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而且,因为调来的是丰台大营的新兵,朝中诸公一时之时也无法渗透,韩爌亲自来要人,不放,要见米柱,被告知不在,当有个告知米柱在顺天府,他马上来堵,看见了李思恭与米柱相谈甚欢,忍不住出言讽刺,只不过李思恭这坐地炮也不是好惹的,立即反将一将。

韩爌觉得没有了面子,迁怒于米柱说道:“米提督好大的架子,想见米提督还得跑遍了半个京城。”

米柱道:“这很正常呀!难不成本官要在韩大人门下听差不成?“

韩爌是个脾气火暴的人,米柱这毛头小子的话,令他大为光火,他气道:“锦衣卫就这么无法无天,灭绝人性?”

米柱道:“锦衣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像大人这等道德君子,可以什么都不干,还美其名曰无为而治。”

韩爌道:“你在讽刺本官吗?”

米柱道:“不敢!”

韩爌瞪视着米柱,大声道:“米柱,本官问你,四位大臣的遗体归不归还?”

米柱道:“只要他们签字,马上可以带走。”

韩爌眼中杀气大盛,死死的盯着米柱,喝道:“这是对大臣的侮辱,对死者的大不敬,米柱,你应该知道,侮辱死者的后果。”

米柱对于对方的死亡凝视,夷然不惧,他说道:“本官中途接手此案,前任指挥使以此理由捕人,本官当然以此出具驾帖,有什么不满,你可以去找前指挥使侯国兴大人,除非他改口,否则本官就要这么干?”

韩爌道:“米柱!你也是读书人,应该知这对读书人来说,这是极大的侮辱,你要做天下读书人之敌吗?”

米柱道:“你拿什么代表天下读书人?你是孔夫子还是配享孔庙,如果不是,大人不要动不动就代表天下读书人。”

韩爌大怒,厉声道:“米柱!不要逞口舌之争,马上归还,否则后果自负。”

米柱道:“请问韩大人,有那一条规定,东厂和锦衣卫必须听内阁的?大人这是越权,有不轨之心。”说到扣帽子和罗织罪名,这是东厂的拿手好戏,幸好他只是东厂提督,如果狠一点自阉入宫,以他的圣眷,定然可以入司礼监,气焰可以更嚣张。

韩爌拍案怒道:“你就是不放?”

米柱并没有被对方吓倒,说道:“一切按规矩走,无规不成方圆,东厂和锦衣卫并不是诸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韩爌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李思恭道:“米提督又何必往死里得罪韩大人?”

米柱道:“规矩就是规矩,像杨某四人,未经证实,就上疏弹劾皇上与奉圣夫人有不轨之情,这是大不敬,非人臣之道,此举与市井泼妇恶意中伤,搬弄是非,口舌招尤并无分别?说什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但本官看不出百姓在这件事上那怕会获得一个子儿的好处,皇上名声狼籍,他们名声倒是高洁了。”米柱冷冷一笑,说道:“李大人,本官其实就是天子鹰犬,谁人咬天子一口,我就反咬他一口,包保连骨带肉,血肉模糊。”

李思恭干笑道:“本官又不是言官,大人和本官说这些干什么?本官只想实实在在的为国为民做一些事,既可以不负所学,也可以光宗耀祖。”

米柱道:“大人这是浊流,终生入阁无望。”

李思恭道:“本官出身于贫寒,能有今日的成就己是深感皇恩,不敢有任何非份之想。”

米柱道:“明年就是大升迁年,大人不为自己打算?”

李思恭道:“本官在朝中无党无朋,如果不受诸公待见,回乡做一个教书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失为一好选择。”

米柱道:“像大人这种实干家离朝,这是朝廷的损失了,皇上喜欢实干的人。”

李思恭抚须而笑,说道:“宦海二十年,得一实干之名,这也是不枉此生了。”

米柱拱了拱手,说道:“那就请大人尽快落实,提交预算吧?”

李思恭一拱到地,说道:“本官代表顺天府百姓,多谢米大人。”

米柱道:“本官只是提议人,皇上才是决定和出很子的人,要谢就谢皇上吧?本官只是奉命行事,工作而已,谈不上功劳。”

米柱离开顺天府,返回东厂,东厂在皇城东门外,这里离皇城很近,方便就近指挥。

皇上不早朝,也拒绝了大臣们的求见,连四大阁臣、部院寺大佬也不见,也不去御书房读书,这让大臣们相当生气,所以在午门跪地请愿,全体大臣罢工,不去当值,而是去午门请愿,这也只有嘉靖朝的大礼议、本朝的立国本可以相比,朱由校是没见过这种大场面,所以是有些慌了,手忙脚乱。

大臣们也在这时才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深受他们赞许的士大夫级宦官王安,居然己被免职,这可是内廷首领太监呀!这怎么可以说免就免了?这样内廷没有人向他们传递消息,他们也不知道宫里的事,不知皇帝在那里,还有皇帝具体的态度。

大臣们更加愤怒了,上疏的内容又多了一条,要皇帝请回王安,亲贤臣,远小人。

第168章危机扩大

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下令,内廷有私结外廷者,当众杖毙。

他当然不是针对魏忠贤,魏忠贤的烂事,他这是真不敢管,他的威风是抖给王安的那些忠心手下们看的,新上任的魏公公杖打了几个不听话的,逐去了洗衣房,现在宫中,谁不知魏公公和王体乾才是当家人,谁人敢向大臣们传递消息?

汪文言的罪名也确定,这是结交内臣,窥探宫廷,一旦罪名坐实,随时可斩。

大臣们没有取得遗体,抬尸请愿,少了一些声势。

其实他们过于天真了,米柱命令守皇城的军官及官兵,非常时刻,进出皇城,严加搜查,有敢放大臣抬遗体进皇城的,执勤队伍全队斩,军官诛灭九族,在加此残酷严厉的军法面前,大臣们除非派兵攻打,否则不可能将尸体带入宫城。

饶是如此,大臣们罢朝,在门午伏阙请愿,还是轰动了京城,国子监首先响应,太学生们走出教室,要走出国子监,前去午门,支持大臣们的抗议。

国子监自古有之,本朝国子监创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

洪武八年,在凤阳另置中都国子监。洪武二十六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此时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

永乐二年,北平郡学复称国子监。永乐十八年,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

永乐二十年,南京国子监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渐衰退。

天子近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1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明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子近臣第1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