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熊廷弼大为放心,这一趟来对了,人传魏公公不学有术,多谋善断,果不其然,这一番安排,令人心服口服。

魏忠贤道:“熊公既来,咱家倒是想请教,建州想长治久安,可有良策!”

熊廷弼道:“建州若要长治久安,重开奴尔干都司,势在必行。”

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是大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水系分布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

奴儿干都司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的奴儿干,下距黑龙江口约二百公里。派到奴儿干都司的官员和驻防军都在这里,有卫、所四百余,屯驻军队,辖区东至海,东北包有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

奴儿干都司虽然远,但是意义重大,奴儿干都司是大明朝用来管理边疆事务的指挥中心,是大明朝边疆很重要的一个部门,对蒙古部落、女真部落和大明之间的交好通往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明朝边疆的一颗定心丸,稳定了边疆的政治安全,以至于永乐帝朱棣一再强调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这在这几十年的表现尤其明显。

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大致包括了现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辖区内广置卫、所,作为都司所属的地方军政建制。在奴儿干都司建立前后,奴儿干都司辖区内增加到卫384。

在宣宗朱瞻基的时候,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形成了较为有名的仁宣之治在明朝盛世时候,废止了努尔干都司,将东北区域则转由女真部落管理。

宣宗朱瞻基为啥放弃奴儿干都司呢明朝的统治阶层认为东北是苦寒之地,类似于鸡肋。要这个区域,不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利益,还要派兵把守,浪费了很多财力物力;元朝的残余势力因为内讧争斗,没有时间侵犯明朝,所以,朱瞻基认为以军事为目的的奴儿干都司,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就失去了意义;朱瞻基认为应该休养生息,不再继续发展成祖的扩张事业,放弃一些浪费钱财的地方。在这种思想下,朱瞻基连安南和乌斯藏都放弃了,所以又产生了放弃奴儿干都司的想法。

朱瞻基的这种做法为子孙留下了祸患,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撤销奴儿干都司后,蒙元残余势力崛起,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成为蒙古军兵的俘虏;让女真部落经营东北,使得蒙古部落以及女真部落蠢蠢欲动,明朝边疆不稳,最后导致了建州女真的崛起,最终夺取了明朝的江山。

所以现在魏忠贤问计于熊廷弼,他马上提出重开奴尔干都司的说法,辽镇要安全,让它不是边关即可,而是内地。

熊廷弼不同于一般儒生的小农思想,目光远大,看得很准。

第350章百年大计

明代的士大夫们,天朝上国思想严重,他们认为大明占据天下之中,乃最富裕之地,反之像辽镇己是贫脊苦寒之地,这辽镇之外广大的地区,更是苦寒之极之地。

连鸡肋都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辽镇才是鸡肋,如果不是距京师太近,连辽镇都可弃。

米柱知道,这奴儿干都司在后世是多么富饶之地,现在大明人口不过亿,当官们就哀叹养民艰难,无以为继,后世可是人口十四亿,人人吃饱饭,东北可是最大的粮仓。

重开奴尔干都司倒不是熊廷弼首创,许多热衷于军事扩张的将军和大臣们,经常有这想法,现在的奴尔干地区也不是飞走了,还在那里,只是大明不再设都司一级建制,管理着那里,现在那广阔地区的384卫,依旧使用明朝的官职,奉大明朝为共主,在建奴崛起,隔绝大明之后,才转投建奴,也就是这二三十年的事。

以现在的目光看,这土地有多么贫脊和苦寒,连建奴都看不上,他们在打服了这些部落和卫所之后,也依明例,让这些土著部落各管各的,但必须向建奴臣服和朝贡,然后引兵南下,攻打大明,大明才是金山银山,富得流油。

米柱在保卫辽镇的长远计划之中,也是计划重开奴儿干都司,用一个军区统制该地区,派驻大军,镇守于此,像在辽镇一样,那派不服就打那一派,平衡各方,保护大明利益。

至于军队的费用和开支,这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解决了辽镇的问题,这问题好像也并不大,可以从辽镇调一部分人去,再从各地调兵轮值,组建隶属于当地的国民警卫队,还有,就是让那些当官的世家巨族,少贪一些,这一切就自然可行了。

不过重开奴儿干都司也不是什么万能灵药,从秦汉时代开始,蒙古草原上的诸雄,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颠覆中原灭亡中原的只有蒙古人,大明九边重镇,主要是为防备蒙古人而建。

辽镇与大明内地,由陕窄的辽西走廓相连,一旦切断了辽西走廊,大明则是首尾不能相连,一旦持有奴尔干都司之后,这问题更加的严重和突显,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才是最难对付的。

所以熊廷弼提却出重开奴尔干都司之计,米柱却对地图上的蒙古一指,说道:“这才是心腹之患,近在咫尺呀!”

这也是大明朝廷放弃奴尔干都司的原因,非是崽卖爷田心不痛,而是近在眼下的威胁,更加的严重,既然眼前之危机都解决不了,何必关注天边的。

熊廷弼道:“正因为有蒙古的威胁,更应该重开奴尔干都司,内外夹击,才能了此心腹之大患。”

米柱道:“听起来有点道理,成吉思汗的子孙,永远是最难对付的,他们可以轻易武装起十万骑兵,横扫中原,席卷天下,威胁我大明子民的生存,大明设九边重镇,大明年年防,奴贼年年扰,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呀!”

魏忠贤也道:“蒙古问题得不到解决,重开奴尔干都司,只会让大臣们诟病不己,目前并不可行!”

熊廷弼道:“还是辽镇,一旦解决了建奴,就必须解决东部蒙古诸王的问题,蒙古不能有共主,更不能统一,最好连大部落也没有,诸国争雄,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米柱道:“蒙古的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喀内喀五部,都是大问题,很难以根本解决。”

元朝灭金灭宋,取得了游牧民族前听没有的高峰,他们的后世子孙,无不以恢复祖先荣光为己任,统一蒙古,横扫草原,成为每一个蒙古武士的梦想,也成为了大明最为忌惮之事。

司礼监秉笔、兵部尚书、厂卫提督,大明帝国一等一的重臣,他们在为大明的未来禅思竭虑,出谋划策。

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即使到了后世建奴建立的清朝,依然是,他们是怎么彻底解决这问题的?

一是藏传佛教东传进入草原,家家户户都必须有人去当喇嘛,不但缺少了一个劳动力,还要大力供养一群不事生产的大爷们,这些大爷们,非但不干活,而且必须吃香的喝辣的,这让草原人民,穷的更穷,但这精神文化生活,确是前所未有的充实,穷风流,饿快活,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天子近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3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明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子近臣第3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