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柱离开朝廷以后,失去了他的厂卫强烈压制,以保守主义为核心的文官体系又重新的崛起,把武官勋贵集团进行压制。
像这一次南洋军的反叛和崛起,他们从源头上定义为这是武将集团的一种背叛,所以他们坚决的认定朝廷一直以来执行的政策重文轻武是对的,如果能一开始他们进行强烈的压制,压住武将集团的崛起,也就不会有今天米柱的作乱了。
所以大明朝廷现在的局势也有些坑,虽然说他们已经拥有了新式的陆军和皇家卫队,陆军和皇家卫队也显示出极强的战斗力,但是这些都被忽视了,朝廷认为这些东西很容易令他们失控,很容易又产生出另外一个米柱来,所以朝廷就加强了对皇家卫队和皇家陆军的控制,而且以前一直以来,米柱利用皇帝的信任和厂卫的权利,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局面,那就是文武平等的局面,也就是平等分权而已。
但是这样已经令文官集团抓狂了,他们现在发现了武官的崛起,认为就是他们一开始不加以控制的结果,所以朝廷最近在制定大量的政策,希望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全面对武将集团进行压制,把他们压制到像米柱出现以前的局面。
对于这些东西,熊廷弼他知道其中要命的地方,但是他在反对之时,就被都察院的大胜总宪袁应泰指责,指责他想成为另外一个米柱,这是非常诛心的指责,所以熊廷弼没有办法,只好夹着尾巴做人,如果他坚持的为武官集团出头的话,很可能也会受皇帝的忌讳。
看到这些情形,米柱他是一清二楚,对一大明的每一项政策都会有人通过飞鸽传书以快速的传到南洋帝国的最高统帅部,归类到米柱那里,对于大明朝廷的一举一动,米柱还是非常清楚和明白的。
米柱他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巨大惯性和无可奈何的一面。
他知道改变不了大明文贵武贱的这一种思想,大明就永远无法崛起,无法强大,连镇压内乱都有所不逮。
但是出了他们这摊子事以后,他们现在算是见过鬼就怕黑了,生怕武官集团会出现另一个米家,所以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压制,对于这种局面皇帝是知道不妥的,但是就目前的局面而言,他也有点无可奈何,因为他自己也在怀疑,这军队里面会不会再出现另外一个米柱这样的人物呢
所以他无可奈何,对于朝中兴起的新一轮对武将集团的压制,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睛,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训,其实朱由校已经变成了一个合格的皇帝他,他也明白一点,大明朝廷几百年来的朝廷格局,那就是制衡。
任何一方强大了,就得压一压,皇帝就可从中取利,如鱼得水,你对任何一方的压制都会动摇到朝廷根基的,平衡才是关键。但是因为米柱的出现,就连皇帝也都认为最近的武将集团崛起的有点快了。
米柱用一个训练恶狼的方法训练出了一支作战能力强大的军队,但是狼可是不好驯养的,很容易就出事的,所以满朝廷都认为必须给它们添上一道枷锁才能让他们受控。
米柱一向就是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是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米柱他知道东林党非常的坑人,善于把自己人和队友坑死了,但是能把事情弄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在原版里东林党就是擅长党争,党同伐异,只要不是一党的,不管你对与不对都是一律的反对。
只要是自己一党的人,不管他是做有多错有多坏,都一致认为他是有苦衷的,他这么做是对的。结果他们相互扯皮,相互拆台,硬生生的把大明给折腾垮了,让建奴坐了天下。
在这里米柱已经把建奴给弄死了,也消除了可能的大规模的流寇危机,大明内部算是非常的稳定了,应该不会有这种相互拆台,拆死自己的局面。
换句话说,他们现在就是可以尽情作死而不会死那种。
但是到了大明王朝最危险的时候,朝廷不是上下一心共同对外,而是搞起了党争。
而且这一次党争比任何一次还要猛烈,过去几十年的党政主要就是地方派阀与不同地域领导人之间的政治斗争。这一次他们的斗争直接的就是文武之见。
米柱好不容易才让武官势力抬头,开始跟文官们平等的享用权力,但是他们就坐不住了。
现在是所有的文官全部的集结了起来对付文官集团。
以前文官集团还有什么东林党、楚党、齐党、宣党什么之类的,但是这一次他们是全部联手起来,共同的向朝廷施压,希望可以彻底的压制武官,对军队里面的事例进行压制。
米柱认为现在大明最佳的做法,就是马上扩军,提高军人的福利和待遇,然后召集更多的部队和兵马准备迎接南洋军的入侵,即使南洋军不入侵,他们也要保持强大的武装力量,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因为到了现在这一阶段,已经是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了,准备好兵力那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在这个时候这些坑死人的屌毛们在想什么呢他们没有想着召集军队训练更多的部队,提高军队的福利,扩大职业化军队的规模,而是想着党争,想着压制武官集团的权利。
大明朝二百多年的重文轻武政策下来,武官就是文官的门下走狗,至于当兵的更就是奴仆一样的人,这叫大头兵贼丘八,这样的兵跟米柱他们一直在推行的职业军人的做法是完全相反的,说白了就是一个养狼一个养狗,现在正需要养一个巨大的大藏獒的时候,他们居然想着怎么把藏獒变成狗。x
米柱看见这些人这么的折腾,这么的会折腾,他是彻底的放心了,他知道自己之前一直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这帮东林党人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不指望他们能帮忙,只要指望他们不捣乱就行了。
对于大明来说这是一种大灾难,一种政策上的错误,但是对于南洋帝国来说就是形势大好,没有什么比现在更好的形势了,文官集团对武官集团压制,并且压制军队,就意味着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的下降,他们军队本来就有点打不赢南洋军,如果再加上有意识的压制,还打什么仗
如果大明的军队不强,没有能力对南洋进行武力的压制和进行跨海远征,他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而且大明朝中诸公现在对于南洋海军构建的c字形包围链,显示出一种无动于衷的感觉,不是麻木到了极点,就是看不到其巨大的危害。
但是米柱知道大明朝廷的官员都是通过十年寒窗苦读,然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通过科举考过来的,都是一群聪明人,他们不可能看不出,只能说他们为了党争,放弃了一切的危机,先把内部搞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