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虎等被押下,孙云鹤对汤正道:“这既然是本官的地盘出了事,就由本官负责,我们赔白家一百两银子做医药钱,发还房子,未来七天都会派遣力士驻守,尔等可放心居住,如果再出了什么事,本官这千户官,引咎辞职。”
孙云鹤都这么说了,汤正便一拱手,说道:“好!承你的面子,这件事便交由孙大人了。”
白老头一家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多谢两位青天大老爷。”
汤正道:“好说!白小旗是本官的手下,本官断无让他家人受人欺负之理。”
孙云鹤也道:“同为锦衣卫,自然应该维护锦衣卫的权威,还是那句话,只有锦衣卫欺负人,没有人欺负锦衣卫的道理。”
就像他们的同知大人田尔耕,硬是将英国公二公子打得失忆,虽然赔得倾家荡产,老婆都赔了几个,但这名声是打出来了,残忍好杀的田尔耕大人,可止儿啼,所以现在他在处理白朗宁家人被欺的事件上,这是赶尽杀绝,不留余地,这是为了挽回面子。
汤正回到伯爵府,米柱的马队也回到了,他向米柱凛告了这件事,米柱道:“好!这件事就应该这么干,自己的兄弟应该关照。”
明天就是过年了,米柱有些感慨,终于过年了,他在半年之内,由一介白丁成为了权倾天下的厂卫提督,能升官这么快,全靠当初走了魏忠贤的路子,成为天子近臣,才有今日的风光。
如无意外,他将与天子朱由校的命运挂勾在一起,如果朱由校身死,他一定会成为新皇帝要处决的人物之一,就像魏忠贤,不管他为天启朱由校干了多少事,他都必须死,必须除掉,因为新皇帝必须使用自己信任的人,这叫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果要问米柱在朱由俭身边布置了多少密探,他告诉别人,一定会吓到了别人。
米柱的计划是,朱由校一旦有子,马上封藩朱由俭,让他滚蛋走人,前去封国,圈养起来。
朱由校对自己这唯一存活的兄弟,还是相当关照的,虽然还没有封王,但是用度和排场,按亲王论,也请来名师,教他读书。
朱由校自己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无用,但对于老弟,还是要求相当严的,请来名师,教他读书,不敢丝毫放松,这哥哥,是当得不错。
米柱作为厂卫统领,对于所有的不利因素他都有所预防,并作出应对。
第二天是过年,全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之中,早在十天前,米柱就发布了春节治安纪要,实行值班制,分段负责制,每个分区和地段都有专门负责人,如果在春节期间出现大量的群死群伤事件,不管负责人是谁,立即问责去职。
如此厉害的厂督大人,谁人不害怕,打醒十二分精神,走在街上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这是历年过年都没有过的情况,看着这么多的官兵和锦衣卫,不知道的,还以是出了什么大事呢,知道的大感放心,有这样的厂督大人,何愁京城的治安不好,还会出什么问题。
今天是过年,米柱往东厂和锦衣卫走了一遍,然后前去皇宫,检查一下这节日的安保情况,今日是过年,皇城方面有不少大型的活动,比如国宴,在下午落值下班之后,马上会在皇极殿举行国宴,皇帝出面,款待各位王公大臣,而准备工作则是在早朝之后就开始,由礼部在主导安排。
而安保方面则由厂卫负责,你别看米柱嘴上无毛,在这方面他是广受赞誉,连一直与他不对付的赵南星,也认为米柱在治安方面做得不错,这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自从米柱掌管厂卫后,京城的治安真正的好,这些经历过以前混乱时代的人,这可以明确的看出这与以前的万般不同,虽然不至于说夜不闭户,但这妇女小孩是敢大方的上街了。
所以朝中大佬对他在安保方面的能力是十分的信任的,让他放心的操办就可以,今晚的国宴其实就是吃一顿饭,大家一团和气,吃一顿饭,然后做一些表面功夫什么的。
第229章朝仪上
在大明朝对皇帝而言,过年是次要的,过春节才是更主要的,主要是进行一些外事交流。
当然,皇帝过年也会贴福字、放鞭炮、吃大饭,这些都是汉族习俗,只是通过精心制作,更加礼仪化、典范化了。
但在盛大辉煌的场面背后,皇室也有节俭的一面。比如,皇家过年时用的对联采用挂的方式,而非民间人们常用的粘贴,这样不仅用起来干净,而且如果保存得法的话,可以多次使用,像目前摆放在御书房的一副皇家对联,就是正德年间大学士李东阳所写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皇帝过年休5天,皇帝一般在腊月二十六日封笔、封玺(春节期间不办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开笔笔、开玺。
而大臣们会早早就备好“表”(对皇帝歌功颂德的奏章)呈献给皇帝。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小官员们,也在这时向皇帝所在的方向遥拜。
这时,皇帝便将早已备好的装有如意的荷包,赐给身边的王公大臣、宫女太监们。而荷包里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银如意、玉如意和银钱几种。
皇帝过年时的饮食,往往比平时更加奢侈。为了遏止皇家饮食方面的巨大的资源浪费,皇帝会采取新年祝福的形式将这些美食赏赐给臣子,由于这种方式深得人心,不仅在过年,就是平时,皇帝也经常使用,这叫赐膳,获得皇帝赐膳是一种荣耀。
大臣们在下值后吃了国宴后就各自回家,因为明天有更为重大的庆典活动,所有大臣们都必须到场,像米柱这等勋贵都不例外。
早在太祖洪武元年九月,就定正旦朝会仪,与登极略相仿。”
也就是说,大年初一,皇帝要在禁城正殿接受百官朝贺,根据礼仪的规定,皇帝、皇后、贵妃,包括在京官员在这一天要行礼如仪,由于皇家朝仪排场很大、程序很多,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参与者,自然是非常辛苦。
除夕日国宴后,先要由尚宝司在禁城皇极殿设皇帝御座,并设宝案于御座之东、香案于丹陛之南。教坊司要设中和韶乐(帝王才可以享用的一种礼制音乐)于奉天殿内东西,这些陈设都坐南朝北,锦衣卫则要陈设卤簿、仪仗于丹陛及丹墀,设明扇于殿内,列车辂于丹墀,仪式上有鸣鞭者四人(这是古代帝王各种仪式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其手中所执长鞭长一丈余,相当于现在的近4米),左右各二,均面北而立。
教坊司也在丹陛东西陈设奏鸣御用音乐的乐队,也都是面朝北。
仪礼司设同文、玉帛两案于丹陛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