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张居正的下场非常惨,足以为从政者忌,得罪皇帝,最终是没有什么好结果。
孙承宗敢挑战天下官员,倒也服一味鲁莽刚勇,而是他深思熟虑的后果,有皇帝认可,有皇帝护着,最终还是有一条退路。
有掌管厂卫的米柱全力支持,他也不致于孤立无援。
米柱是孙承宗见过的,最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此人杀伐决断,执行力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一个可以共谋大事的人。
孙承宗是处处取笑米柱,但他对米柱的评价极高,也知他其实是一个忠君爱国,心怀天下的人,否则以米柱的手段,户部想占他的便宜,这根本不可能,这只能说米柱故意为之。
以前的骆思恭,掌管锦衣卫几十年,他办过的大案少了吗?锦衣卫可是铁锁横江,滴水不漏。
孙承宗一问就印证了他的猜测:“米伯爵,这国库里的胡椒……!”
米柱道:“也罢!由米利坚商行收购,多跑几趟日本吧!”既然是自己人,是盟友,就不能坑,不能坐看笑话了。”
米柱的内阁盟友,先是刘一燝,但是刘阁老小心谨慎,见大利又惜身,没有办法,双方是谈不拢,愈走愈远。
他们接着想推魏广微,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孙大炮大发神威,横空出世,许下了米柱梦寐以求的价码,他无法拒绝这样的条件,他一直在计划让魏广微入坑后,就忽悠他干这勾当,但是现在孙承宗主动提出,他又何必舍近求远?
既然是盟友,就必须小心护着,以防他步了迈得太大,扯着了蛋。
无论是谁,手里有二百吨胡椒,都是麻烦事,要换成银子,就更加麻烦,但对于坐拥米利坚商行,拥有东亚最强大舰队的米柱,这不是什么难事,可以去坑日本人、朝鲜人,胡椒在大明己有崩盘之势,但是在东北亚地区,还是黑色黄金,还是贵族才可以享受的东西,那些土包子大名们,也喜欢把胡椒当黄金起来,要坑他们的话,还是可以的。
孙承宗松了一口气,说道:“好一个米维新,存心想看老夫的笑话来着。”
米柱:“东厂的便宜不好占。”!对于孙承宗的冒出,米柱觉得这是意外之喜,大明气数未尽,在关键时刻还是有人愿意为他牺牲,原意保护他。
大明税制,己走入死胡同,没有任何良性的增长。
原版的崇祯朝,十七年走向灭亡,其实是一个持续不断自我作死的过程,这样作死法,可以撑这么久,这己是奇迹。
原本的赋税己极重,还不断加派什么练响、辽响,百姓的潜力是有限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持续不断的压榨,最终会见底。
按说国破家亡之际,发掘一切潜力以自保,这没有什么问题呀!但是百姓是拼死的加派,连粥水都没有一口,而作为这个国家最富裕的团体,官商集团,却一点压力和加收也没有,生活丝毫不受影响,而且有的还过得更好。
这就算是坑爹了,最终百姓忍无可忍,全国各地都爆发了起义,如果没有这些全国性的起义,摧毁大明的地方根本,明军是有能力挡住建奴,并伺机消灭他们的。
但是,全国性的起义,令大明内外俱伤,最终走向了灭亡,让建奴捡了漏,占据大宝,二十万未开化的建奴,统治大明六千万人口,这是大明自我作死之后,得出残酷的结果。
任何一种形式的压榨,都会引来反抗,有压迫就会有反抗,米柱的东厂和锦衣卫是作好了准备,也编练出将近十万新军,他倒是想看看,压迫这些最有钱的土豪劣绅,会不会爆发全国性起义,这些当官的仕绅们会不会罢工不干!会不会以死相抗。
米柱对朱由校和孙承宗杀气腾腾的道:“打劫就要打劫土豪,打劫要饭的能有什么油水!”
朱由校深以为然,米柱连续出击,收获颇丰,这证明了这一行当,油水极深,远胜于在土地里刨食。
魏忠贤看见他们大为振奋的样子,他相当担扰,叹道:“我等不成千古名臣,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王体乾则是惊得发抖,如同一个老好人被绑架上了造反的贼船。
第358章谋定后动
王体乾哀叹:“皇上贵为天子,奈何造反?”
米柱是这个时代之中,对大明危机和病症认识最深刻的人,对于后果的可怕也有清晰的认识,这时代的读书人,不为名医,便为良相,名医者为人治病,良相者为国治病,他在进入仕途之后,一直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最终将向仕绅们收税,这才是大明唯一出路。
米柱自从做了东厂提督之后,一直为此布局,巧计控制了锦衣卫,大明两大暴力机构在手,他如虎添翼,作为国家最高安全长官,他可以从容的布局了。
别人不知道,别人不察觉,但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军队在改组和重编,不但是皇家卫队,还有皇家陆军,人数将近十万,比之大明军二三百万巨大的声势,更是不值一提,但是有了这十万精锐大军,这将是他们平定四方的本钱,发展壮大的种子。
有了十万大军加上黑水舰队,让他们有了左右局势的实力,加上有皇帝的支持,他们己抢占了先手,具备了改革的基本条件。
改革的基本就是掌握权力,然后进行新的权力分配,利益划定,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得罪人,有抯力是正常的。
别人来砸你的锅,还笑面相迎不成?
幸好!现在他们有了强大的助力,户部尚书东阁学士的内阁四辅,虽然是内阁四辅,但是控制了内廷的他们,在内阁有人呼应,这是真正的如虎添翼。
米柱走出皇城,看见了等候他己久的洪承寿,他叹道:“米伯爵你这是把大伙放火上烤,当官成了脑袋别腰上的勾当了!’
米柱说道:“洪兄,富贵险中求呀!每届进士出身的人,何其之多?能混成洪兄这样,又有几个?皇上的大腿不抱,你想抱谁的?”
洪承寿道:“孙公过于激进了,刚极易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米柱道:“这对洪兄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孙公入阁,必会投入更多时间参与军机,户部遂成洪兄天下,大有可为呀!”
洪承寿道:“今日之户部,非昨日之户部了,不但成为众所矢之,笼里鸡也有可能造反,内外交煎,如坐火山呀!”
米柱道:“太祖时代,杀官有如割韭菜,一批批的杀,这都不用怕无人当官,户部必须铁板一块,有不听指挥的,名单交与本官,诏狱空荡荡,东厂专治各种不服。”
洪承寿道:“就等大人这句话,其实孙公经营得不错,但吏部可是在赵大人手上,就怕人家拼命的渗沙子,这可就不妙了!”
米柱道:“有孙公坐镇内阁,洪兄何惧之有?另者!皇上不点头,谁人敢动洪兄?”
有了米柱这些保证,洪承寿有信心多了,他说道:“但愿可以囫囵归老。”
米柱直言不讳:“洪兄,做人做事就必须有所担挡,见小利而忘义,见大利而惜身,这可不是令人欣赏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