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得知应天方面再次换帅,自己的“好对手”李景隆被免职了,取而代之的是让自己在济南吃了不少苦头的盛庸,朱棣决定不再被动等待。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十一月,朱棣再度挥师南下,直取沧州。驻守沧州的大将徐凯敌不过燕军,沧州被燕军攻克,大将徐凯被燕军俘虏。

攻克沧州之后,燕军一鼓作气,连克德州、济宁、临清等地。燕军大有一路势如破竹之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新任南军主帅盛庸并没有慌张,他决定玩儿一票大的,来一个诱敌深入之计。而盛庸将决战的地点,也就是诱敌深入的终点,定在了东昌(今山东聊城)。

为了诱敌深入,盛庸自然是要放弃东昌北边的许多地方。也正是因为盛庸的主动放弃,让朱棣更加轻视盛庸。

朱棣心想:这小皇上真是糊涂,罢了李景隆,竟然任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景隆部下。他要是任命平安,或者任命徐辉祖为帅,我倒是要小心应对。这盛庸在我的强大攻势之下,已是节节败退,看来这皇位就注定了是我的……

为了把戏演得更加真实一些,盛庸派出麾下大将孙霖带领所谓的前锋部队驻守离东昌不远的滑口。当朱棣的部队进抵滑口之时,孙霖几乎是一触即溃。

到了这年十二月,燕王的大军终于抵达了东昌。大戏拉开了帷幕。

盛庸已经在东昌等了很久了,他将要在东昌创造自己人生中的辉煌时刻。为了这一刻,盛庸先前是做足了功课。

首先,他向屡败燕军的平安虚心请教,对燕王朱棣惯用的战法有了很深刻的了解。盛庸清楚,燕军的骑兵非常厉害,尤其是在燕王得到宁王的朵颜三卫之后,燕军骑兵的冲击力几乎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

为了对付强大的燕军骑兵,盛庸是绞尽了脑汁。经过与诸将的反复推演,盛庸总算想到了一个克制燕军骑兵的战法。

为了能让自己的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盛庸去请了一个人。这个人本是他的一个表妹夫,可以说他先前有些瞧不起这个人。但这一次,为了对付强大的燕军,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请这个人。

这个人其实是咱们的一个老熟人,他的名字叫焦玉。

盛庸是一个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的人,从李景隆逃出济南之后,他仍然在济南坚守,欲与铁铉等人一道准备为国尽忠之事上可以看出来,他对儒家传统思想的信仰有多深。

正是因为盛庸是一个思想很传统之人,因此他一直都非常瞧不起自己那个靠奇技淫巧混迹于军中的表妹夫焦玉。

但是,在白河沟之战中,郭英用火器让燕军损失惨重,以及自己坚守济南之时,朱棣用大量火炮轰城,这两件事让盛庸所受的震动不小。盛庸终于想明白了,要想击败强大的燕军骑兵,非得依靠火器不可。

就在盛庸在应天进见了建文帝,被授予平燕主帅,准备北上之前,盛庸亲自去拜会了自己的表妹夫焦玉。

焦玉没想到一向看不起自己、现在已荣升平燕主帅的表舅哥会亲自前来拜访。

盛庸开门见山,说出了想请焦玉出山的想法。焦玉没有过多的矫情,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年纪也不小了,自己制作火器的这门手艺再不让它得到世人的重视和认可,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这些年来,焦玉家中自行炼制的火药倒有不少,但火器却没几件。毕竟盐铁向来都是官营,没有像先前邓愈这种硬角色的支持,焦玉也是没有办法开展大规模炼铁的。

虽然现在盛庸成了平燕主帅,如果焦玉需要什么人力物力财力,盛庸都能为其解决。但为了对付燕军,要在短时间内造出大批火器,那也是不可能的。

没办法,焦玉只得想了一个变通的方法。

一是让盛庸在军中收罗火器。明军虽然先前重视火器的将领不多,但并不代表没有。比如邓愈死后,他原先的一些老部下,可能还有火器,只是没人给他们造弹药,这些火器几乎相当于废铁而已。

另外,就是在民间收集火铳。焦玉清楚,这些火铳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但只要收集起来,稍加改装,还是可以使用的。

好在是盛庸现在是平燕主帅,这两件事办起来都不难。至于弹药方面,焦玉自然是有办法的。毕竟这些年,自己还是积攒了不少私货。另外,焦玉让盛庸在济南城东边的蟠龙山一带为其建设一处秘密基地,他将在此处制作火器。

这蟠龙山属于泰山山脉,较为隐蔽。另外,此地离济南城又不远,交通还称得上便利,是个不错的选址。

到了盛庸准备在东昌与朱棣的军队展开决战之时,经过焦玉的日夜奋战,他已经为盛庸装备了一支近两千人的火器部队。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年底,东昌之战终于打响了。

盛庸通过向平安请教,已经摸透了朱棣的路数,知道朱棣擅长用骑兵从侧翼突袭。于是,盛庸在自己的左右两翼不仅布下防守力量强悍的重兵,还准备了大量的拒马锥、木栅栏等物,就等着燕军的骑兵来冲击自己的两翼。

在拒马锥和木栅栏等障碍物之后,盛庸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不仅如此,他还来了个更毒的,那便是让弓箭兵在箭头上都涂抹毒药。

朱棣确实是率先使用了自己惯用的战术,率先派骑兵突袭南军的两翼。但由于受到了南军的顽强抵抗,燕军的突袭部队毫无进展。

这个时候燕王朱棣也想明白了,有平安在对方阵中,自己擅长从两翼突袭的战术,对方肯定早就做足了准备。正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既然南军加强了两翼的防守,那咱就来个直接的,猛攻其中路吧。

就在燕王朱棣做出这个决断之时,他就已经掉进了盛庸的圈套。

就在燕王一声令下,大军猛攻南军中路之时,南军的中路兵士突然向两边撤了开来。如此一来,展现在燕军面前的是一个方圆约一里地的宽阔地带,在这个宽阔地带中,没有一个南军的士兵,也没有任何的防御工事及障碍物。而刚才撤向两边的南军中路士兵正在纷纷后撤,唯独不从中间这宽阔地带后撤。

这是什么路数?

朱棣来不及过多思考。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朱棣一声令下,从这个宽阔地带发起冲锋,最好能将南军的阵营从此处截为两断。

无数的燕军随着燕王朱棣向宽阔地带发起了冲锋。当燕军冲到离南军最前沿还有约两百步之时,盛庸大手一挥,弓箭兵开始朝着冲锋的燕军射箭了。

不过这都在燕王朱棣的预料之中,他的骑兵虽然有不少中箭落马的,但仍然还在向前发起冲击。

这时,朱棣的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阵“霹雳啪啦”的声音响起,紧接着,他发现刚才向两边闪开的南军中军突然折回,向自己的侧后翼发起冲击。

朱棣明白了,这个盛庸是想截断自己的归路呢!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常真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第11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