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个时候,朱棣没有退却,他相信自己后续的部队一定能够顶住对方的冲击。只要自己率领的前军冲了过去,将对方截为两断,胜利的天平必将倒向自己这一边。

可是当燕军的先锋冲到离南军的最前沿不足一百步时,一阵“轰隆轰隆”的声音从前方传来,这阵“轰隆轰隆”的声音让燕王朱棣似曾相识。等燕王明白过来,已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这声音就是当初白河沟之战时,南军埋在地下的火器发出的爆炸声音。

原来那片开阔地带的尽头处,盛庸让焦玉为燕军埋下了大量的炸炮。那些冲在最前线的燕军精锐,好不容易冒着箭雨,冲到了南军的跟前,眼看着就要跟南军交上手了,却只是充当了一个“排雷先锋”的角色。

就在朱棣意识到不妙之时,侧后翼的“霹雳啪啦”的声更加密集地响起了。而自己的后军似乎有些顶不住了,眼看着南军攻击自己侧翼的兵士将要完成胜利合围了。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就意味着自己陷入了敌军的包围圈中。

不错,盛庸率领的南军正是凭借着近两千支火枪的强大火力优势,不断地冲击南军,眼看着就要将燕王朱棣合围在此了。

关键时刻,有两个猛人站了出来,他们率领麾下的兵士义无反顾地向前冲了过去。他们此时只有一个信念,今天就算是死,也得跟燕王死在一起。

这两个猛人,一个名叫张玉,另一个名叫朱能。

在张玉、朱能二人的感染之下,他们身边的燕军也纷纷不要命地跟着冲了进去。

本来已经合拢了包围圈的南军,突然受到张玉、朱能的冲击,包围圈又被撕开了一条口子。本来已经陷入绝望的朱棣,没想到自己的援军竟然杀了过来。

已经被包围的朱棣身边的燕军突然看见了生路,立即是士气大振,簇拥着燕王朱棣向那条包围圈的裂缝处不要命地冲了过去。

南军见包围圈被硬生生地突开了一条口子,岂能让到嘴的鸭子给飞了。于是,南军火器、弓箭一齐招呼,意图再度合拢包围圈。

张玉一看这个情形太过危急,因为他自己用过火枪,知道火枪的威力。来不及多想,张玉对身边不远处的朱能叫喊道:“你快去护送燕王突围,这里交给我了。”

朱能与张玉也算得上多年的战友了,平日也算相当有默契。这一会儿,张玉发话了,他自然是立即带着数名亲卫去寻找燕王。

好在是燕王也正在兵士们的护卫下冲向包围圈的裂缝处,朱能很快便找到了燕王,并将其护送出来。

张玉见燕王出来了,立即嘱咐朱能带着燕王在前面走,他在后面殿后。

南军见燕王竟然被救了出去,恼怒万分,不仅是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弓箭手和火枪手更像是拿手中的箭枝和弹药出气似的,不顾一切地向燕军发起攻击。

就这样,燕王虽然是侥幸逃生,但他麾下的第一猛将张玉不幸身中流弹而亡。张玉临死之前,将随行的包裹交给自己的亲兵,说这个包裹之中有一把短枪,是他一位昔日好友相赠,一定要将这把短枪交给他的儿子张辅。

好不容易突围成功的朱棣,还来不及收拢自己的部队,又遇上了老冤家平安。朱棣没有能力再与平安相战,只得快速北逃。

东昌之战,燕军损失惨重。更让朱棣心痛的是,麾下第一王牌张玉战死。

面对燕军士气极其低落的窘境,朱棣决定大打感情牌,他为张玉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朱棣亲自为张玉写了悼文,并当着众人的面脱下了衣服烧掉以示哀悼。

朱棣又是亲自写悼词,又是烧掉了自己的衣服以示悼念,这一系列的举动打动了在场的很多人,他们纷纷流下眼泪,表示愿意誓死追随燕王,为张玉复仇。

为了鼓舞张玉的旧部,朱棣让张辅接替了其父张玉的职务,继续统率其旧部。

反观南军这边,盛庸在东昌大败燕军,建文帝十分高兴。建文帝立即是沐浴焚香,前去太庙祭拜了自己的爷爷和父亲。建文帝在朱元璋和朱标的灵位前祈祷,让他们两个一定要保佑自己击败燕王。

东昌之战,也打出了盛庸的威名。不仅是应天方面再无人敢质疑盛庸的能力,连一向心高气傲的燕王朱棣都不得不承认,盛庸完全有资格做自己的对手。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三月,盛庸奉建文帝之命再度北伐,燕王朱棣自然是领兵前来相战,两军在保定夹河相遇。

盛庸还是一如既往地布好阵形,特别是加强了两个侧翼的防守。盛庸的打算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自己布好阵形,燕王朱棣便拿自己没有办法。而燕军在向自己发动攻击,队形调整之际,必然会露出破绽。而利用燕军阵形的破绽,击其要害,才是上上之策。用现代流行的一个术语,咱们可以将盛庸的战术思想称之为“防守反击”。

见南军严阵以待,朱棣没有贸然进攻。他决定亲自前去侦察一番,看看南军的阵形可有破绽。

燕王朱棣亲自掠阵,盛庸没有想到,南军将士更是没有想到。等到南军众将反应过来,朱棣率领的数百精骑早已退回自己阵中。

朱棣在南军阵前转悠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破绽。可这仗还得打呀?如果就这么耗下去,盛庸肯定是无所谓,而自己是起兵造反的一方,耗不起呀!

于是,朱棣准备按老套路出牌,派出一支部队先去攻击南军的左翼。当然,就刚才侦察的情况来看,想要从左翼突破南军的防线几乎不可能。朱棣这一回,本意只是去佯攻。如果南军见燕军攻其左翼,调动阵形去反击,那就必然会露出破绽。

因此,为了让佯攻攻得更加真实,让南军误认为燕军就是要攻其左翼,朱棣在阵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

朱棣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其忽悠的本事自然不会差。他这一番战前动员,直说得麾下兵士们个个激情满满,好似打了鸡血一般。

随着朱棣大手一挥,五千福余卫的蒙古骑兵立即扑向南军的左翼。福余卫的领军将领事先自然是被朱棣面授了机宜,此番出战只是佯攻,尽量要把架势做得更加逼真一些。于是,福余卫的骑兵们一边向前冲锋,一边使命地吆喝,顿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四个字:杀声震天。

就在朱棣密切地关注着前方的战况,努力寻求南军阵形的破绽之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那便是他麾下的猛将谭渊竟然率领大军跟随福余卫杀向了南军的左翼。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怪只怪刚才朱棣那一番激情洋溢的战前动员太具有震撼力了。本来这番战前动员,朱棣是站在福余卫面前讲的,他也跟福余卫的将领事先沟通过。但不远处的谭渊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他见朱棣动员之后,福余卫们个个叫嚣着杀了出去,自己怎么能落后?

就这样,谭渊率大军杀了过去。朱棣的这个假动作又将自己人给晃倒了。

盛庸见燕军还是老套路,率军攻自己的左翼,立即是命麾下将士严阵以待,强力阻击燕军的来犯之敌。

福余卫由于是担任的佯攻任务,自然是雷声大雨点小。行进到距南军一箭之地后,大部分人便不再向前,只是用弓箭猛烈射击对面的南军,只有少量的骑兵在南军阵前骚扰。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常真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第11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