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柱在娘家吃完午饭,然后返回东厂值房,让薛觉新将李旦叫来。
李旦从昨天开始,就非常的坐立不安,他是非常的不安,一方面可能是升官发财,衣锦还乡,一方面是被捕入狱,身死族灭。
现在他觉得微妙和郁闷不安,他真的好想马上走人,又怕触怒于米柱,被他追杀,绝了这个招安之路,他只好随时准备逃跑。
但米柱的亲舅薛觉新又来请,请他来东厂一见,李旦又是不安,这是鸿门宴还是康庄大道呀?
李旦问杨天生:“去还是不去?”
杨天生问:”薛千户有没有说明来意?”
李旦道:“没有,这个米大人高深莫测呀。”
杨天生道:“小的认为,可以一见,米大人如有歹意,断无叫亲舅父来传话的。”
李旦也以为然,这便随薛觉新同去东厂,一路上李旦在套薛觉新的话,但一直不得要领,不是口风极密,就是一无所知,只能作罢。
他们来到东厂,直入米柱值房,李旦跪下道:“小人见过大人。”
米柱坐在办公桌之后,很有虎踞龙盘的气势,他说道:“免礼!看茶。”
李旦道:“谢大人。”
米柱道:“李当家过于小家子气了,你防着本官一手,就怕本官翻脸不认人,本官是这种人吗?”
李旦干笑道:“算是小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米柱道:“长平郡主是同意了纳妾的事,有个条件,必须等她有喜之后,才可以进门,而且这是妾侍之礼,没有什么平妻之说。”
米柱看很多古代里都有平妻这一说,尤其是现在人写的穿越,平妻可以和正妻平起平坐。
可是古代真有平妻这一说吗?根本没有,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谓的平妻是违法的,只是给小妾一个美称,并不受法律保护,也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
古代是一个宗理社会,一夫一妻多妾制被看作婚姻的基本规则,妻子只能有一个,小妾可以有无数个。
事实就是事实,有文献为证。
《春秋隐公五年》里说:“诸侯无二嫡”,这就是说,即使是天子诸侯这样尊贵的人,也不能同时娶两个妻。
东汉史学家班固编写的《白虎通义》说过:“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至庶人,其义一也。”这就是说,夫妻本是一体,妻子只能有一个。
《新唐书儒学传下韦公肃》:“诸侯一娶九女,故庙无二嫡,自秦以来有再娶,前娶后继(继妻),皆嫡也,两祔无嫌。”
这就是说,诸侯可以娶九个女人,但是只能有一个正妻。宗庙里不能有两个嫡妻。秦朝以后可以再娶妻,前妻和后妻都是嫡妻。当然只有前妻病故或被休弃才能娶后妻,一个家里只能有一个正妻。
而平妻是怎么回事?古代的商人长年在外经商,他就在外又娶了一个妻子,“平妻”在外经商的人所娶女子的一种美称,但是实际法律地位仍然为小妾。
平妻就是个哄外面小妾的鬼话。后娶的那个妻不入族谱,除非她一辈子不回家乡祖宅,如果她随丈夫回家乡祖宅,就要对丈夫的结发妻磕头执妾礼,而她的孩子记入族谱也是庶出。
《大明律》认为后娶之妻为妾,时大理院认为:“后娶之妻,法律上应认为是妾,惟定婚之时,不知有妻,又不自愿为妾者,许其请求离异。”
刑部也明令下文:“两房各为娶妻,冀图生孙继嗣,是愚民罔知嫡庶之礼,与有妻更娶不同,止宜别先后而正名分,未便律以离异之条。”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娶平妻,希望多生些孩子继承香火,这是愚昧的小民不知道嫡庶之礼,后娶的就是妾,不想当妾就离婚。
所以说,平妻是不存在的,是外面商人哄小妾的话,而娶两妻,也是非法的,后娶的平妻就是妾。
那些可以兼祧两房就娶两个妻子的,是因为民不举官不究,在许多宗法制度不严多地方,没人管了,所以他想怎样就怎样,乱用规矩娶平妻,也没人管了
说古代有平妻这一说完全是谬论,平妻是不存在的,平妻就是小妾,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保护嫡正之妻,讲究嫡庶之别,一个人不可能有两个妻子,哪怕他是独子,也不能兼祧两房。
米柱是研究过古代的婚姻法的,知道其中的规定,也明白民间的现状,他知道明白要成亲,只能做妾,没有平妻之说。
李旦顿时觉得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喜上眉梢,说道:“没有问题,这事算是成了。”
米柱道:“这是李大当家最后一次称小人了,明天李当家就是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大官,重权在握,可以自称本官了。”
李旦道:“李旦有今日,全靠米大人提携,下官愿为大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说着他这是又跪下准备磕头,米柱忙出来扶起,说道:“既然有了约定,就不可以受此大礼了。”
第206章面圣
李旦暗自得意,以前觉得和亲这一招冒险,现在是完全做对了,他是锦衣卫指挥同知不假,但也是东厂厂督,锦衣卫指挥使的丈人爹,谁不高看他一眼?
他海商出身,又做过海盗,负案累累,但现在谁敢查他?任何人敢动他,厂卫的人都会惊觉,这个是不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才是一层强大的保护层,是他的倚仗,他可以顺利转型,带领兄弟们上岸,衣锦还乡,光宗耀宗。
李旦道:“这怎么可以,大人为厂卫总督,小、下官身为下属,岂能不守规矩?”
这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人人以当官为荣,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米柱一个读书人,还是现代人,当了詹事府九品校书郎都不免开口闭口自称本官下官什么的,这李旦一介海盗,骤升至从三品指挥同知,这与一步登天何异?他马上适合了身份,自称下官了,面对群盗,只怕要以本官自称了。
米柱微笑道:“厂卫体系内,不兴跪拜之礼,一揖即可,长官者凡事身先士卒,赏罚分明,威严自生,校尉们也会臣服。”
李旦道:“谢大人指点。”
米柱道:“李大人既然是锦衣卫上堂长官,又是长者,叫我一声维新即可。”
李旦欣然道:“好。”这一声李大人,让他如吃人参果,全身上下,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不舒服,这名声,比甲必丹,中国船长好听多了。
米柱道:“李大人准备好没有?”
李旦问:“准备什么?”
米柱道:“入宫面圣呀!大人这锦衣卫指挥同知,必须获得皇上的任命和允许。”
李旦大惊道:“本官还可以面圣?”在这个时代,面圣是极为荣耀的事。
米柱道:“这便随本官入宫面圣吧?如果皇上不喜欢你,你这个指挥同知就当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