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多方见陈日炜跪下了,赶忙拉着季牦一起跪下了。就这样,这三人结为了兄弟。阮多方年长,被称为大哥,季牦排行老二,陈日炜是老三。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正月二十,大陈国水陆两军并进,突然又向占城发起了攻击。正月二十三日清晨,杜子平的水军先锋便攻下尸耐港。当日下午,皇帝陈曔随御沟王陈勖的水军中军在尸耐港登陆,随行人员还有陈日炜、陈显、阮多方。季牦得待大军登陆之后,船只返回广义,然后再运送粮草赶往尸耐港。
当日晚间,皇帝陈曔率领的大军便已抵达安仁城下。占城国安仁守将收婆摩不仅率军投降,还告诉大陈皇帝陈曔一个机密消息,那就是占城王制蓬峨在今天清晨已仓皇逃出阇盘城,眼下阇盘城几乎是空城一座,建议迅速攻取。只要取下了占城国的都城阇盘,制蓬峨布置在阇盘城北边防御军队必然望风而降。如此一来,占城亡国也就在三、五日之内。
形势不仅是一片大好,而且是好得大大超出了预期。正月二十四日一大早,大陈皇帝陈曔让御沟王陈勖率精兵一万为先锋,他自己则亲率中军直取占城国的都城阇盘,阮多方和占城降将收婆摩伴随大陈皇帝陈曔左右,收婆摩麾下的五千降兵随行。而安仁则交给了陈日炜和陈显二人把守。
一路急行军,当日下午未时,大陈皇帝陈曔命疲惫的大军原地休整两刻钟。往来探马多次回报,先锋陈勖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此时已距中军十里开外。
大陈皇帝陈曔对占城降将收婆摩是赞誉有加,说他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福星。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陈曔如此夸赞收婆摩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眼下的情况跟收婆摩所说的丝毫不差,先锋一路未遇抵抗,距占城国的都城阇盘已不足八十里,这阇盘不是兵力空虚那是什么?
不过很快大陈皇帝陈曔就会发现,上天赐给他的福星马上就要变成灾星了。
陈曔正在与收婆摩、阮多方等人意淫着明日将要“直捣黄龙,与诸将痛饮”,只听得后队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喧哗。陈曔不敢大意,立即命阮多方带亲兵前去查看。
阮多方刚走,前队方向也传来喧哗之声,这次不待陈曔点将,收婆摩主动起身禀报道:“皇上,定是咱们的大军受到了小股占城兵的骚扰,待末将率兵前去查看!如若他们识时务,我定当劝他们来皇上面前跪降;如若他们不识时务,我定当提顽兵头子的头颅来见。”
陈曔觉得收婆摩说得有道理,便朝收婆摩摆摆手道:“速去速回!”
收婆摩得令,立即招呼麾下的兵士,迅速整备。就当收婆摩麾下的五千兵士集结完毕,从陈曔的御驾旁边列队通过之际,收婆摩忽然拔出宝剑指向大陈皇帝陈曔,吆喝麾下兵士道:“诛敌首者,赏金千两。”
大陈皇帝陈曔及身边的禁军侍卫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但见收婆摩麾下的大量占城兵就举着兵器冲杀了过来。一边是早有准备,而且兵力占优;一边是仓促应战,且兵力处于绝对劣势。
很快,大陈皇帝陈曔身边的禁军侍卫被斩杀大半,只剩下不足百人一面护卫着陈曔逃脱,一边向周围的大陈军队呼救。
可当时的情况乱糟糟的。后队和前队传来的喧哗之声的确是受到了占城兵的攻击,不过那可不是收婆摩所说的受到小股占城兵的攻击,而是受到占城兵的伏击。
这一切都是占城王制蓬峨为大陈皇帝陈曔量身定做的一个大阴谋。
原来自从杜子维亲信杜子平撤兵,占城国从广南撤回大量兵力而受到大陈国突袭,大陈国攻占广南之后,制蓬峨就采纳了陈晓的建议,决定将计就计,来个诱敌深入。而在这个诱敌深入的计策之中,安仁守将收婆摩就是一颗重要的棋子。也就是说,收婆摩率安仁之兵投降,其实是诈降而已。而更让大陈皇帝陈曔料想不到的是,收婆摩还担负着终结其性命的重要任务。
为了配合收婆摩的行动,制蓬峨在安仁至阇盘城之间布下了五路伏兵。刚才袭击中军前队和后队的,那是其中两路,此时还有一路伏兵正在伏击御沟王陈勖率领的先锋部队。其余两路,一路埋伏在先锋部队与中军之间,等待着陈勖的先锋部队受袭击回撤之时再出击,防止陈勖的先锋部队与中军汇合;另一路此时正埋伏在安仁城西三十里处,一是防止大陈军队回撤,另外也是防止安仁城中的大陈军队前去驰援。
这五路伏兵就够大陈军喝一壶的,还不说收婆摩麾下的五千兵士发动突然袭击。也正是因为大陈军队突然受到袭击,被截成数段,到处乱成一片,大陈皇帝陈曔在生命垂危之时,竟然找不到救驾的军队。
眼见着身边的禁军是越来越少,而救驾的人马是迟迟未到,大陈皇帝陈曔也算是灵光一现,对一名禁军侍卫交待道:“快去找阮多方来救驾!”
陈曔心中明白,此时前军、后军皆受到袭击,唯一能抽得出来身的也就是刚刚率兵去后队查探情况的阮多方了。
虽然大陈皇帝陈曔这一次的判断很准确,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得阮多方率军回援的时候,大陈皇帝陈曔已身中数箭、奄奄一息。而护卫其左右的禁军侍卫将领杜礼、阮纳和等人皆已阵亡。
而阮多方唯一的功绩便是抢回了大陈皇帝陈曔,以及杜礼、阮纳和等将领的尸体。这陈曔的尸体要是被占城军所得,大陈国这次可算是丢人丢到家了。
由于三军皆已乱,阮多方也顾不得御沟王陈勖率领的那一万先锋了,阮多方是一面护送着陈曔的尸体后撤,一面收拢残兵。而御沟王陈勖率领的那一万先锋,则是全军覆没,陈勖本人被占城兵士所擒。
在大陈皇帝陈曔丧命之时,驻守安仁的陈日炜、陈显二人才得知大军遭遇伏击,当然,他们还不知道陈曔的死讯。
听说父亲的大军遭遇伏击,陈日炜立即率兵前去驰援。临行之际,陈日炜叮嘱陈显,一定要守住安仁,为大军守护撤退的通道。
当初陈曔率兵出发之际,安仁只留下不足万人驻守。这次陈日炜前去驰援,则带走了约七千人,也就是说陈显只带着不足三千人守城。
当陈日炜率着约七千人马前去驰援之时,迎面就遇上了占城兵的痛击。别看陈日炜职务高,为大陈国枢密院大使,但这都是沾了他父亲的光,这跟他的能力水平可没有半点儿关系。
陈日炜一看,前面有强敌拦截,也顾不得生死未卜的父亲了,还是保自己的小命要紧,赶紧招呼人马回撤。这一下,大陈国的兵士就乱了套了。因为陈日炜见敌不过占城兵,便“身先士卒”地向后撤退,而最前面与占城兵正在交锋的大陈兵士直等到后面的兵士都跑出老远一截了,才得知陈日炜已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不是说两军交锋,落下风的一方不能撤退。但这个撤退必须得有章法,得互为攻守、互相掩护、交替撤退。按照陈日炜这么个撤退法,占城国的兵士不从后掩杀才怪呢?
果然,前面的陈日炜率领的大陈兵士一路抱头鼠窜,后面的占城兵士一路凶猛地追杀,这完全是一边倒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