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陈叔明觉得胡季牦这话也说得有几分道理,便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胡季牦建议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总得杀掉几个人,起到杀鸡吓猴的作用。不妨把此次率军入升龙城的阮快、阮云儿、阮诃、黎勒、阮八索等率军将领斩首示众,这样也可以警示那些在外带兵的将领,让他们不敢随意胡来。”

陈叔明点了点头,说道:“就按你说的办吧!”

由于谋划得当,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张天赐、周振天、胡季牦三人没费什么力气,便拿下了陈显、陈元耀二人。

陈显、陈元耀二人十分配合地给皇帝陈日炜写去了亲笔信,让其速到太上皇宫,说太上皇有意将权力全部交给陈日炜。

皇帝陈日炜接到了陈显、陈元耀二人的亲笔信,再加上陈叔明派去请他的小太监说太上皇有急事召他,那是格外地高兴。陈日炜没有想到,没搞定胡季牦,反而吓倒了太上皇。不过不要紧,一旦太上皇与自己完成权力的交接,胡季牦的死期就到了。

陈日炜带着禁卫,坐着銮驾,一路哼着“咱老百姓呀,今儿个真呀嘛真高兴”的小曲儿直奔太上皇宫。

入了太上皇宫,陈日炜还没入殿拜见太上皇陈叔明,便有太监拦住了去路,说是有太上皇的圣旨,让陈日炜先跪下听旨。

陈日炜心下狂喜,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

当然,跪下听旨的陈日炜,没有迎面突然的幸福,迎来的只是晴天霹雳。

当他听到废除自己的帝位,贬为灵德大王,移驻资福寺的圣意之后,一下子便瘫软在了地上。很快,陈日炜便被禁军带走,囚禁于资福寺。

解决了陈日炜之后,太上皇连发两道圣旨。一道是让胡季牦统帅军升龙城内所有军队,捉拿反贼阮快、阮云儿、阮诃、黎勒、阮八索等人。另一道便是立陈叔明的幼子陈颙为帝。

当时的陈颙还不满十岁,这也就意味着身兼同平章事、海西都统制、枢密院大使、工部尚书的胡季牦手中有了更大的权力。

很快,阮快、阮云儿、阮诃、黎勒、阮八索等人皆被正法,先前陈日炜的重要谋士刘常等人自然也难逃一死。阮快、阮云儿、阮诃、黎勒、阮八索等阮家系的将领一死,阮多方的羽翼被剪除,从此也就没了与胡季牦抗衡的能力。

为了永绝后患,也是为了给母亲、妹妹等人报仇,不久之后,季牦、季貔兄弟秘密处死了灵德大王陈日炜。

从张天赐、周振天口中得知了整个事件的始末,虽然是季牦、季貔兄弟笑到了最后,但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对于我来说,陈日炜死不死不重要,季牦、季貔兄弟能不能大权在握也不重要。而思淑、兰儿、兮渃的死,却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陈思兴、赵忠义、徐如林等人的死,也是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听张天赐、周振天说,思淑、兰儿她们这些人都得到了厚葬,陈思兴和兮渃被合葬在一座墓中。至于赵忠义、徐如林等人的家眷,自然是得到了季牦、季貔兄弟的厚恤。

就在我的心情无比沉痛之际,陈维林红着双眼对我说道:“胡大哥,我想咱们来年清明去给思兴他们扫扫墓。兮渃生前没能嫁入咱陈家,现在她死了,我想认他这个儿媳妇儿。”

陈维林这话说得令在场的人都颇为动容。我叹了口气,说道:“希望时间能冲淡一切!现在咱们的心情都不好,此时回大陈国难免会搞得大家都不愉快。就依陈老弟所说,过完年咱们再出发,来年清明之时去祭奠一下这些亡灵。”

张天赐、周振天二人本来是打算给我们报完信后,在龙头港口寻船返回大陈国的。这会儿听说咱们要去大陈国,便索性留下来等我们。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年初,一艘由战船伪装成的商船从龙头港口出发了。这艘战船由龙头邦国提供,船上的水手皆是龙头邦国的水兵。而在这艘“商船”之上可是聚集了一支精英队伍。

船上除了我和陈维林、罗仁、陈定邦、吴成照、杨德细、陈元贵、张天赐、周振天之外,还有先前我从大陈国带来的丁德义、王思振、魏鑫峰等二十一名特战队员,以及早就常驻龙头的崔道远、汤国栋等十五名龙头特战分队的队员。

本来按照我和陈维林商定的最初方案,就是由我和他带几个人悄悄返回大陈国,祭奠一下思淑、兰儿、兮渃、陈思兴,以及赵忠义等特战队员即可。因为我们不想惊动太上皇陈叔明,毕竟升龙城现在搞成这个样子,我和陈叔明都不好面对彼此。

但那些特战队员都不干了。毕竟他们与赵忠义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况且特战队长陈维林之子陈思兴也死了,听说我们要去大陈国,他们非嚷着要一起去。另外,还有好些特战队员都是锥子山的老底子,思淑这个昔日的锥子山三当家不在了,他们也没有不去祭祀一番的道理。

由于众人坚持要同行,我们不得不改变原计划,由汪耀南找李国泰给我们弄了一条战船。本来汪耀南、马悦、贾海通、郑光成、郑有功等人都说也要跟着一起去的,考虑到港口这边的正常经营运转问题,我不得不强令他们留在龙头。

这次北上大陈国出奇的顺利,不仅大部分时间是顺风,而且洋流也似乎很配合我们的行船方向。才行船了十多天,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二十,咱们便进入了大陈国的海域。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咱们这趟回大陈国,竟然正好赶上了占城皇帝制蓬峨对大陈国的最后一战。而占城皇帝制蓬峨似乎命中注定要成为咱们的刀下之鬼。

话说一年之前,听闻大陈国发生了皇帝改易事件,陈日炜被废为灵德大王,后死于胡季牦之手,而大陈国的太上皇陈叔明立才十岁的幼子陈颙为帝,占城国王制蓬峨觉得机会来了。

经过精心的准备,制蓬峨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十月发动了对大陈国的全面战争。

早在九月初,与制蓬峨勾结多年的僧人范师温在义坛起事,兵锋直扑清化。太上皇陈叔明起初根本就没将范师温放在眼里,立即命驻守荣市的黄奉世就近率兵征讨。

这范师温起事是蓄谋已久,加上大陈国内僧人地位颇高,他这一起事,立即是响应云集。加上黄奉世又派不出过多的兵力参与征讨,毕竟他的防御重心是南边的占城国,就这样,范师温竟然在清化越闹声势越大。

太上皇陈叔明见范师温的动静越来越大,不得不让阮多方率领升龙城附近的军队立即前去助战。此时的季牦、季貔兄弟正在山萝西部剿灭一股长期活跃在大陈国与南掌王国交界地带的悍匪。就在即将彻底肃清这股悍匪之际,陈叔明不得不命季牦、季貔兄弟迅速班师。

同时,陈叔明又给黄奉世发出多封紧急军报,让其务必迅速平定范师温的叛乱。陈叔明甚至在军报中说,经过前几年连番作战,占城国已被打怕了,他们不敢再贸然北犯我境。陈叔明要求黄奉世将麾下主力投入剿灭范师温的战斗。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常真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第11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