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洛阳福王府建设其规模,东至原县前街,西至十字街北,南至察院街,北至莲花寺,四周丈高围墙,建有内宫、外宫,并修四座府门楼。南有正华门、西有西华门、东有东华门。北修望京门。大门筑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建筑,府门外一对大石狮。

外宫有仪门、圣谕牌坊、中正殿、皇恩殿及近百间厢廊房,外宫后门前建有一丈余高,三丈余宽照壁墙,朝南二龙戏珠,面北上书“皇恩浩荡”。

内宫筑大门三间、外设一对石狮,门前一座大照壁墙,朝北上书皇帝万寿,朝南是二龙戏珠。内宫里、左右私宅、中间有客堂、书房、后筑文昌楼,东为练武场、土地庙。西为花园,园内筑人工湖,引莲花寺泉水入湖,湖岸筑亭台楼榭,假山奇石。

王府建成,直至万历四十二年,大臣们一再催促,连圣母皇太后都出面催促了,朱常询二十八岁时,福王才将全家迁移洛阳府居住。

不过这位福王名声并不好,

持仗皇亲,霸占良田,专横跋扈,搜刮民财,**烧杀,无恶不作,而民不聊生,天灾人祸,民苦不堪言。

传闻他是争夺皇位失败,心灰意冷,一心只顾捞钱和吃喝玩乐。

这也让太子朱常洛和朝中大臣们放心,如果福王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大臣们又要寝食难安了,不过这表面的掩饰,好像起不了什么作用,该来的还是会来,皇帝始终是记恨,派来了头号爪牙了。

第280章直取将首

田有信道:“李长史被扣开封,米柱又率领皇家卫队而来,形势不妙!这该如何是好?”

朱常洵道:“孤乃神宗之子,大明福亲王,天皇贵冑,谁敢害孤?”

田有信跺脚了,我的亲爷诶,都啥时候了,还来这一套?皇帝第一鹰犬率领一万五千人突然接掌洛阳,难道是给你拜寿的?田有信道:“这该如何是好?”

朱常洵道:“他们包围了王城吗?”

田有信道:“还没有,但是他们的亲信部队控制城防,占据津要,百姓敢怒不敢言,还是让家丁准备吧?”

朱常洵道:“也罢!让人把世子由崧带到安全处。”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把儿子分封至天下险要重镇,以藩屏天下,这些藩王是有兵权的,往往掌握数卫之兵,所以才有建文帝削藩之举,后有朱棣靖难之役。

朱棣造反起家,当然不会允许别人造反,他是强力尽削诸王之兵权,倒也相当无事,至正德年间的宁王朱辰濠,谗言说服正德,恢复王府三卫,遂有资本,起兵造反,所以藩王列土而不临民,封国而不掌兵这是共识,亲贵如福王,也是没有掌兵,只是凭着财力,养了数千侍卫家丁。

当然,暗中蓄养的则不在此列。

面对米柱的上万大兵,他是胆怯了,没有抵抗之力。

明宫三大案,梃击、红丸、庚辰宫变,郑贵妃和他都牵涉其中,他这与皇室的矛盾仇怨,也是极深,自古争皇位者,成王败寇,能全身而退者,又有几人?

万历钟爱于他,肯定没事,朱常洛毕竞是兄弟,也有顾忌,这朱由校可是没有什么顾忌,对他这个皇叔,也是只有恨而没有任何亲情,对付他可是没有心理负担,他做过什么事,心里有数,对方只怕也是有数,所以该来的还是来了。

朱常洵也有些小庙失火,慌了神了,他急道:“速向母妃报信,让她设法营救,告之宗人府,皇上欲加害亲皇叔矣!”

田有信道:“大不妥,不可如此?对方还没有出手,只怕会让他们诬告反咬……。”

这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家丁连滚带爬的仓惶冲了进来,说道:“大事不好了,皇家卫队包围了王城!”

在完成对洛阳城的控制之后,米柱没有浪费时间,命令孔德兴率领三千步骑,突然包围了福王府。

福王府本来就凝重之极,现在是一片惊慌,鸡飞狗跳,收拾细软的,准备逃跑的,啥都有,一副未日来临的景象。

田有信忍无可忍,率领家丁,冲上城头,冲着外面的人厉声道:“尔等包围王城,冲击王府,意欲谋反吗?”

孔德兴说道:“本将奉命行事。”

田有信道:“奉谁之命?”

孔德兴道:“东厂、锦衣卫提督米柱大人。”

田有信道:“米柱有何资格统帅大军,包围王府?这是谋逆大罪。”

孔德兴道:“有罪没罪,你们说了不算,稍后会有诣意到!”

田有信打了个突,还有诣意来?

果然,蹄声大作,一彪军驰至,当前两面大旗,钦差提督东厂官校办事提督米、另一面是钦命提督锦衣卫官校办事提督米,气势汹汹,先声夺人,然后是全身披甲的卫队,他们手持巨盾,背有火铳,迈着整齐的步伐,正步而至。

汤正高声道:“圣旨!福王朱常洵接诣。”

居然是圣旨,田有信吓了一大跳,抗旨不遵,这可是大罪,他只好命人大开中门,请福王至王城门口,恭迎圣旨。

朱常洵万历十四年出生,万历朱翊钧第三子,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母亲郑贵妃。

万历的皇后姓王,但没有生育一男半女,一次万历一时兴起,“宠幸”了一个宫女,便有了长子朱常洛。

按当年朱元璋立下《皇明祖训》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和东宫不待嫡,元子不并封的继承法,身为长子的朱常洛是理所当然的太子。

但一则由于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二则由于朱常洛的母亲只是个一般宫女,万历迟迟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立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

万历这种不顾祖制的行径,遭到了多数正直大臣的批评。尽管万历曾“一怒而斥谏官十一人,朝士莫不骇叹”,但前仆后继的批评者依然络绎不绝。最后万历敌不过大臣们的口水仗,他终于明白,尽管贵为天子,却不能随心所欲地立一个接班人,只得接受祖制的安排,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十五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神宗万历因此荒废朝政以示抗议。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神宗不得已让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为福王。

但万历对朱常洵是真爱,硬是又拖了十三年,才让福王就藩,长达二十八年的立国本之争,才告一段落。

朱常洵就藩洛阳,非奉诏不得进京。

朱常洵又是天下最富的藩王,十倍的俸禄,割中州二万公顷土地作为王庄,二万公顷就是三十万亩,是米柱向亓诗教许诺之数。

天子近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2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明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子近臣第2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