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陈维林他们在这小镇上租住了一处民房,离沈大哥看管的仓库不算远,以便于照料沈大哥一家子。陈维林带着四人离开之后,赵忠义等人按照计划,应该是在此处蹲守的呀?
陈维林让我们稍安勿躁,他带着上次跟他一同回应天的四名一分队的特战队员,准备去沈大哥看管的仓库探个究竟。咱们众人只好席地而坐,就地休整。
约半个时辰的功夫,陈维林五人返回。他们给我带回了一个令我哭笑不得的消息,沈大哥现在不仅没有看管仓库了,而且还重操旧业,利用茶马古道跑起了贸易。赵忠义等人就是随沈大哥跑生意去了,因此此处大门紧锁。
我草!这是什么情况?沈大哥可是被流放之人也?
陈维林从沈大哥的小妾朱氏、唐氏、郭氏那里得来消息,由于朱元璋让普定府知府适尔在此处军屯、扩军备战,只是发了一道官文,并无半分资金支持。至于人员,也只是将一些犯罪之人,流放而来。具体如何操作,就看适尔自己的了。打个比方,就相当于后世的只给政策、资金自筹的模式吧!
这适尔本是当地仲家人(后世称之为布依族)的一个土司,由于其家族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势力较强,被元朝封为普定路土知府。
明军来袭,适尔看元朝大势已去,便率族人主动归顺明朝。朱元璋既然定下了在云南以抚为主的方略,在这种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是要重用当地土司。因此,便继续封为适尔为普定府知府。
这土司本来在当地就相当于土皇帝,现在又有了明廷的背后支持,适尔就不会太把明军那一套不得在敌占区经商的禁令当回事。况且朱元璋不给他一钱一粮,他必须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过要论经商头脑,这仲家人血液中就没有这种基因。不得已,适尔只得求助于驻扎在此地的少量明军。
那些明军对沈万三的名头是知道的,自然在适尔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述了沈万三昔日的光辉事迹。就在陈维林离开安顺州不久,适尔在下属的带引之下,亲自拜访了仓库管理员沈万三。
沈万三当初与张士诚打交道,后来与朱元璋打交道,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一番胡吹海侃,让适尔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
沈万三建议适尔,以茶马古道为依托,将骡马、毛皮、药材、茶叶、布匹、盐等各类物资在川、滇、藏地区给倒腾起来,不仅可以解决自己扩军备战的物资供应问题,还可以赚回不少银子。将来,随着咱们的事业越做越大,可以把江南那些瓷器什么的,也倒腾过来,利润更高。
适尔听了沈万三这个宏伟的计划,大呼“妙呀!”
就这样,沈大哥从一个流放人员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普定府知府的座上宾。这还不算完,适尔听说沈万三此番流放来安顺州,只带了三妾一子,便非要将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沈万三为正妻。
要说沈大哥的本有正妻赵氏,只不过在适尔看来,沈万三终生都无法再回到江南。也就是说,他这个正妻赵氏,那是相当于没有。
面对知府适尔的一番盛情,沈大哥也是无法拒绝。况且要把那个利用茶马古道,将各类物资倒腾起来的宏伟计划得以实现,没有适尔的强力支持,根本是无法办到的。
就这样,四十出头的沈大哥在普定府,成了与自己几乎同龄的普定府知府适尔的女婿。沈大哥这头老牛,再次吃到了嫩草。
新婚之后不久,在适尔的大力支持下,沈大哥组建了庞大的马帮。不过马帮虽然人多,也可以派出少量驻军人员参与押送物资,但驻军中几乎没有什么好手,一旦遇上悍匪,恐怕还是够呛。
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应沈大哥之邀,赵忠义等十人便随着沈大哥的马帮而行,一路保驾护航。
既然沈大哥已外出跑马帮去了,那咱们只有在此安心等候他的消息了。至于他是愿意跟着咱们远走大陈国,还是就在此处扎地生根,还是等他回来之后,大家一起商议吧!
陈维林也是找到当初出租房屋的东家,拿来了钥匙。那东家自然也是认得陈维林,而且赵忠义他们走之前也对东家交待过,一旦陈维林他们再来,就将钥匙交给陈维林,便于我们在此暂住。
由于事情已弄清原委,我们还需要在安顺州继续等待,唐勇等人就此与我们别过了。
考虑到咱们五十余人都挤在这个房子里,还有女眷,也是十分不便。在那出租房屋的东家的介绍之下,我们又在这镇上另外租了两处住房。
一直等到十月中旬,赵忠义他们终于是回来了。在赵忠义他们的带领之下,咱们很快就找到了沈大哥的新家。
这是沈大哥的新岳父适尔,在州府附近为沈大哥新觅的宅子。沈大哥现在的正妻,也就是适尔的女儿早以女主人的身份搬进去了。
按照早先的计划,沈大哥这趟业务跑下来,也是准备将朱氏、郭氏、唐氏接到新宅去居住的。看来,我们还是赶上了半个乔迁之喜。
此时的沈大哥已与两年前见到的沈大哥大不相同了。那时的沈大哥有些颓废、有些苦闷;此时的沈大哥虽然比以前更黑、更瘦了,但明显给人一种焕发第二春的感觉。
沈大哥当然知道我是来救他的,当他听我说出准备带他去大陈国的想法之后,他拒绝了。
沈大哥表示,他在这里有知府岳父的支持,生意会越做越大,日子也会越来越滋润……
不错,眼下沈大哥的生活确实很滋润。但是,这种生活能长久吗?
这种生活也就是建立在大明王朝未对云南用兵,朱元璋需要适尔在此为他练兵备战的基础之上。一旦大明王朝对云南用兵,踏平云南全境之后,适尔还能有这么大的权力吗?
当我说出这些担心之后,沈大哥也是低头陷入了沉思。许久,沈大哥抬头说道:“可是岳父大人确实待我不薄,我如果一走了之,也太不厚道了。”
沈大哥这话我同意,我也知道他是极为义气之人。一走了之,确实不是他的作风。
思考良久,我建议沈大哥,咱们不妨将这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一直向南拓展到大陈国的地盘儿上。大陈国那边的水果、稻米也是相当不错的,倒腾过来,利润也不会少。
当然,将业务拓展到大陈国的真正目的,是让沈大哥对这条线路多多熟悉。一旦明廷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就可以立即奔赴大陈国。要不然,下次再被朱元璋盯上,一定会死得很惨。
对于我这个提议,沈大哥听了是郑重地点了点头。他说他立即就将此事向岳父大人汇报,争取一个月之后能踏上前往大陈国的经商之路。
就在我准备安心等待沈大哥一同出发前往大陈国之际,未了突然找到我,说想去看看马里金。
之前,我也曾答应过未了,一定带她去看望马里金的。此处离阳城堡也不算远了,不去看看,心里面也过意不去。
要去阳城堡,就得从安顺州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进。而我给沈大哥规划的路线,就是从安顺州直接南下,在大陈国的安明、同文地域进入大陈国。这条路虽然山高路险,但沿路的盘查也少,更容易通过。况且按照事先的计划,罗仁、陈定邦应该也会与丁德义他们一道,在安明、同文地域接应咱们。
如果咱们要去阳城堡看望马里金,那咱们到了阳城堡,还得再次折向东南,到达安明、同文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