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蔡国国内的贵族斗争,已经相当的激烈,这种情况下,使得他们对于每一个资源机会,都是舍不得放手,甚至舍不得分享。
七十六岁的糟老头子当然明白这一点人性,但李解没可能顺着蔡人心意的,要是让李解烦了,直接就是掀桌,不会跟蔡人讲什么道理。
至于蔡人的委屈也好,困难也罢,关他屁事。
“此乃机遇,汝等先行安置子侄,前往淮中城。”
新蔡得到消息的时候,“舟传”也正前往逼阳国和姑苏,太康尾田刚被陈侯表扬“你办事,我放心”之后,运输第二批粮食到淮中城,连觉都没睡,直接坐车返回陈国。
抵达陈国之后,已经是下大夫的太康尾田,稍微洗漱了一下,就前往宛丘宫,觐见陈侯。
“传授练兵治军之法?!”
老陈侯瞪大了双眼,显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年头,还有这样的二傻子?
尾田也是相当的激动,在他看来,李解这头吴国禽兽之所以能够这么牛逼,就是掌握了相当先进的兵法。
不然怎么解释宋国、蔡国、郑国、楚国都被干趴了?
至于淮夷、戴国、薛国……弟弟国家,不配举例。
其实陈国自己,也是在第一次逼阳战争的时候,折进去一个妫田,外加一个“桃花姬”。
不过自家耻辱,肯定不能拿出来大声嚷嚷。
尾田跪坐于前,直起上身,抬手行礼,很是郑重道,“君上,李子颇有神异,如今想来,定是有异人传授兵法。然则李子出身‘沙野’,不知礼仪,亦不知藏私,故有如此惊人之举!君上,此乃陈国良机也!”
听了尾田述说,陈侯并非不激动,但是他是国君,得强制冷静下来,略作思量,陈侯疑惑地问道:“此间,莫非有诈?”
别人怎么想不知道,反正他陈某人是绝对不会把吴国禽兽当做“老实人”“二傻子”的,这王八蛋就是个老阴逼!
“纵使有诈……”尾田并没有怀疑陈侯的意思,但还是诚恳地看着陈侯,“君上,上上兵法啊君上!”
陈侯目光凛然,正色道,“来人!布告宛丘……不,布告诸郡县!”
为了帮老板做好这个工作,太康尾田还顺便跟着寺人跑了一遍宛丘和附近的大城。
比如太康老家还有鹿城,尾田就专门找到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将淮中城的消息解释了一遍。
这是个大机遇,是能学到“一技之长”的,而且,这是兵法啊。
哪家霸主级大国,不是把练兵治军之法藏得严严实实?
公之于众?除非国君脑袋被熊猫挠了。
以前列国大夫就怀疑,李解这头珍兽,能够在吴国崛起得这么快,说不定就是吴威王勾陈的“野种”,要不然亲儿子都随便搞死,偏偏这个野人头子这么扶持的吗?
不科学啊。
现在继续琢磨,寻思着吴威王勾陈,是不是把吴国发家的压箱底本事,都传授给了李解。
要不然怎么李解怎么出道的时候,就抢了一条白色大鳄鱼?
进献祥瑞是很重要,可能把祥瑞抢到手,这也是本事啊。
陈、蔡两国的高层,都以为李解要传授出来的兵法,就是吴国的高端技术。
吴国牛逼吗?
这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现在学会了吴国的技术,是不是有希望跟吴国一样牛逼?
陈、蔡两国的精英们,想想都觉得有点激动。
而此刻,那些个“淮上列弱”亡国遗民们,此刻也是来了精神。
尤其是窝在白邑“讨饭”的弦国将军隗矢,感觉自己的机会应该是到了。
反正他现在也没本事复国,加上国家也亡了,流落在外也没人把他当回事,想要跳槽去外国找个好单位上上班,每天打卡报到,他娘的别人也不收啊。
文凭不行,学历太低,专业技术也不强。
但是现在,隗矢感觉自己可以参加上将军创办的下岗再就业培训班!
406 感动人心
李专员压根没想到自己搞的这一出在国外有多热闹,他的思维模式,压根就和这个时代的主流不在一个频道上。
连七十六岁的糟老头子都在绞尽脑汁,对知识的急切渴望,越是贵族,越是疯狂。
而李专员正翘着二郎腿,躺淮中城晒太阳。
最近减脂很成功,整个人“瘦”下来不少。
但还是帅得不明显。
“这蔡国白莲花倒是什么时候来啊,不是说好了今天吗?”李专员最近想要跟蔡国球童继续交流高尔夫球球技,不能盘玉、撸蛇的日子,不是很爽啊。
正在整理手册的“小桃花姬”抬头看了一眼李解,然后继续低头翻着文件,一边看一边回答:“随国公主晕舟。”
“只要加强训练,晕着晕着,就不晕了。”
听了这不负责任的话,“小桃花姬”一双桃花眼翻了翻,顿时让吴国恶狗从躺椅上爬了起来,原本想要揩油来着,又怕刺激到这妞,要是宫缩,说不定就流产。
于是只好作罢,悻悻然地走向了两坨石锁,继续撸吧。
“撸铁”是快乐的,不快乐也得快乐!
正撸着呢,就听亲卫前来禀报,说是陈奎外出归来。
李解一听陈奎来了,顿时大喜,这次让陈奎外出,就是将淮水之北的小型铁矿点标注好位置,然后修路、挖沟。
高炉并非只有淮中城这里才有,临近濮水一带的淮夷村邑,同样设置有高炉,多点开花,多点开矿。
铁矿不大,都是小型露天矿,还有伴生铜矿,不过铜不是李解急需的,产量拉不上去就从楚国买。
楚国掌握的青铜产量,多到惊人。
甚至当初随国跟楚国缓和关系的时候,楚国还赠予了随国一大批高档礼器,足够随国三五代国君陪葬的。
李专员手头掌握着“赤霞”,还有“大紫01”,要从楚国那里搞来青铜器,并没有什么困难。
大批量的农具、手工业工具、运输业零配件,都需要用到铁。
成本最低,而且烂了不心疼。
钢材虽好,但李解还没有到需要钢材的地步,大量的生铁和小部分的熟铁,绰绰有余。
淮水两岸的小型露天矿,在李解还是做工头那会儿,基本没有商业开发价值,设备投入进去,把人工、税费稍微算一算,血亏。
一般只有村霸级的乡村干部,才会带头来搞,通常也是“喝兵血”模式来赚钱,一年搞不好也就十来万的利润,纯粹就是剥削无处可去的村民。
也唯有村霸级的乡村干部,以“土霸王”模式,直接当税费是放屁,至于说环境污染……那是个啥?
李专员现在比“土霸王”模式强多了,他现在是“超级土霸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