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暗暗叫苦,正打算出言拒绝,却见康铭辉朝他挤了下眼睛,也不知道是啥意思,便暂时将话咽了回去。
康铭辉则大包大揽的:“大哥,剩下的活动,就都由我来安排吧!”
“用不着,到了我的地盘,一切就得听我的,今天晚上的所有挑费,就都由老蔫承包了,你啥也不用管,一会和陈老弟爽过了,直接回宾馆休息就是了。”陆万林大大咧咧的道,说完,见陈曦好像有点不大情愿似的,于是笑着又道:“咋的,陈老弟是不是担心怕出意外啊,你放心就是了,在南山县可以随便玩,我保你平安无事。”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康铭辉却笑呵呵的端起酒杯道:“大哥,啥也别说了,感谢你的一番美意吧。来,咱走一个。”说完,朝他递了个眼色,他顿时明白了过来,于是也笑着举杯道:“我也陪一个。”
陆万林本就豪爽,一见他俩敬酒,当然不肯示弱,举杯就干了,几个人连着喝了几杯,他见差不多了,身子一歪,一头拱在炕上。
“喂!兄弟!”陆万林喊了两声,又轻轻摇晃了他几下,见没什么反应,于是便笑着道:“辉子啊,陈老弟这酒量也不行啊,半斤多酒下肚,就醉得跟死猪似的,一会的节目咋往下进行啊?”
他闭着眼睛做昏睡状,听康铭辉说道:“那就不怪咱们了,谁让他自己不中用的!”
“这不好吧?”老蔫沉吟着道。
“没啥不好,喝成这样,就算把他弄醒了,也办不成事呀。”康铭辉笑着道:“没事,咱玩咱的,不行等他酒醒了再补一场。”
“对!不管他,让他先睡着,咱们去后面吧,我这都憋得杠杠的了。”陆万林已经迫不及待,说完之后跳下了炕,率先出了门,另外几个人见状,也纷纷跟了去,康铭辉则用力推了他几下,故意大声说道:“我说,你自己睡吧,我们可走了啊!”
听着脚步声渐渐走远,他这才翻身坐起,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道:和田甜那点事就够过分了,要是再胡作非为,那可就真说不过去了。
这样想着,掏出一根烟,刚要点上,却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房门一开,老蔫探头往里看了眼,见他正坐再炕上,连忙走了进来,讪笑着道:“陈总,你醒了啊,那正好啊,去后院爽一爽吧。”
他连摇头带摆手:“不了,李老板,我没这方面嗜好,实不相瞒,其实刚刚就是装醉的,你玩你的吧,我自己坐会儿,正好醒醒酒。”
老蔫楞了下,会心的一笑:“我也不喜欢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没办法,六叔得意这一口,其实,南山县烤全羊做得好的饭店有的是,之所以跑这么老远,就是因为这里有洋妞坐台,在咱们南山,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六叔打电话说要来这里,我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说了你也别笑话,如果不是因为做东,我早就偷偷溜了。”
没想到还遇到了个志同道合之人,他不由得暗笑,于是递上一根烟,又让服务员沏上一壶解油腻的浓茶,两人盘膝而坐,他端起茶杯,若无其事的问道:“对了,吃饭前,你一直说田大棒子,这人到底是咋回事啊?”
老蔫听罢叹了口气:“你还真问对人了,我跟他是老同学,田大棒子的外号,就是因我得来的。”
田大棒子本名叫田财广,南山县土生土长的坐地户,由于是家中独子,自小就娇生惯养,长大以后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本事没多少,脾气却不小。
南山县地处山区,土壤贫瘠,鲜有林木,自古就以出产各种石材著称,所以几乎家家都靠石材相关的生意讨生活。
田财广的父母都是老实人,在山上采石为业,虽说辛苦,但日子还算凑合。可田财广却不满足整天上辛辛苦苦的在山上打眼放炮,总梦想着自己的人生,应该和名字一样,财源广进,飞黄腾达。
有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说过,梦想必须有,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用在田财广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虽说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但他无时无刻不瞪大了眼睛,凭着对财富的渴望和敏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田财广终于等来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当时,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南山县所在的省份举行,为了迎接这次大型体育赛事,省内兴建了众多大型体育场馆和群众健身设施,一时之间,对石材的需求量激增,但当时的南山县产能有限,很快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田财广别的本事没有,但能言善辩,口才相当不错,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轻而易举的就跟一个建筑公司达成了协议,拿着建筑商开出的支票,跑回南山县,连夜从父母打工的采石场中,以高出市场价格一倍的价钱,收购了一大批石头,然后再转手倒卖给建筑公司,就这么空手套白狼,半年下来,净赚了四十多万,淘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八十年代末期的四十万,还是相当可观的,足以算是成功人士了。有了钱的田财广很快便成立了公司,风风火火的几年下来,赚了个盆满钵满,不仅如此,还收获了一份爱情,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媳妇。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城运会的结束,石材市场很快便又恢复了正常,而他又不懂管理,整天大手大脚的不说,还嗜赌成性,不到两年的时间,挣得那些钱便输了个一干二净,而且负载累累,再次沦为穷光蛋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已经习惯了有钱人生活的他,当然无法接受这种现实,暗暗发誓要东山再起,可比量了几次才发现,自己的情况甚至比几年前还要糟糕,之前仅仅是游手好闲,如今却债主盈门,连家都回不去,只能东躲西藏的过日子了。
不过,他人生的第二个发财机会很快便不期而至了。九七年,方远途的四海石材有限公司成立了,南山县作为石材的主产区,自然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方远途做生意,当然不满足于正常的一手进一手出,他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可南山县的石材从业人员素来以抱团著称,别看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对外却非常团结,尤其在价格方面,说是铁板一块也差不多。
方远途虽说打着李百川的旗号,得到了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但在南山的石材市场却没人买这个帐,几年下来,始终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九九年底的一个夜晚,走投无路的田财广毛遂自荐,主动敲开了方远途的门,现在已经没人知道两人究竟谈了什么,总之一个月之后,田财广摇身一变,成了四海石材有限公司南山县办事处的负责人。
当时,田财广的父母已经去世了,他将老婆和一岁多的孩子送到了平阳,独自一人开启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对这个行业太熟悉了,张家有什么短处,李家有什么猫腻,几乎都在他心里装着。没过多久,石材经销商便开始陆续出事,不是有经济问题,就是涉嫌刑事案件,半年下来,几家最具实力的都被收拾了个遍。有人被判重刑,有人财产被查封,一时之间,人人自危,乱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