们虽然不知道刘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在这事儿简单,总比上战场拼杀容易得多,于是便纷纷散开去寻找细土。

而此时的马和去干什么了呢?

他去找军中的军需官讨一样东西去了。

什么东西?

纱布。

要知道在那个年月,纱布可是紧俏的东西,一般的伤员如果是轻伤,都是没有资格用纱布包扎的。只有军官和重伤员,才有资格用到纱布。

马和一开口便找那军需官要一百匹纱布,而且还说要全部裁成一尺见方的小块。军需官一听这话,就急眼了,这不是糟蹋好东西吗?况且军中纱布也不多了,也就刚刚马和说的这个数,难道这小子是打听好了,才找自己来要的?

军需官不愿意“糟蹋”这些纱布,但这马和是燕王身边的红人,还说自己是奉了燕王的命令,军需官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时,一名军需官的属官在其耳边嘀咕了一句,那军需官便说:“一百匹纱布,这数量实在太大,在下实在不敢做主。而马大人说是奉了燕王的命令,可没有任何凭据。这么大的事儿,也不能就凭马大人一句话就给办了。要不,马大人先去燕王那里讨个手谕,下官立即去准备这一百匹纱布,正好两不耽误。马大人看如何?”

要说这军需官这话也回得没毛病,但马和觉得这事儿耽搁不起了。等他去前线寻着燕王,再返回来找这军需官,这军需官要玩儿个失踪什么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准备这一百匹纱布,而是等马和讨到了燕王的手谕,才开始准备,那时间就白白浪费了。

于是,马和将这军需官的手一拉,说道:“你立即让你手下的人准备这一百匹纱布,你跟我去见燕王。”

这一下,军需官不得不跟着马和走。毕竟马和深得燕王信任,他把话都说到这儿了,自己不跟他走,那估计也没好果子吃。反正见了燕王,这一百匹纱布究竟给还是不给,全凭燕王作主,与自己也不相干。

当马和拉着军需官见到燕王之时,燕王刚刚鸣金收兵,正在回营的路上。这双方的大军战了一上午,都已是筋疲力尽、饥肠辘辘了,双方也是很有默契地各自收兵,待用过午餐之后,下午再战。

燕王听说马和要一百匹纱布,而且全部要裁成一尺见方的小块,顿时便十分疑惑地看着马和。

到了这个时候,马和也不用藏着掖着了,立即说出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原来马和上午见东北风刮起,便已断定下午的东北风肯定会越刮越大。还别说,当时的情况似乎正是朝着马和预料的那样发展,因为燕王在鸣金收兵回营之时,已明显地感到此时的东北风比上午又大了一些。

马和让刘才带着麾下的人马用布袋、箩筐什么的准备干的细土,就是准备下午开战的时候,给南军送上一份“大礼”。因为燕军是顺风而战,而南军是迎风而战,如果到了阵前,咱们的大军突然将早已准备好的细土撒向对面的南军,顿时就会让南军的兵士睁不开眼。

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的时候,一个人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突然撒向对方的眼睛。这个方法虽然有些下三滥,但确实是非常管用的方法。

燕王听到这里,十分高兴。他立即问军需官,军中可还有生石灰。

这古代行军作战,生石灰是一个必备之物,因为为了防止疫病,在扎营之前,都会先将地上撒上生石灰,不仅可以防疫病,还能起到杀虫驱虫的效果。

军需官不知燕王为何问起这生石灰,但既然是燕王问了,他还是老实作答,说此番南征所带的生石灰已用了大半,剩下的约还有三十石。

燕王一听,大手一挥,说道:“将这三十石生石灰全部交给刘才,这干细土掺上生石灰,效果应该更佳吧!哈哈!”

众人闻听此言,直呼妙哉!虽然有拍马屁之嫌,但拍与被拍之人都觉得舒服就行。

安排完生石灰的事儿,燕王才继续问马和道:“那要这一百匹纱布又是干什么呢?还得全部裁成一尺见方的小块儿?”

马和告诉众人,虽然咱们是顺风的一方,但一旦干细土、生石灰什么的被大风刮起来,也难保不会迷到咱们兵士的眼。因此,他要让每一个士兵在面上都蒙上一块一尺见方的纱布,如此一来,自己的士兵就不至于被这漫天的尘土搞得丧失战斗力。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常真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第11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