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一看,这不行,如果要取出来,得上麻药。

如果是在现代,这都不是问题,但在元朝,我上哪里找麻药呢?

我摸了下这人的额头,烫得要命,忙把体温计插入他腋下。过了会儿,拿出来一看,快40度了。

我又问,“他发烧多长时间了?”

机灵小子道:“发烧都好长时间了,但每次都是烧几天,又好了,过几天又发烧,老是反复。”

我想,这肯定是伤口感染引起的,再不及时救治,估计就算不死,脑子也得烧坏了。

我又忙去我的巡诊箱里翻。我记得我出门时,带了一盒抗生素针剂的。

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条件落后,有时一些村民受点皮肉小伤不会去就诊。

有的过段时间通过自身抵抗力,伤口就愈合了;但有些会引起感染,这时我往往给他们打支抗生素针剂,就差不多了。

终于,我找到了一盒头孢氨苄。虽然是低等级抗生素,但这要在古代,因为大家都没使用过抗生素,绝对是“灵丹妙药”。

我又找出个一次性注射器,将药水兑好,吸入针筒。

这时我才发现,没酒精呢。因为下乡巡诊,不用带这个东西,每个村委会还有个小卫生室,一些基本的酒精、碘伏之类的,他们都是有的。

好在没有酒精,问题也不大,用点高度酒也可替代。我忙说:“快给我找点酒来,越烈的越好。”

大头领忙对那机灵小子道:“快快!去我屋里,我床底下有坛上好的烧酒,给我搬过来。”

机灵小子迅速出去。

趁着这空儿,大头领问道:“胡先生,我二弟的伤怎么样,能不能治?”

我道:“很严重,要治的话很麻烦,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治好。”

大头领“扑通”一声给我跪下了,哀求我道:“胡先生,你一定要救我二弟的命……。”

我一看,这可不得了,忙去拉大头领,“大头领,这可使不得,我一定尽力救治,只是……”

“只是什么?”大头领茫然道:“你要什么,我都答应,要我的命都行,我愿意用我的命换我二弟的命。”

我忙道:“大头领,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救你二弟。这万一你二弟没救过来,还请大头领能放我一条生路。”

大头领忙道:“胡先生,你过虑了,你刚才救了我侄儿的命,你就是我们的大恩人了。我们绝不会加害于你,你只管放心地救治我二弟,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提。”

唉,有他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猛然间,我又想起,我也没带棉签啊。只好让他们给我准备点棉花,我用镊子夹着棉球消毒吧。

于是,又吩咐一个小喽啰去找团棉花。

几分钟后,那机灵小子抱着坛酒过来了,找棉花的小喽啰也回来了。

我吩咐找个碗倒了半碗,正准备扯坨棉花揉成个棉球,好夹在镊子上。

那机灵小子发话了:“胡先生,你、你少喝点,这酒烈,万一你喝高了,一个失手什么的……,这可是我亲姐夫啊!”

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小子以为我要酒是拿来喝的,遂骂道:“你个瓜娃子,懂个锤子。这酒不是喝的,是给你姐夫注射消毒用的,到旁边给我等到起。”

虽然我到四川还不足两年,但正宗的川骂,我还是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我看大家都安静了,才用镊子夹了个棉球,伸进那半碗酒里,浸泡了约几秒钟。

然后把病人的短裤向下褪了褪,先用棉球在我准备下针的地方一点,然后呈圆形慢慢向外扩散地擦了大约有鸡蛋大一块地方。

接着,便找准下针点,给这病人注射了一针抗生素。拔出针后,又用个新棉球,沾了烧酒,在注射处擦了一下。

看看我的巡诊箱里也只剩下一个一次性注射器了,但药剂还有5支,便把这注射器的针头泡在那半碗酒中,以备下次再用。

要说这还亏得有这1年多的支医经历。

因为偏远地区医疗条件差,医务人员少,象注射这种事经常都是医生自己做。

如果是在正规的大医院,注射都是护士干的活,好多医生根本不会打针。虽然在学校都学过,但根本就没有实践的机会。

然后,我给病人把短裤穿好,被子盖上。吩咐照看的人,给他搭个湿毛巾,隔会儿去摸下,如果毛巾热了,就用冷水清洗后再搭上。先物理降温吧。

处理好这一切之后,我和大头领,还有那机灵小子来到了外间堂屋。

我道:“这位兄弟的伤口腐烂得厉害。要治的话,我们得准备几样东西,先做个手术将他的箭头取出来。”

大头领满口应道:“要什么,你尽管吩咐。”

我道:“要做手术,首先得有手术刀。我的箱子里没这个东西,你们这附近有没有铁匠?我画个样子,你们找个铁匠,给我打几把回来。”

大头领道:“铁匠要县城才有。不过这不是问题,明天一早我就派人去。不过要麻烦胡先生,今晚把图样画出来。”

我又道:“你们知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卖麻药的?”

机灵小子道:“麻药没听说过,但有县城有药铺偷偷卖迷药迷香的。但这是禁药,不好买。”

我估计这迷药只能让人丧失抵抗能力,顶多也就昏迷,用来做手术恐怕不行。因为虽然迷昏过去了,但一手术刀下去,疼痛一激,很可能会马上醒过来。

我记得以前上大学时,学过一些药材知识。古代华佗的麻沸散有几种说法,有的说是此药失传了,有的说是误传,有的说就是用的曼陀罗花配制的。

不管那种说法是正确的,曼陀罗花肯定是可以用来一试的。

据说这种药在很多地方就有,好象它还有一些别名,我就记得一个叫狗核桃。因为我比较喜欢吃核桃,当初看见这个名字时,一下就记住了。

于是,我问道:

“你们知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一种叫做曼陀罗花的草药。它还有个名字叫狗核桃,但有毒。

这个曼陀罗花很象喇叭花,4瓣或5瓣,白色居多。一般在6月就开始开花,花谢后就结籽。

你们想想,有没有见过。”

大头领和机灵小子都表示,他们不认识草药,对此一窍不通,就算以前见过,现在也记不起来了。

不过,大头领道:“我们山上有个叫金安的人。听说他舅舅是郎中,他以前小时候跟他舅舅上山采过药,说不定他认识。”

我想这也行,于是,他们吩咐一个小喽啰去叫金安来。

这时,天已黑了。大头领对我和机灵小子道:“天已不早了,去我屋里吃点东西吧。咱们边吃边等。”

于是,我们跟着大头领来到了他的屋子,和刚才那间结构一样,也不远,就在刚才那间的偏西南方向。

刚进屋,大头领就吩咐上饭菜。这时,一个约二十多岁的女人,端上饭菜。

大头领道:“这是我夫人,王氏。”

说着,这女人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算是对我行礼。

我一看,虽说是在土匪窝里,也没化妆,但这女人还是挺漂亮的,也不知是不是这大头领抢的压寨夫人。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常真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元末明初的那段故事第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