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坐牢?坐牢老子也怕,我先生就是坐牢出身的。坐完牢,老子也来个声名鹊起。

“你你你……大胆狂徒,大胆狂徒,放肆小贼……不知尊卑之贼!”甘正除了抖威风,还能如何?难道上前去打一架?若不是顾着身份,甘正当真要上去甩他两巴掌。

“无能唯有狂怒,辱人者,人辱之。你不尊我先生之名,我又岂会尊你是前辈?若是朝廷官员,人人皆如你这般,谈何家国?若是朝廷官员,人人皆如我先生这般大才,谏言谏策,为国为民,何愁家国不兴?”小哥得理,更不饶人。

再看左右之人,看着骂战,皆是目瞪口呆,那甘道坚的学生,呃……着实厉害,不愧是写出这篇强国论的甘道坚的学生。

甘正气得往前几步走去,几乎真要动人了。

刘几连忙追去,拉住甘正,打人是打不得的,圣人子弟,岂能如乡野村夫一般在公众场合满地斗殴?这要传出去,那还当什么官?

“端念端念,不必与后辈置气,走走走,咱们不与之一般见识,换个地方,好好喝酒,即将上任为官了,不必与一个小小学生纠缠不休。”刘几苦口婆心劝着,使劲拉着甘正往门口走去。

甘正不知道是愿意离开呢?还是没有刘几的力气大,果真被刘几拉得连连后退,口中还有话语:“无知小辈,不知是非,见识浅薄,无礼至极,也不怕众人笑话,除了牙尖口利,一无是处,如此浅薄之辈,乡野村夫一般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在东华门外唱得大名。”

一边说着,刘几一边使出全身力气在拉拽,说着说着,已然就要到得门口。

出门之后,甘正怒气未消,与刘几说道:“伯寿兄,你拉我作甚?”

“端念,罢了罢了,不值当不值当。”

“气煞我也,当真是气煞我也!乡野匹夫,乡野匹夫之徒!”甘正骂骂咧咧。

却听得门内还有那乡野匹夫大声骂道:“此贼为官,必为奸佞,谏院之囚也!”

门口刘几,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走走走,端念不必气愤,咱们走,吃酒去吃酒去。”

还听得门内有人说道:“这位兄台,不必再骂了,人都已经走了。”

暴躁小哥携大胜之势,昂首挺胸,左右拱手:“诸位才俊当面,非我要与之结怨,实乃仗势欺人,欺人太甚,若其只是辱了在下,在下忍上一忍,也是无妨。此贼偏偏辱了我家先生,骂了我的恩师,我岂能不拍案而起,与之誓不甘休!”

是非对错,自然是在人心的。

却见一人起身,拿着酒杯,上前一礼,问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不敢,在下甘先生门下李定李资深,见过!”小哥李定,字资深,其实年纪不小,还要大甘奇两岁。历史上,他将来会是神宗座下喷子头领。

“能结识李兄台,三生有幸,三生有幸,请满饮此杯。”

李小哥哪里还等,立马抬杯一饮而尽,今日当真畅快非常。

“李兄弟,再饮一杯!”

“不必客气,称我一声资深就可以了,请。”大杀四方的李小哥,又饮一杯。

“好好,资深客气,想来资深还不知晓,刚才那人名唤甘正,其字端念,听说与你家甘先生是同族之人。”

暴躁小哥更气,大骂道:“同族攻讦,狼心狗肺之徒!”

此时甘奇兴许还不知道,他座下即将出现一员喷中猛将,深得真传!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达天听

大早,睡眠越来越少的老皇帝赵祯,坐在书房内,拿着新一期的报纸在看。

曹皇后亲自送来早餐,要说曹皇后,单论为妻子而言,当真是个不错的妻子,早餐送来,碗碟摆好在书案一旁,也不多言打搅,慢慢退了出去。

赵祯看着报纸,眉头慢慢皱了起来,口中也喃喃有语:“《过秦论》,论秦为何二世而败也,《六国论》,论六国为何敌不过虎狼之秦,唯有这《强国论》,论的是秦胜在何处,甘道坚啊甘道坚,难得之才啊!”

说着说着,赵祯把报纸慢慢放了下来,吩咐身边太监几句,去把开封府欧阳修召来。

诸位相公们慢慢都来了,韩琦自不用说,他最是敬业,几乎半夜就爬起来了,最先一个到得书房,实乃仁宗肱骨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新任御史中丞包拯显然不如肱股之臣韩琦到得早,站在韩琦身后。

欧阳修来得最晚,因为按理说他今日是不用入宫来见皇帝的,开封府的事情都忙不过来。

赵祯也不多言,只是往侧面一招手,几个太监送上来一叠报纸,赵祯开口说道:“看一看首页那篇《强国论》,当真发人深省。”

满场众人,唯有欧阳修一个人知晓《强国论》是什么,因为他已经看过了。韩琦与包拯,显然皆不知道这篇文章,哪怕是韩琦让甘奇得了个最后一名,韩琦也并不知道甘奇到底写了一篇什么文章。

众人在读。

韩琦已然黑脸,他黑脸的不是甘奇文章写得多好,而是甘奇怎么还中举了?这事是怎么办的?

众人读得差不多了,赵祯又开口:“国以何强?朕觉得甘道坚所言,极有道理,制度之法,才是强国之根本。头前度支王安石也上过万言之书,朕阅之深感朝野之困,当以革新为要,首当其冲便是冗费之事,关于冗费,朝会之上论了几年,依旧不减多少成效,而今度支已然入不敷出,再这么下去,实在难以为继,诸位当好好思虑,以图自强。”

这是正事,王安石的万言书,说的是具体的问题所在,甘奇的文章,说的是顶层设计的问题。两篇文章加在一起,赵祯岂能一点都不受影响?现实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冗费一直是赵祯关心的事情,此时他自然更加着急起来。

韩琦答道:“陛下,臣已开始着手冗费之事,军中冗费尤为突出,禁厢百万大军,堪用者不足半数,其余之人皆是无用之辈,当以军中冗费为首要,只要把军中冗费削减下来,朝廷度支便可宽裕许多。”

冗费,就是不必要浪费的公费支出。去年朝廷岁入已经突破了七千万贯,但是其中百分之九十都用在了军费之上。军费要改,这是正确的。

但是军费又不能随意改,有些事情是积累下来的问题。禁军厢军百万不止,问题根源就出在招兵制度上,以流民灾民为军,以罪犯为军,这个问题本身就会导致军队不堪用。韩琦开口就说军队半数是不堪用的人,其实远远不止,而是绝大多数不堪用。

但是削减军费,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怎么削减?其他手段皆是治标不治本的,除非裁军,但是裁军也有大问题。一次性把几十万没有资产的军人放到社会上去?那就是断了这几十万人的活路,这些昔日拿刀枪的人,会做什么?

招收流民罪犯入伍,就是为了防止生乱,若是忽然断了几十万汉子的生路,那一定就会生乱。

哪怕是把他们赖以糊口的收入削减了,问题也小不了。

喷王包拯,自然起身来喷:“韩相公此举不妥,军饷本就是军汉糊口之业,削减之,必会生乱。”

韩琦又道:“朝廷岁入,十有其九,皆用为军费支出,不减军费,那冗费之问,便是无解。难道削减官员俸禄不成?”

北宋的风华》小说在线阅读_第2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哈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的风华第2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