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有说辞,此枪为汉人宋王朝时名将杨再兴遗留,对此伏罕不以为然,尘归尘、土归土,即便真是杨再兴兵刃,数百年之后早就腐朽。但杨再兴却关联了自己族人,小商河之战,杨再兴枪挑族人无数,这让伏罕又希望传言是真。以此枪诛“白马探花”、“九死枪”,再好不过。
下瞭望塔,伏罕单手持枪,重枪“嗡”的发出一声颤鸣!
和阿敏一样,伏罕不轻视四门寨,骑兵对垒期间,自己领精锐长驱直入,数次都造成了对方开垦、筑城的汉人大量伤亡,在四门寨出兵拦截之前又全身而退,但四门寨亦有多次昼伏夜出,袭击粮队,掠夺了大量牛羊马匹,焚烧草原,虽然自己始终没有和对方成子龙之类角色遭遇,但对手的百里出击,来去无影,足见彪悍。
依托富饶的大草原,以哈拉哈为线,贝勒调遣舍余、李延文良分居孤山东西两侧,摆开偃月阵,就等草原新绿,对手无法焚烧时挥师厮杀。
大旗迎风招展,西北风呼啸,伏罕视线再一次瞭望向夜空。
“风向已经转变,此时西北风渐强,四门寨焚烧草原的战法已经不足为惧,理应是可以出击的,不过贝勒谨慎。”
想想四门寨修建的大小据点和区间内焚烧草场形成的隔火带,伏罕叹息:“可惜我军无法火攻,四门寨擅长火攻也将防范做到了极致,但吃一堑长一智,四门寨如今却也是无法火攻,大营早就存储了足够粮草并同样焚烧建有隔火带。”
伏罕叹息、遗憾、期待着,辉腾梁山,一杆名为“赤霄”的重枪也在夜色下发出金属颤鸣声。
和曾嵩明汇合,成子龙知道这场战事已经开始了。
这是一场从侦查到确定战术目标经过反复研究,足足历经了三个月的行动计划。
墨社、兵工院挑选了一百多人配合战事,这些人有人精通火器研发、有人专于木工,有人擅长机关设置,有的……,成子龙记得自己刚来四门寨时这些人是专门研究气象。
类似朝廷境内通晓天官、风角之人,最初成子龙不以为然,但慢慢却发现这些人在四门寨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从气候的任何异常判断眼下或者未来天气变化,不一定准确,但实实在在多次为民众减少了自然灾害损失,如今这些人又活跃在四门寨水利建设、农耕的个个环节当中。在墨社,这些人被称呼为气象学家,成子龙喜欢这种命名。
气象学家参与战事,开天辟地。
漫天星光下成子龙看到快步而来的曾嵩明,眉角笑了起来。
平凡的星光中向西南走向,初春料峭的痕迹已经越来越削弱,近千里区域,城市的灯火和夜空星光融合在一起。
大明都城顺天府繁华更甚。
作为大明政事的重心,事关改制,朱由检执政以来越来越多南来北往的人们在这里汇聚,无数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大大小小在这里发生、酝酿、决策、执行。
家国危亡之际或者洗削更革时期,也多是英雄辈出之时,区别就在于这些英雄好汉能人才士得不到引导或者重视,于是有的成了盗贼,有的进入了敌营,有的郁郁寡欢。此时大明朝廷气象焕然一新,魏忠贤及其党羽缉拿查办,岳托出兵朱由检亲征得胜而归,一个清明天子形象油然而生。但岳托出兵,大军直逼顺天府的一幕也让大明百姓、官宦意识女真这只狼虎视眈眈已久,随时都可能会在大明朝廷松懈时候露出獠牙将凶狠蔓延过来。
这种忧患意识外加朝廷和琮记的刻意渲染下,数百年前女真及其蒙古大军南下,山河飘零,百姓罹难的一幕开始出现在书词宣传当中,以京城为主,青楼当中女子浅唱竟然也多了铿锵之气。
香河大营训练依旧,金戈铁马之气让郊外踏春的文人热血沸腾,当然有可能存在细作的文人墨客是观看不到真正香河大营训练场景。
士子们的诗词尖锐悲壮,绿林间有了爱国情怀的渲染,侠士辈出,文武之风比熹宗都有了长足进步。
各种的流派、思想也逐渐兴起,众多文人每日在京中奔走,兜售心中的救国之策。顺应潮流,在朝廷允许下早就加入秦园的北社才子彭炳开办了名为《钟声》的报纸,报纸以宣扬新政、边关英雄、民间悯农大贤或者是普通人家虽苦但执着怀有梦想的内容为主,报纸一经推出便在顺天府内掀起轩然大波并广受百姓好评。
艰苦的年代百姓自然没有购买能力,主要消费对象是商人、官宦子弟、才士,琮记又以说书的方式将内容在人口集结区域传播出去,口头相传,《钟声》名声大作。
朱由检改制,徐光启被重用,在这位精通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的大贤推荐下朝廷以官办的方式推出了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讲解农作物施肥、培育、耕种的报刊《辩书》,受这种影响,春光里,涉及兽医、治蝗、防旱的各种期刊、书籍相许推广向了民间。
这些利国利民报纸的推广是没有任何阻力,京城的改制越来越大刀阔斧,看不见的层面,诸葛子贤六扇门四下出动,对于阻挠改制官宦及其各地财大势大门阀冠以各种罪名处罚查办。
威严来自于权利和自身能力、业绩。
如今朱由检君临天下,上位前身为藩王赈灾活民过百万,剿灭女真奸细和大乘教兴风作浪,京城岌岌可危之时又亲征歼岳托大军,香河大营新军和焕然一新的锦衣卫联手挫败大乘教煽动起来的暴乱。
眼下朱由检名誉中天,东厂、锦衣卫、内操军及其亲手组建的崇明师对当朝皇帝忠心耿耿,肝脑涂地,内外、上下综合,朱由检的改制在历经试探期后越来越声势浩大,某种层面摸石头过河的朱由检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和自信。
此时顺天府大明朝廷或者改制或组建或职能转换的各机构气貌焕然一新。
锦衣卫取消世袭制,能者居之,越来越多德才兼备,功勋在身的人员上位,海军院、五军参谋院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运转,新建的兵仗局规模超出熹宗时期,京城有近卫军保证安全,香河大营热火朝天操练的是被称为天子第一军的“崇明师”。
屯田制废除,新的土地法在工部主持下开始颁布了下去逐步推广。广设驿站,信鸽也在局部区域担负起信息联络的职责,顺天府俨然成了一个新世界,改制总会有阻力,也未必全部符合现状,这种全面改制史无前例,但漏洞尚未有呈现而出的这个期间,朝廷内外确实做到了上下齐心。
朱由检执政的首个春天,做到了人心齐!
蓬勃发展的是大明的制造业。
历史中关于大明的灭亡说法不一,但文无忌有自己的观点,明朝历经发展到崇祯时期已经积贫积弱,文无忌始终认为如果没有明末小冰河时期的极端天气,导致北方大旱,南方水灾不断,瘟疫肆虐,义军四起,朝廷迫不得已将大量精锐之兵用于对内镇压义军消耗有生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天灾,人祸不足以致使崇祯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