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柱道:“宋朝为什么要在这儿建都,这一点史书上的说法是,宋朝之所以选择在开封建都,其实是因为北宋是受禅于后周的,而后周的首都是在开封这个地方!通常情况下新的王朝建立之后就需要迁都,但是北宋却没有沿袭旧制,而是选择继续把开封作为首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开封在全国水路运输网中是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且大运河在修建中,因此这样的地理条件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开封在宋朝时期可是经济中心呢,所以在开封建都自然是极好的!”
“另外,开封有很多的周边诸侯,若是朝廷出现了问题的话,那么无论是让这些诸侯集结物资又或者是集结兵力都能够更快速一些,而且国家发生了战争后,也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把国都建在开封,那么国家的战后恢复就不成问题了!宋太祖晚年时突然察觉到了开封的劣势,他知道了此地易功难守,所以他有过想迁都的想法,不过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因为很多朝臣都不同意,尤其是赵光义。”
“赵光义为什么不同意呢?其实是因为一旦迁都了的话,对他本身的势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他可是晋王,开封府尹,还有一个原因是此时没有产生任何的杀戮,而后周的官僚也在北宋继续当官,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团体,如果贸然将国家迁都的话,那么就代表着这一些人需要远离自己的家乡,因此朝臣自然不愿意,而且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迁都的事情就一直耽搁了下来,直到宋仁宗时期才再一次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讨论。”
“范仲淹曾经说过,若是国家是太平盛世的话,那么则可以把国都定在开封,但若是处在战乱时期的话,那么就可以到洛阳,但是范仲淹的这个建议也遭到了很多朝臣的攻击!也正是因为范仲淹的这个建议,产生了强烈的政见不合,所以在迁都这件事情上面,甚至还引发了朋党之乱,最后这件事情也就做罢了。自从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提起迁都的事情了。”
“另外,还有人认为宋朝之所以也会建都在开封,是因为这是赵氏的发家之地,这个说法虽然也是占了一定的因素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应该还是开封的地理位置,毕竟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有利!从隋唐到五代时期,开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而且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治理之后,汴河也与很多条河相连,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水系工程,因此开封的水上交通就变得更加的顺畅了!”
“据说,他们可以在短期内从各个地方输送10万部队到京城,这一点是其他地方所做不到的。在唐朝时期,由于当时国家需要粮食,而粮食运输又比较困难,所以皇帝就只能够派大臣帅军队到洛阳解决粮食问题。因此宋朝在建都上也考虑到了曾经遇到的难题,所以他们认为生活保障问题要是想得到解决,就要选择交通有利的地方作为国都,选择开封做国都刚好顺应了社会的经济条件。”
“最后,开封有很长时间的都城历史,早已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百姓心中开封已经是一个独特的城市了!虽说黄河一直是一个隐患,就像是开封头上的一把剑,但只要黄河不发生水灾,那么开封绝对是一个最有利于国家稳定的城市,因此这儿成了六朝首都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认为在开封建都利大于弊。”
秦拱明道:“大人博学,令人佩服。”
第271章逃亡
他们一路狂奔,逃出百里之外的兰考县,不入县城,转奔山东荷泽,他们就不信,这帮人的势力还能冲出河南,远达山东?
米柱不知是谁干的,但是他明白的,只有跳出局外,才能看清,这是什么局。
米柱等一路狂奔,突出二百里外的山东,这才发现李国安不见了。
米柱连问三声:“李国安呢!李国安呢!李国安呢!”
大伙儿低下了头,许久才有一个人低声道:“在开封城下,李大人带兵断后,我们才能迅速摆脱追兵。”
这意味着凶多吉少,追兵不是问题,他们都是百战老兵,他们即使打败不了敌人,也可以从容撤退,但有滔天洪水就不一定了。
米柱脸色阴沉。
现在一点人数,身边只有一百九十八人。光是他的卫队就有六百多人,加上李国安的大营拥有将近三千人,此刻一战团灭,就是与建奴血战,也没有这么惨过。
现在他们鹤唳风声,狼狈之极,逃到这里,他们是丢盔弃甲,士气低落之极,如果不是有马,有武器有盔甲,他们就像是逃难的叫花子。
看着大量的熟悉面孔消失,米柱从心底升起一股悲愤之情,他拔出宝剑,连续虚劈几下,仿佛这空气就是敌人,他举剑向天立誓:“今日之仇不报势不为人。”米柱自穿越以来,就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折过这么多手下,也没有这么狼狈过,他衣衫褴褛,头发凌乱,连鞋都不见了一只。
众手下们齐声道:“报仇!报仇!”
“混帐!你保证过,一定会将米柱人头拿来,人头呢?”李无忌厉声道。
李刚低声道:“现场远比想像中混乱,我们准备了大量的船只和皮气舟,但在的汹涌的洪水前面,根本没有什么用,大量船只翻侧,折了不少兄弟,他们的火力极强,我们需要这种叫毛瑟1621式火枪。”
李无忌厉声道:“本官不在乎什么伤亡数字,只要米柱人头,火枪,更是没有。”
李刚大为惊恐,他说道:“这孙子跑得太快了,属兔子的,跑得贼快,咱布下的几处伏兵,轻易的让他们冲过去。现在到处洪水滔天,掩盖了痕迹,咱都不知该往那里追。”
李无忌道:“米柱不死就你死,而且是全家死!我们都跟着死。”李无忌力竭声嘶的道。
李刚道:“大人莫生气,咱们的人将河防营中的敌人杀个干净,基本不留活口,现在开封城中的官军大举出动,咱们的人只好撤退,以防暴露了行踪,至于米柱,咱己派人去查,一旦查到了,马上去杀,我可以肯定,他们没有进入开封城中,而是躲在某处,一旦发现了,立即去杀了,现在洪水淹没了行踪,官军也没有发现咱们的行踪,大人这一招,相当高明。”
李无忌道:“米柱不死,就是失败,你可知本官治军的严厉。”
李刚道:“我马上去找。”
李无忌道:“小心点,不要暴露了身份。”
李刚咧嘴一笑,说道:“晓得了。”
李无忌率领随从们,进入开封城中,前去拜访张续我,他的正式身份是福王府左长史,四品官在张续我眼里不算什么,但他是福王的代表,这又另当别论了,谁不知福王乃是当今天下,最有财富的亲王,而且是第一代,有的是钱,现在黄河决口,说不定会捐一些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