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江鼻子差点气歪了:“你开啥玩笑,这边都火上房了,你还要回家?啥特殊情况,怎么的,娶媳妇还是生孩子啊?”
在领导眼中,员工请假,除婚丧嫁娶之外,剩下的就没有能算成特殊情况的,马占江一直在基层部门工作,平时教训下属时,也经常就是这个口吻,所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不料陈曦却很认真的点了点头:“是的,马书籍,我十八号结婚了,要不是最近有工作组和审计的同志,这两天我就不上班了。”
“十八号,那不就是后天嘛?”马占江惊讶的道,说完,上下打量了陈曦一阵,疑惑的道:“你年纪也不小了吧,难道是二婚?”
“您可别拿我寻开心了,我这是正经八百的初婚,咱家的条件不怎么好,人长又磕碜,三十大几的,好不容易找了个女朋友,挺不容易的,对了,正好您也赶上了,那我就正式邀请您参加婚礼吧,十八号上午十点,在香格里拉三楼的宴会厅。”陈曦郑重其事的说道:“还望马书籍光临指导婚礼的工作啊,哦对了,另外告诉您下,婚礼不受收任何礼金和礼物,您和工作组的几位领导不必破费,直接来喝我的喜酒吧。”
马占江哭笑不得,有心拒绝吧,可心中多少还有些犹豫,毕竟这小子跟黄启明关系非同一般,这个面子是否应该给呢.......正在心里斟酌着拿不定主意,陈曦已经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精美的请帖,亲笔写上了马占江的名字,然后毕恭毕敬的递了过来。
“这个......我......对了,你后天婚礼之后,是不是还要休婚假啊?”马占江并没有立刻伸手去接,而是试探着问了一句。
陈曦却叹了口气:“按理说是应该休的,可最近事情实在太多了,我和爱人也商量好了,婚礼之后哪也不去了,第二天正常上班。”说完,见马占江迟迟不接,于是又笑着道:“马书籍,您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吧,公务人员参加婚礼,好像也不算违纪吧。”
马占江并非不知人情世故的人,面对陈曦的如此正式的邀请,也有些盛情难却,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将请柬手下,等晚上跟黄启明通个电话,问清楚二人之间的关系之后再做定夺。这样想着,于是便伸手接了过来。
“好吧,但我有言在先,不敢保证一定能去。”他很认真的道。
陈曦却微微一笑:“理解理解!您今天能收下这张请柬,我就已经感到非常荣幸,那就这样?我先走,等有时间我再详细跟您汇报工作。”
新婚在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肯定很多,马占江又不是陈曦的直接领导,说多了也不是很妥当,于是只好悻悻的起身往门外走去,可走了几步,却又停下了。转回身皱着眉头着道:“不对啊,被你给绕糊涂了,咱俩刚刚说得是端正态度,不要搞那些没用的小动作,这咋聊着聊着,扯到参加婚礼上了呢?你忽悠我无所谓,可审计那边等着处理问题呢啊,你要是打完电话还解决不了怎么办?”
陈曦很认真的想了下,一本正经的道:“这样吧,老孟是我的助手,我现在就让他跑步去财务中心,现场办公,解决不了,今天就不下班,您看行吗?”陈曦笑着道。
马占江明知道陈曦是在应付,可作为一个工作组成员,他除了督促督促,也没啥好办法,只好无奈的点了下头。
陈曦也不含糊,当着马占江的面给孟朝晖打了电话,装腔作势的强调一番,这才将这位马哥打发掉,他则喊上小周,开车急匆匆的走了。
财务中心的迷魂阵却一直摆到了下班,孙洪彬充分证明了那句非常著名的话:谁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孙洪彬装起糊涂来,绝对能达到令人抓狂的地步,因为他清楚什么才是最关键和不可或缺的,而且,会非常巧妙的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周旋,把曹岳田几个人搞得精疲力竭,憋了一肚子火气,却无从发作。
好不容易到了下班,临上电梯的时候,孟朝晖又故伎重演,请审计的同志先走,几个人见状,说啥要走楼梯,没办法,孟朝晖只好陪着一起从八楼走了下来。
看着曹岳田等人乘车离去,孟朝晖长长出了一口气。又拖了一天,在喧闹中开始,在无奈中结束,就是不知道陈曦到底有什么打算呢?
陈曦确实有自己的打算,而且,正在为此积极准备并实施中。
事实上,别看这两天耍了些小花招,把马占江以及审计人员折腾得团团转,但他心里清楚得很,目前所做的一切,对北方集团的收购进程并没用太大的影响,无非就是拖延点时间而已。而随着胡介民等人的退出,可以任由他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但国资委方面则步步紧逼,华阳很快就会处于无路可退的境地。
至于他手中的那张底牌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则完全是个未知数,所以不到最关键时刻,是不能轻易使用的。
到现在为止,主动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对方手中,向北甚至连电话也不曾打过一个,俨然是稳坐钓鱼台,喝着啤酒,啃着炸鸡,兴致勃勃的观看着陈曦与国资委之间斗得天昏地暗。
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关,其权威当然不容挑战,所以,不论陈曦怎么折腾,国资委只需一纸免职决定,或者干脆空降一个总经理,那他们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徒劳的了。
至于国资委方面为啥迟迟没用动作,或许是有多方面考量吧,再一种可能就是顾兆峰的身份起了作用,作为曾经的省发改委主任,现在的平阳室委书籍,任何部门在处理问题时,多少都要给几分面子,但所有这些都是有限度的,留给陈曦的时间并不会很多。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向北从幕后逼到前台,只有在两个人处在一个层面上的时候,才有可能坐下来谈条件,而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可想要将向北调到前台,又谈何容易呢!陈曦苦思冥想,设计了n多个方案,但最后都被自己一一否定了。
与向北对话并不难,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但没有足够的压力,这种对话便毫无意义可言。所以,现在继续要做的,就是将事情闹到一个无法收拾的局面,只有这样,高层人物才会出面,向北虽说神通广大,但毕竟不能只手遮天,顾忌肯定是有的,面对省内高层的压力,再加上他手中的底牌,或许才会有胜算。
而在整个过程中,尺度的拿捏,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他曾经想借助孟朝晖三哥这种网络大咖的影响力来达到目的,但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了。网络的力量确实非常惊人,但也存在极强的不可控性。消息捅出去容易,再想往回收就难了,一旦矛盾公开,舆情沸腾,就等于跟国资委方面彻底闹僵。而这显然不妥当,必须另外想办法。
既能达到目的,又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至少给相关领导留有足够的空间,只有这样,才更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正苦于无计可施之际,前天丁溪阳的一番话却让他脑子里灵光一闪,顿时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