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随骇云:“大人认为我大明有灭亡之厄。”
米柱道:“本官研究历史,发现一个结论,两汉、两晋、隋唐、两宋灭亡都有三个共同点,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人口爆炸,自万历十年开始,气温骤降,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年年欠收,百姓困苦,粮食危机加剧了人口危机,大明耋耄老者负百斤前行,一阵风或人一推,他就会倒下。”
曹随心悦诚服,说道:“大人真知灼见,令人茅塞顿开。”
米柱道:“知道问题并不代表能解决问题,本官无能整顿吏治,也解决不了土地兼并,如果本官碰此二类,下场必定比严蒿和张居正惨,但是本官可以解决人口危机,进而缓解粮食危机,土地危机,大明四海升平,百姓丰衣足食,就是吏治腐败,也可以踯躅前行。”
曹随怫然道:“大人莫诳我,贩卖人口可以有这样效果,这与杀人节省粮食何异?”
米柱道:“大量人口外迁,可以缓解大明人口和粮食危机,大地主们拥田万顷,却无人可耕,除了提高佃户福利,降低税收,别无选择,而大量人口外迁宝岛、吕宋,使当地汉化,让南洋成为中华文明圈,成为我华夏子孙的繁衍栖息地,这与开疆僻土何异?即使大明长鞭难及,但只要是我华夏子孙的国家,就是华夏文明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是血统高贵的炎黄子孙。”
曹随听着热血沸腾,起身抱拳说道:“米公深谋远虑,国士无双。”
米柱道:“有句话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曹大侠应该去宝岛和吕宋看一看,本官待移民如何,如是鱼肉百姓之徒,曹大侠可自来取米柱性命。”
李暮道:“来了就是吕宋人,送地送房送老婆,当爹都没有这么好。”
曹随断然道:“好!在下必去南洋一看,如果属实,必定负荆请罪。”
米柱解下随身佩剑,装B的道:“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此剑名曰倚天,吹毛断发,杀人不沾血,就赠与曹大侠,异日发现,米柱是一个欺君罔上,鱼肉百姓的奸臣,就来取我性命。”
曹随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郑重其事接剑,说道:“大人坦荡,在下拜服。”他仔细欣赏倚天剑,剑身乌黑,黄金吞口,拔出宝剑,剑身如一汪秋水,隽刻倚天,他吟道:“白虹座上飞,青蛇匣中吼,
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纽。
剑决天外云,剑冲日中斗,
剑破妖人腹,剑拂佞臣首。
潜将辟魑魅,勿但惊妾妇。
留斩泓下蛟,莫试街中狗。好剑好剑。”
米柱道:“此剑留在本官身边,只是装饰品,赠给曹大侠,却可以剑破妖人腹,剑拂佞臣首,其实米柱少时也有行侠仗义,持剑走四方之志,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皓首太玄经。”
李暮奇道:“大人为何又不做?莫非是读书太好?”
第261章机关枪
米柱道:“非也!而是萨尔许之败,今本官意识到,学百人敌,不如学万人敌。”
曹随道:“大人沈阳卫之战,名扬天下,民族英雄也,某竞有加害之心,猪狗不如也。”
米柱道:“曹大侠这是路见不平矣,惜被人利用。”
曹随下跪,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在下不会出卖恩人,也不会再为其卖命,大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米柱道:“曹大侠去宝岛、吕宋看一看,米某所言,是否有虚。”
曹随道:“好!曹随拜别。”说完扬长而去。
汤正低声道:“大人一声令下,三息取其性命。”
米柱道:“本官一向以德服人。”
汤正想起了米柱对付敌人的狠辣手段。
李暮道:“大人好高明的熬鹰手段,不出三月,大人又多一臂助。”
米柱装B的道:“本官以德服人,王霸之气一发,小弟纳头便拜。”他对汤正道:“曹随的出现,让本官发现一个防守漏洞,以后近卫一律采用口令制,口令只有本官和值日官知道。”
汤正脸上一红,说道:“卑职失职,令大人受惊,愿自罚一百军棍。”
米柱道:“今日值日侍从,一律罚俸一月,王成降为小旗,调往东城卫所听用。”
汤正道:“喏!”
赏罚分明,才是王道。
米柱心里其实是喜滋滋的,刺客来杀,居然被我的人格魅力折服,这应只存在野史演义之中,本官也成为一代伟人了,王霸之气一发,小弟纳头便拜。
李暮道:“大人的中华文明圈的口号提得好,如果有机会,夺下整个南洋,大明永无土地危机了。”
米柱道:“野心不要太大了。”
李暮道:“大人的鸿鸪之志更大。舰队己准备好,后天在澎湖巡检司接受大人检阅。”
米柱道:“好!此事由你安排。”
这时汤正进入来,说道:“小旗白朗宁声称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大人。”
“白朗宁!”米柱沉吟道。
汤正道:“卫队火铳修理官,经他调试的火铳,十分好使,兄弟们都喜欢。”
米柱道:“让他进来吧!”
白朗宁一身飞鱼服,小心翼翼进来,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大声道:“卑职锦衣卫小旗白朗宁拜见大人,大人万福。”
米柱点了点头,说道:“请起!白大人求见本官,所为何事?”
白朗宁道:“卑职有一器物献与大人。此物乃卑职无意中设计的,欲献与上官,但梦见一金甲神人警告曰:“此物有伤阴陟,汝无后乎。”便收之于箱底,不敢示之以人。”
这鬼话,米柱一句不信,他说道:“既然如此严重,白大人又何必勉强自己?”
白朗宁道:“我本一匠户,永无出头之日,幸得大人提拔于工厂,才一入龙门,如此大恩大德,纵粉身碎骨,子孙世代为奴侍俸也不足回报万一,区区一野神之言,何足道哉!”
米柱笑着对汤正道:“老白是个实在人,我喜欢。”
白朗宁将手中纸卷举起,让汤正转交予米柱。
米柱打开一看,大惊失色,冲口而出,说道:“连珠铳!”
白朗宁惊讶道:“大人知道此物?”
米柱仰天大笑三声。
汤正凑趣道:“大人因何发笑?”
米柱道:“天助我也!何愁大事不成?”米柱难抑心中的狂喜,激动的道:“可有样版。”
白朗宁道:“卑职组装了一架。”
米柱道:“快快拿来!”
白朗宁道:“如果大人不介意,可以去铳场,这才能展示其威力!”
米柱道:“不介意!不介意!速去!速去!”米柱急不可耐,提起袍子,当先往铳场冲,当年曹操倒履相迎也就如此,一伙人来到铳场,只是两个锦衣卫在那里守着一蒙着布的物件,白朗宁拉开布,露出一架两轮机关枪。
它的形状很像琵琶,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架在两个轮之中,可快速移动,前面有可升降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