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米柱道:“天亮之后,东厂卫队将会上街执勤,禁止一切集会,以防奸人乘机作乱,丰台大营新军也会调入城,布署于皇城附近,大臣们有冤,可以向皇上申诉,如果乘机串联作乱,这是万万不能!”

朱由校道:“对!”他想了想,说道:“拟旨,锦衣卫指挥使侯国兴办事不力,误杀大臣,着令裭去一切职衔待参,侯国兴停职期间,由东厂提督米柱,兼提锦衣卫,有敢违令者,格杀勿论!”

米柱道:“喏!”在这关键危急时刻,这锦衣卫也落在了他的手中,成为了一代督公了。

他们刚走出寝宫,在门口等着的亓诗教忙上前问道:“如何?”

魏忠贤道:“先去文书房。”

在明代,奏章的批注都在皇帝手上,但是废除宰相之后,皇帝需要批注的奏章太多了。在宣宗时期,让当时内阁的大学士阅读奏章,代替皇帝写好答辞,然后让皇帝批红,拿出去实行,内阁的答辞被称为票拟,但是后来的皇帝觉得批红都太累了,于是让司礼监的太监代替批红,于是就有“秉笔”的太监的批红之权。

由于奏章十分多,为了完成任务,秉笔太监的人数有三到四个或者六到七个,这些人实行两班倒的制度,日夜交替。

按照理论是由皇帝亲自批注完了之后,他们按照皇帝的样子在皇帝的监督下批注,但是皇帝一旦觉得累了或者不想监督,那么宦官就可以从中做手脚。由于批红权大于票拟权,所以秉笔太监的权利在内阁之上。

魏忠贤不字,他在批红之时,都是让人念,然后由他作了决定之后,由随堂太监书写,他控制力强,所以只设一班,只有他一个秉笔太监,随堂倒是升至了八个,提督太监也升至八个,都是听他指令的。

如果不是米柱接手东厂,他再兼提东厂的话,就成朝廷第一权力大的人了,现在他的孙婿分走了一大部分权力,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四位随堂太监正在文书房里烤火聊天,如果不是米柱亲耳听到,决不会相信太监们在聊这个,他们在品评那一个宫女的上围和臀部更大,这男人呀!都去势了,还好这一口。

魏忠贤突然来到,吓得太监们纷纷跪下,魏忠贤道:“拟四份谕旨,快!”

谕旨是皇帝的命令,内廷拟写,盖司礼监之印,皇帝之宝,是为谕旨,又叫中旨。而圣旨则是内阁拟票,司礼监用印,盖皇帝之印,叫圣旨。

这等圣旨的出台,必须有皇帝和内阁共同认为,才叫圣旨,皇帝单独的命令,叫中旨,内阁的,就更简单了,叫挮条子。

四份谕旨,一是王安去职,王体乾顶上;二:侯国兴撤职,米柱兼锦衣。

三:调丰台大营新军入戍京城;四:命令英国公张惟贤的京营戒严。

几位刚才还色色的太监们惊了,宫里宫外肯定是发生大事了,连司礼监一号人物王安都下马,中字辈王体乾上,这对于内廷来说,与首辅被撤职何异?

他们立即书写好命令,然后送去皇帝那里用印,米柱也用皇帝御赐的金牌,连夜接管了御马监的军权,他令当值的军官均出五百人,供他调遣,一是布于皇帝寝宫之前。

一布于文书房,供魏忠贤调用,一布于王安住处,这么大的动静,王安终是惊醒了。

第164章应变

王安最早隶属于宦官冯保名下,万历六年时选入内书堂读书。

万历二十二年,王安由陈矩推荐给皇帝,受命为皇长子朱常洛伴读。当时郑贵妃图谋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所以经常使人搜集皇长子的过失,然而皇长子在王安周旋保护下,使得郑贵妃一无所获。

在梃击案发生后,郑贵记心怀恐惧,王安给太子起草诏书,颁下令旨,解除群臣的疑虑,以安郑贵妃之心,皇帝对此也甚为满意。

光宗即位后,王安被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之后,王安采用门客汪文言的意见,劝皇帝实行各种有利于国家的政治措施,发帑金接济边费,起用忠直的大臣邹元标、王德完等,朝廷内外都异口同声的称赞他品德好,汪文言遂有天下第一布衣之称。

王安这个人,好奉承和虚名,大学士叶向高、佥都御史杨涟、御史左光斗等,都很尊重他,是少有得清流士大夫认可的太监。

他以读书人自居,自比身残志坚的太史公,积极与东林党合作,这光宗朝与本朝初众正盈朝的局面,他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安很看不起魏忠贤,因为对方不识字,也看不起他内结客氏,外联米氏父子的做法,客氏是美色引诱皇帝出幼,淫秽宫廷以得宠,米氏父子则是独断专权,长此以往,必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一次六君子丨弹丨劾皇帝客氏,确是他在从中推动,他希望借此逐客氏出宫,削弱米柱父子权力,以达到某种的平衡。

他年纪大了,又体弱多病,一向是早睡早起,昨夜京城大变,他在熟睡之中,并不知晓,米柱等在入宫之后,第一时间封锁他住处,直到他清晨时分起床尿尿,这才发现,他的住处之外,侍卫林立,全是他不认识的人。

王安就是反应再慢,也知道了一点,出大事了,这么多人围了他的住处,皇帝知晓的,他危矣!皇帝不知晓的,是米柱父子发动兵变,皇家危矣!

王安急急唤来侍侯他的小梁子,这才发现,下人们都不在了,这让王安十分惶恐。

看见王安房中蜡烛亮起,王体乾让人开门,他手持圣谕而入,大声道:“王安接旨。”

王体乾刚入宫时还只是尚膳监的一名小太监,但他这个人生性机灵,善于为人处事,喜欢趋炎附势,后入内书房读书,他知道魏忠贤就是太监中的老大,因此他无时不刻不在找机会向魏忠贤靠拢,魏忠贤也慢慢的对王体乾有所熟悉,他正在用人之际,正需要王体乾这样忠诚的人,他在等待机会将王体乾收归自己的领导之下。

所以才物色掌印太监人选时,便推举了王体乾,王体乾尚在熟睡之中,就让人叫醒,叫醒他的,居然是一身板甲的米柱提督,他被告知己被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王体乾几乎欢喜得呆了,他说道:“谢主隆恩!谢魏公公和米大人推荐,奴婢感激不尽。”

米柱道:“王公公己是司礼监首领太监了,在内宫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在皇上面前自称奴婢,其它人等,皆要看王公公脸色行事。”

王体乾道:“米督说笑了,若无魏公公、米督推荐,咱家绝无今日,以后唯魏公公和米督马首是瞻。”

王体乾第一个差事,就是宣旨裭夺王安一切职务,徒南海子充净军,这也意味着他是踩着旧日老大的尸体上位,不过,这是后宫常态,成王败寇。

天子近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1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明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子近臣第1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