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城内乱糟糟的情况还来不及处理妥当,先前那出城劫粮的乱军“精锐”便已回到了定立城南门之下。

咱们先来说说这支近万人的乱军“精锐”刚才的遭遇。

这支乱军“精锐”由乱军首领亲自率领,欲出城干一票大的。当他们出现在咱们的运粮大军的视线里的时候,咱们的运粮大军既不是快速向城南大营推进,也不是撤回城西大营,而是朝定立城的西南方向逃窜。

本来这乱军首领还定下了“两翼包抄、中路突破”的劫粮策略,可咱们运粮大军的举动,大大出乎敌首的意料。因为咱们直接朝背着他们的西南方向逃窜,让他的两翼包抄计划流产,毕竟咱们跑的是直线,他的两翼包抄人马要跑弧线。

况且这乱军也几乎没什么马匹,跟咱们的运粮大军一样,全靠两条腿跑路。即使偶尔队伍中出现几匹马,那些是一些中、高级军官才能享受的待遇。他们也不可能脱离自已的队伍,一个人拍着马向咱们的运粮大军冲杀过来。

反观咱们的运粮大军,逃跑起来还是有一些优势的。首先,咱们有许多马匹、骡子拉的板车,上面装着塞满树叶、杂草的麻袋,本就不重,跑起来也算得上是轻装上阵。偶尔出现个把身体不适、体力不支的兵士,还可以让他坐上马拉的板车。

其次,咱们与这乱军的劫粮部队可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的。当咱们发现乱军的劫粮部队时,乱军的先头人马距离咱们三里开外。在这个距离点上大家同时起跑,咱们可是占尽了便宜。

最后,咱们的运粮部队是早就做好的逃跑的准备,事先规划好了逃跑路线。时不时还给乱军的追兵设上几道路障,以延缓乱军劫粮部队的追击速度。

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那乱军首领带着人马跟着咱们的运粮大军是足足追了一个多时辰,愣是没追上。

眼看着前面是一片小山岗了,且树木较多,不利于咱们的“粮草车”通行,咱们的兵士立即解下那些马匹、骡子等牲口,迅速带着牲口钻入山林之中。至于那些板车以及板车上的“粮草”,就只好留给后面追来的乱军了。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辛苦追击,乱军终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战果”。当乱军们推着咱们留给他们的“粮草车”,兴高采烈地向定立城方向撤退之时,他们似乎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儿。毕竟这“粮草车”上满载的粮草看起来不错,但推在手中似乎感觉分量不足。

可更让乱军首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率领的队伍满怀着上当受骗后的愤怒回到定立城下之时,更让他愤怒的事情发生了。定立城已经被咱们攻陷咯!

不待乱军首领及乱军们反应过来,咱们的宣传攻势就已经在城上迅速展开了。

“放下武器,跪地投降者免死!”

“愿意从军的,编入咱们的队伍,从此跟着咱们吃饷!”

“不愿意从军的,也可以编入咱们的屯民,从此安心种地,收获的粮食,上交一半,自已留一半。”

“你们的妻儿老小正在城内盼着你们安全归来,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你们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你们的妻儿老小想一想。要是你们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以后怎么活……”

当然,宣传工作得讲究全方位、立体式包装,有时候光有语言没有画面,似乎是让人感到有些苍白无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咱们让一些经过甄别、挑选的老弱妇幼上了城头,让他们在城头上帮着招降自已的亲人。

纵使这些乱军是铁石心肠,当看到自已的妻儿老小在城墙上对他们招手之际,也一定会触动到他内心之中最柔软的地方。

从城下乱军面上的表情变化,我知道已经有许多人蠢蠢欲动了,只是碍与他们的首领就在身边,他们都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立即让兵士们朝城下喊话:愿意归顺的立即到定立的东门和西门去!

之所以如此安排,我也是摸透了这些乱民的心理。此时,他们正在定立南门之下,如果在乱军首领身边立即宣布投降,或者是跪地投降,很可能会立即被这乱军首领就地正法。

而让他们去东门和西门投降,那样他们可以趁着自已的领导不备,偷偷地朝两边开溜。这样一来,他们投降行为的安全系数将大大提高。

果然,就在城上兵士喊出这话不久,我们在城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已有不少乱民从队伍的两边开溜了。虽然还有一些乱军小头目的喝止,但那已无济于事了。

渐渐地,城下的的乱军中开溜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一些骚动,应该是一些乱军头目为了阻止手下的人开溜,与开溜的乱军发生了冲突。

见此情形,季牦、季貔兄弟凑到我身边说道:“咱们开城门突袭吧!眼下乱军内部已发生分歧,正是咱们将其一举击溃的大好时机。”

我回头看看这两小子,要说他们这个提议倒是不错,便故意问道:“眼下城下乱军只是稍微有些内讧的苗头,咱们是不是再等一等,更加稳妥呢?”

季牦还未说话,季貔就抢着答道:“爹,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眼下趁敌初乱,正是一举击溃他们之时。倘若等乱军头目弹压住那些准备投降的乱军,咱们反而是不容易击溃他们了呀!”

季貔这一说,季牦也是跟着附和道:“就是,就是!”

我对这兄弟两个说道:“如果真是要出兵,那咱们就要有一举击溃乱军的绝对把握。准确地说,咱们不仅要有如何击溃乱军的具体谋划,还得留有后手,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咱们得有及时应对的手段。可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地莽撞出击。”

季牦点了点头,说道:“兵法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孩儿的想法是,咱突开城门,兵分三路,目标只有一个,便是乱军头目。左右两翼,对乱军头目实行包抄,断其归路。中路部队,对乱军头目实行穷追猛打。此战务必将这乱军头目拿下,如果能俘虏乱军头目,那是最好;即使不能俘虏敌首,将其斩落马下,也可以一战定江山。”

听季牦如此一说,我嘿嘿一笑道:“你小子有长进呀!还读过《孙子兵法》?”

季牦被我这么一问,正抓耳挠腮,一旁的季貔不屑道:“爹,你这就小瞧咱兄弟了。虽说什么子曰诗云,咱只跟舅舅学了个皮毛,但论起行军打仗之道,咱不说倒背入流,至少也能答个八九不离十。”

我笑道:“你舅舅天天都教你们这个?”

季貔不好意思地说道:“那倒没有!其实这些兵书,咱都是在茂哥哥那里学的。”

我疑惑道:“茂哥哥?哪个茂哥哥?”

季牦说道:“就是常茂大哥!”

我恍然大悟,但还是有些惊讶地问道:“茂儿的学识也不咋地呀!你们能看懂这么深奥的兵书?”

这下季貔笑道:“不懂的咱就问舅舅呗!”

我一想,这不应该呀!大舅哥朱异为人最讲规矩了,他怎么会教孩子们这些呢?再说了,朱异就是典型的做学问之人,子曰诗云是他的长项,这兵书可从没听说他也涉猎呀?

于是,我更加惊讶道:“你们的舅舅做学问是一丝不苟的,他怎么会放任你们读兵书,更指点你们读兵书?”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0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常真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第10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