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米柱在东厂档案库看见这些前朝往事,抚今追昔,只觉天雷滚滚,二十年前的万历朝,居然有此奇人,战略眼光超前的人,恨不得早生二十年呀!

尽管很可惜,可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确实让日本消停了不少,这一消停就是三百年,如果当时福建舰队横扫日本,六百年太平都有。

米柱为什么天价包养李旦,就是对日本和南洋布局,他既然来了,就不想把这些事留给子孙后代,用不知那位牛人说的,老子既然来了,就要为汉民族打下几百年的战略安全环境,使后世子孙以汉人血统而高贵自豪,绝不会出现一流女人嫁外国人为上的歪风邪流。

米柱今日的会谈,就是和两位新任巡抚,大谈马铃薯、番薯、玉米的推广好处。

以番薯为例,它传入大明通过多条渠道,时间就是这几十年,至少有三种可能的途径。

一是葡萄牙人从美洲传到缅甸,再传入中国云南;一是葡萄牙人传到越南,东莞人陈益或者吴川人林怀兰再传入广东;一是西班牙人从美洲传到吕宋,福州长乐人陈振龙再传入福建。

野生种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哥伦布初见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即番薯)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将甘薯传至吕宋,葡萄牙水手将甘薯传至交安南。自广东传入,为林怀兰和陈益携来,得自交趾;自福建传人,为陈振龙携来,得自吕宋。三路先后传入,互不关联,其中林怀兰带回来的是番薯,陈益和陈振龙带回来的均是番薯藤。

《采录闽侯合志》:“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马铃薯、番薯、玉米在万历年间先后传入大明,只是先在闽浙两广云贵等地试种,推广的力度不强,面积不广。

米柱思其原因,一是统治者不重视,有句话叫食肉者鄙。二则是土地基本尽集中于食肉者中,农民百姓都是为他们打工的,种什么,用什么收租,他们说了算,对于食肉者们来说,马铃薯、番薯、玉米只是碎口零食,而对于百姓们才是救命粮,他们是不屑食之的。

在这个时代,粮食不但是食用品,还是硬通货,连官员的俸禄结算都有用之结算的,但人们认的是大米、小米、麦子,可是从来没有人会接受用马铃薯、番薯、玉米这种东西结算的。

要推广这些东西,最大的问题是,一百姓之家,收入全指地里,交租、生活养儿育女全系于此,实是丝毫不得有失,他们不敢冒这险。

米柱则是希望借助明年新帝元年,大赧天下,赋税减免的东风,向百姓大面积推广种植此等物,再加上米柱想办法进行补贴,百姓们尝到甜头后,自然就会自行种植,形成不可抯挡的潮流。

米柱现在作为统治者之一,不可避免的是小冰期的问题。

当时整个大明的年平均气温都比过去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米柱在后世史料所知,大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的冬天非常寒冷,它开始于万历初年是最为寒冷的,在过去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现在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小冰河期,前三次小冰河期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

作为国家政策的制订者,米柱必须抗天改革才行,他愿将李三才家产移交户部,是有条件的,户部必须在全国推广这三样东西,并且在各州各府的种植必须有百分之十的比例,厂卫则通过复核种植比例进行查核补贴,解决百姓无粮交租的问题。

万历初至现在己五十年,现在又是小冰河期最高峰时期,过去一百万年最冷的时期,这得有多冷?米柱一个精壮小伙,外出重裘加身,入屋则是火炉子伺候,晚上睡觉则要烧燃地窖,这才可以入睡,否则两层棉被都会冷醒,米柱算是富家子弟,他不知穷人家是怎么过冬的。

他只知道入冬后,他们在京城的粥厂就值不应求,每日都有就食者排长队,甚至有外地百姓来就食的,所以不外乎进食和多穿衣,没有足够的热量,就是死路一条。

米柱在辽东作战,战场上失血的士兵,最需要的不是药,而是进食,能吃东西,有东西吃就能活命,医院里的粮食比药多,这个时代的医疗手段极差,连抗生素都没有,连感冒都能死人的时代,医生能做的有限,他们最常见的手段,就是让医院保持温暖和充足的粮食。

据许显纯报告指出,建奴在这一次大战中,后续的死伤损失更重,己出现杀马为食的惨况,据他的探子回报,建奴的损失极大,大到无法补充的地步,整个建州哀鸿遍野,他们从开原、铁岭、抚顺各等疯狂的掠夺资源,三城的百姓尽徒迁往赫图阿拉,补充损失,也让三城成为军镇。

米柱也看过东厂的报告,今年11月18日运河就封冻了,要等到明年3月7日,运河才开冻,也就是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这可是京杭大运河呀,南来北往的物资全系于此,上百万漕工以此为生,手停口停呀!

而且这己延续了四十多年了,据老人们讲,以前北运河冰封期不过五十天左右,现在多了一半。

明朝小冰河时期,极度寒冷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大明的国力,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二十年前后(1600)开始骤然加剧,到现在小冰河期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整整肆虐了20余年了。

而未来的三十年,才是最冷的时期,大明就是这个时候灭亡的。

当然,此时此刻,还没有人知道,这是小冰河期作怪,而是因为君王不修德,吏治腐败,所以上邀天讦,百姓跟着遭殃,万历皇帝肆无忌惮的想更换国本,二十八年不上朝,广派税监,这是重点攻击对像,在百姓心目中,万历皇帝,是德行有亏之人!

天子近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2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明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子近臣第2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