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天启皇帝他能够稳定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们成功的打赢了几场大战,空前的胜利,大大的振奋了军民和百姓的士气,这些对于稳定地方的局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大量的往南洋移民,在皇帝的默许和支持之下,他们大量的往南洋移民,这可是大大的减轻了大明的人口危机。

要知道过去几千年来,中原皇朝的兴盛都离不开几个问题,那就是土地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以后,这些危机也都可以大大的减轻。

就在对于移民南洋这一个问题之上,以前这些官员们都是支持的,因为他们往南洋移民就可以获得一笔钱粮的收入。

但是随着人口的流失,他们可是发现随着人口流失,税收也就少了,这些官员,已进行反对这样的政策,因为这些官员他主要都是地方的乡绅组成,他们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他们的田没人耕了。

田没人耕了,这可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乡绅,他们是读书人,是权贵人士,斯文人士不可能自己耕田的。

结果他们田地没得人耕,无人可用,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减租减息。

无数地主们迫于无奈的减租减息,又令地方上的百姓生活有所好转。

百姓生活的好转,也大大的减轻了地方上的压力。

天启皇帝他派人研究一些事例,居然让他发现了一个特点,这一个特点那就是如果他们人口越少反而越好管理,对于社会的压力,对于朝廷的压力就是越小。

在这种情况之下,官员们反对移民,皇帝倒是非常热心,因为他知道移民越多,对于皇朝的压力就越少。

很多人认为米柱背叛大明,自立为皇帝,他是非常生气的,因为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皇帝他肯定会震怒的。

其实天启皇帝他并没有为此而有多少的愤怒,一开始他是有些生气的,但是后来他就释然了。

当日他被米柱给骗了,以为米柱死了,他一度是十分伤心,十分生气的。

直到米柱死了以后,他才十分后悔,他为什么要听其他的人的唆摆,要搞要对付米柱,他跟米柱可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当年可是在慈庆宫哕鸾殿喝过血酒的结拜兄弟。

说好一辈子富贵与共,生死与共的,怎么可能就要害他了。

自从米柱走了以后,他才知道,像米柱这样的人十分难得,这样的人都离他而去,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损失。

而且虽然说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但是有一点,那就是米柱他们没有夺取大明任何一寸的地方,它所占领的地方都是大明所遗弃的所不要的。

而且他朱由校,既然跟他米柱作为兄弟,那就是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一个皇位是祖宗给他的,他不可能给米柱,但是米柱要在大明之外,自立为王,他又有何不肯,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又谈什么有祸同享,有难同当。

朱由校他想到了这里,其实他就不再生气了,而且还非常的庆幸,米柱是诈死的,如果米柱是真的死了,这就是他一生永远迈不过去的坎,他一生都不会为此而伤心落泪。

只不过朝中的文武大臣,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对南洋帝国喊打喊杀,十分敌视。

只是打又打不过,只能喊喊口号,过过干瘾。

朝廷大臣他们是非常的痛恨南洋帝国,因为南洋帝国抢了他们的风头。

现在南方的各个国家都不向大明纳贡了,而是改向南洋帝国纳贡。

而且他对于南洋帝国的纳贡与传统的朝贡又有所不同,那就是传统的朝贡,其实就是相当于做生意,而他们南洋帝国的纳贡,直接就是向南洋帝国交交取赋税。

两者的分别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以前大明他以天朝上国自居,沉醉于这一种朝贡文化之中,认为对方向他们朝贡就是向他臣服,现在他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臣服。

南洋帝国可是现实的很,他们可是没有给这些纳贡的国家任何的回礼,虽然被这些国家说他们小气,但是却实实在在的获得了好处。

而其他的所谓国家向大明进行朝贡,其实就是想占大明的便宜,就是跟大明做生意而已。

大明封关锁国不对外贸易,所以这些国家的生意人,他们就打通了上层的环节,利用国家使节的名义进行调控,然后运送了大批的物资前来大明进行朝贡。

虽然大明在许多地方设立了市舶司,会收一定的税,但是对于这些打着其他国家使节的名义的使团,还是不好意思收对方的税的,这意味着丢的是天朝上国的脸面。

所以这些国家那就是纷纷的仿效,使用这一招,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大明,大举的赚大明的钱。

而帝国则是不同,即使它四面环海,到处都是港口码头,但是他依旧在各地设立了税卡和关卡,设立了大量的国税局,专门负责收税。

他们对于持有国家级正式文书的使节还是保持最大的敬意,是不会收税的,但是这些使节你想携带大量的货品进来确是不行,你带着少量的货品,他们不会在乎,但是如果你带着大量的货品来,南洋帝国的国税局他们是照收不误。

南洋帝国的国税局,他的势力可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在南洋帝国境内,他们是有很明文的法律的,那就是没有人可以免税的,只有那一小撮的顶级贵族可以免。

这些顶级贵族他免税指的也只是免他个人而已,也就是说即使是李国助郡王他亲自来,也只是免了李郡王的税,他身边的人就不能免,所已如果想打着李国助郡王的名义进行偷税漏税,那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以南洋帝国郡王级的人物,他们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去干这些偷税漏税的勾当,所以基本上就已经杜绝了偷税漏税的这种习俗。

南洋帝国他非常的崇尚商务,人人都以经商以赚钱而为荣,没有人会像大明一样鄙视商人,鄙视那些做生意的人,只要能赚到钱,在南洋帝国都是受到欢迎和称赞的。

这也让做生意交税成为他们的传统习俗。

南洋帝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这也让他们的商税收入非常的丰厚。

南洋帝国的国税局虽然是挂在财政部之下,但是他是归国务院大臣陈鼎文直接管的,也是整个国务院系统里面最有油水的部门。

此部门的收入足以够南洋帝国正常的开支。

这一点在大明那是不可想象的,大明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他的商业税少的可怜,那是因为大明帝国的权贵们他们都在带头的偷税漏税。

权贵们带头偷税漏税,其他人则是纷纷的仿效,就让他们这里偷税漏税成风。

天子近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10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明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子近臣第10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