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大家推举了一名乡绅领头,召集排古佬开了个会,说明了情况,希望他们出手相助。但排古佬本身是没什么钱的,要出这个钱,他们得请示扛把子。

当时的排帮杠把子自持势力强大,根本没把湘资口放在眼里,况且以前也没有过先例,所以不仅不答应出钱,还把前来收钱的人痛打了一顿。

这下就惹火了原本民风淳朴的湘资口百姓,他们群情激愤,推选了当时功夫最好的刘三嗲(dia音译,湘北意为爷爷)为队长,自发地组织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每个队员配备一根带铁钩的长绳和一把砍刀。

湘资两水交汇的地方,资水料较为狭窄,尤其是秋冬季节,两岸各伸一条带长钩的竹篙,几乎就可以将河道封锁,何况是带长绳的铁钩。铁钩一拉住木排,岸上几十人同时用力拉,任何船只、木棑都休想走得脱。

排帮扛把子也不甘示弱,调集了排帮几百条汉子,撑着木排,驾着船,气势汹汹杀将过来。

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

再厉害的角色,到了别人家的地盘,是龙你就只能盘着,是虎你也只能猫着。

排帮的人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百十年来,他们从安化、桃源一路杀将下来,打的几乎都是胜仗,不曾想,在这资江的尽头、洞庭的入口处,遇上这么硬扎的一个对手。

那场恶战,打得那叫一个天翻地覆,血流成河。从白天打到晚上,从晚上又打到白天,从江里打到岸上,从岸上又打回江里。

双方参战的人数越来越多,湘资口十里八乡的青壮男丁甚至妇女小孩都加入了战斗。

当地官府也出动了兵丁阻止,但毕竟是地方上的兵丁,也就难免有拉偏架的嫌疑。

断断续续打了两天一夜之后,双方各有死伤,但终究还是排帮吃了大亏,死伤的人数更多,扛把子也被砍成了重伤。

这事最终还是惊动了当时的湖广总督,于是派出各路大员出面调停,各级大小官员极尽周旋,想维持原来不收费通行的现状。

但这次,湘资口百姓坚决不让步。

排帮的营生靠的就是这条江,而湘资口就是这条江的咽喉。咽喉被锁住了,雪峰山上那千年的木材、楠竹、桐油、茶籽等等山货,别说到武汉、南京、上海,就连岳阳、长沙你都到不了。

最终排帮选择了妥协,同意排过湘资口,按排大小缴纳通行费,并接受当地守水口的乡团检查,官府禁运物资不得从此通过。

后来一百多年里,排帮和湘资口的乡团再也没有过大的械斗,但小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不过规矩还是这样延续下来了。

及至晚清,全国各地鸦片泛滥成灾,从云南进入到内地的鸦片,大都走茶马古道,经广西至湘西,然后通过水路运送到武汉、南京等地方。

湘资口乡团也对由此通行的船只和木排进行了严格盘查,主要是稽查是否有偷运的鸦片和军火。

第十八节山雨欲来

疤爷一早就醒来了,坐在船头抽着闷烟,头上戴着那顶硕大的斗笠。

这斗笠,是一年多以前,疤爷回青山岛之前,特意在安化请人制作的,比本地的斗笠要大、要深。这斗笠戴在头上,如果不仰起头来,是看不到脸孔的。

疤爷深信,龙爷今天亲自押排,一定是与即将开战的局势有关,今天说什么也得让木排顺利地过了湘资口。

一年多以前,“七七事变”爆发,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抗日的浪潮,当时远离战区的三湘之地,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他们踊跃从军,奔赴祖国各地抗战。

湖南人自古就是血性的化身,他们哪容得了祖国的山河被倭寇践踏?

从来就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湘军们在抗倭的各个战场更是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续写着湖南子弟兵历朝历代为民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传奇故事。

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蒋百里先生曾经就说过:倭寇的坟场一定是在湖南,因为这里有纵横交错的山水屏障,更有剽悍血性的湖南人扼守!

抗战暴发后,湖南的热血青年都积极地响应全国人民的抗倭热潮,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据战后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不到3000万人的湖南,共为抗日前线输送了210多万子弟兵,在人数上仅次于四川(当时四川共7000万人口,输送兵源350万,平均每20个四川人中有1个抗战将士),居全国第二。而按人口比例来算,平均每14个湖南人中就有1个抗战将士,这个比例居全国首位。

而湖南的百姓,都在自发地节衣省食,为前线筹款捐粮,提供粮食物资的保障。八年抗战中,湖南平均每年供给军粮1000万担,军棉7万担,军布300余万匹,居全国前列。

正是在这种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排帮上千名血性汉子也坐不住了。

那天晚上,龙掰子和疤爷,还有几名堂主,密谋了一整夜。

第二天,疤爷就回到了青山,将当地一百多名渔民组织起来,建造船只,修建码头,并且储存了一大批的抗战物资。

而龙掰子把来自云南、贵州和上湖南百姓捐献出来的物资,通过木排,运送到洞庭,然后从长江分运至武汉、南昌及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

这一切,都是民间自发的抗日组织——湖湘抗日救国会在运作,而排帮则负责免费运送,并保证物资安全。

半个月前,日军由武汉南下,攻克了岳阳守军的防线,这个湘北的重要门户沦陷了。

眼看着家园就要遭到毁灭,湘北人民悲愤填膺,各乡都自发地组织起了民团,每日操练,只等有朝一日倭寇入侵时,杀倭寇一个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第十九节杨长嗲

“咣!咣!咣!”

三声急促的锣响惊醒了沉思中的疤爷。

他抬头起头来,视线越过码头向前看去,只见街道口一顶黑色的轿子正在缓缓地朝码头前面几十米处的岗亭移动。

轿子前后各有四名腰挎短刀的乡丁,领头的一个手里拿着一面锣。

街口的行人纷纷向两旁避开,让出中间一条通道。

这是一顶八人抬的大轿。说也奇怪,当地人的轿子一般都是红色,因为红色代表吉利。

而这顶轿子,从上到下,通体墨黑。

当地人都识得这顶轿子,而疤爷也早就听说过这轿子的主人了。

这顶轿子里面坐的,一定就是负责湘资口守水口的杨长嗲了。

说起这杨家嗲,那也是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个人物。

“谢家的理生(朱熹创立的理教,湘北较为流行的迷信组织),胡家的神汉,杨家的道人(道教)代代传。”

在湘资口乡邻的心目中,杨家是有着一丝神秘色彩的。

杨家世代为风水先生,当地称为“道人”。传到杨长嗲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三代了。

湘北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梦遥2019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湘北往事第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