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柱道:“放心,皇上自有安排,你以为皇帝是轻视辽镇吗?不!他是非常重视,帝王的未来在辽东,过去七百年的历史告诉咱们,东北靖,天下靖,皇上是重用阿爹,不是放逐,也不是置闲,阿爹才是皇上未来五年布局最重要的一环,任重道远呀!有辽镇十万精锐大军在,皇上才可以高枕无忧呀。”
米礼义叹道:“为父读书不多,实在不是为将为帅之才,诚惶诚恐,实是怕有负皇上所托。”
米柱道:“孩儿会为阿爹配备一个完整的军事民政班子,军事参谋团,民政智囊团,将会发挥作用,阿爹完全可以放心,皇上只是要一个能信任的人,坐镇一方,另外北镇抚司的许大人也会全力配合为阿爹的工作,有不听号令,不配合工作者,杀无赧。”
米礼义道:“这不成土皇帝了?”
米柱道:“封疆大吏,受皇上重托,当牧一方。”
米礼义惊叹道:“这不相当于巡抚?”
米柱道:“在辽东,军政分离不如关内明显,阿爹这经略使才是最高长官,一把手。皇上还有计划把辽镇与蓟镇合并,成立一个大军区,负责关外的军事。”
蓟之称镇,自嘉靖二十七年始。时镇兵未练,因沼各边入卫兵往戍。《四镇三关志》云:“其谓四镇三关者,何也,四镇曰蓟也,日昌也,曰保也,曰辽也;三关曰居庸也,曰紫荆也,曰山海也,皆京兆左、右辅也。左、右辅,内地也,非边也,非边非镇也,其谓镇者何也,自嘉靖庚戌始也。何始庚戌也,庚戌虏阑古北口,直薄都门,蓟始谓镇也,始设督府总三镇摄之也。
蓟镇设置的目的主要是牵制九边其他边镇及京营,起到防备叛乱的作用。同时,统治者考虑到其余边镇一字拉长,戍守防线长达数千公里,兵员分散,因此设置蓟镇以为抵御蒙古入侵的预备防线,与京营起到相互照应的作用。
蓟镇官兵员额,永乐时期初定为八万五千人(包括蓟州、永平、昌平、密云),万历年间增长至十万人以上,九边中仅宣府、大同可与之相比。
原版大明设立蓟辽总督,这是因为辽镇己丢失殆尽,成为建奴牧马之地,而蓟镇也成为了对抗建奴的最前线。
现在统一,完全没有必要,这是为了令军队改革,顺利进行,也是米礼义继续担任皇家卫队总司令的原因,他可以指挥皇家卫队,也可以指挥调控皇家陆军。
米礼义向寝宫方向三跪九叩,说道:“皇上如此信任,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此重权,唯有兵部尚级一级的文臣才有,他一个武将,何德何能,圣眷如此,唯以死相报而己。
米柱翻白眼,就俩父子在,你做戏给谁看?作为大明督主,还怕有坐探暗中说你坏话?东厂锦衣卫向掌兵大将身边布坐探、暗桩这是常例,只是没有一代督主,会做得像米柱这么过分,收买了大量的卧底细作,他的情报司逐步完善,对于这地方抚督,掌兵大将,他是了如指掌,如果再给他一年的时间,遇上今日的危机,他也不用束手束脚了。
米礼义看见米柱不以为然的样子,他喝道:“如此无礼?维新,我观你每次提到皇上,都不拱手为礼,以示尊敬,这是大不敬呀!年纪这么轻,就己学会持宠生骄,飞扬跋扈?”
米柱道:“皇上是个务实的人,他注重才干和能力,而不是表面功夫和口活,再说,本官在哕鸾殿,与时为太孙的他有八拜之交,我为兄长呢!”
“噗!”米礼义刚喝的茶全喷而出。
第174计划
米礼义惊道:“你是皇上的结拜兄长?”
米柱道:“当日太孙夜读《水浒》深感身边无可的义气之人,遂与我结拜,侥幸早生两年,是为兄长。”
米礼义脸色疑重,说道:“此事有多少人知道?”
米柱道:“父亲是第三个,连魏公公都不知。”
米礼义松了一口气,说道:“幸好你紧慎,与皇帝结拜,天地君亲师,岂有与长者结拜之理,维新一向稳重,为何胡闹至此?在适当的时侯退回兰谱,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米柱道:“好吧?”
米礼义道:“当日让维新入宫,这一步完全是对了。”
米柱道:“是入宫伴读。”
米礼义道:“皇上深恩,我米家父子唯有忠心办事,以死相报才行,搞得好,说不定我们成为勋贵一员,与国同休。”
米柱道:“对头,等阿爹有朝一日,也以军功封伯,一门二伯,以功晋封,米家自然是成为勋贵一员,富贵百代,与国同休。”这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米礼义没有米柱的聪明才华,但他为人办事稳重,大气豪爽,也很有大哥风范,御马监提督他可是当得好好的,这也说明他是有过人之处。
米柱在说服父亲以后,心下大定,在这朝廷之中,谁都有自已的小算盘,大臣为制米氏父子,防止他们坐大,调米礼义出御马监,这是打得一手好算盘,然而却被米柱反利用,正好调父去辽东,出掌辽镇,主持军事改革,这军事改革涉及天子亲军和地方部队,没有谁人比米礼义更合适,熊廷弼则强势入主兵部,楚党出身的他,要想坐好这位子,除了紧紧抱皇帝大腿,没有别的办法,他必须配合皇帝的改革才行。
朱由校改革军队,改卫所为国民警卫队,地方的战兵为皇家陆军,这是收天下兵权,为皇家所用,这将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多半会拼死反扑,可以这么说,如果朱由校现在强行在全国推行,结果就是大明提早十年灭亡。
现在他们手中有大量财富,又有权有势,有皇帝、兵部、地方总督巡抚的支持,都必须小心紧慎,生怕一不小心,酿成大变。
但如果搞好了,再为大明续命二百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米柱见夜深了,就不再出宫,在米礼义宫中的值房住下。
米柱在睡前暗叹,老二呀!哥能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以后你有子无子,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朱由校和客氏之间的孽缘,让他们双双走向毁灭,朱由校绝嗣,客氏惨死,拆骨扬灰,现在这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没有客氏这阴险歹毒的妖孽在宫中作乱,朱由校的老婆们不被魏客弄死,皇子们也不被弄死,朱由校也不会搞到绝嗣这么惨,客氏也不致于惨死,大家都有一个好的结局。
这个结果,令米柱大为满意,这算是全了他们的兄弟之情,化解了朱由校的一大危机,就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也是值得的。
在咸安宫西二所,这里却是愁云一片,这里的主人,曾经威风不可一世的奉圣夫人,将要被逐出皇宫,客氏在宫中生活了十六年,这是万分的不舍,她的亲生儿子被杀,养子又不要她,客氏伤心得啕嚎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