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束缚的自由,真的不是范晶晶能够忍受的,或许她没有这种经验,想起来就觉得非常的可怕。
从小到大她就没有被束缚,范晶晶从小就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经济能力的许可,她可以说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被经济所束缚,想要出国也完全没有问题。
她享受过很多优质的生活,来到大唐她并不觉得自己特别的幸运,反而觉得自己特别的悲哀。曾经拥有过的一切,很容易让一个人回味过去。
范晶晶透过自己的知识能力,传播能力还有影响力,逐渐让生活的一切逐渐达到自己的需求,如果没有办法达到自己需求的部分,只好用人力来弥补。
毕竟这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时代,想要追求科技的产品几乎是不可能,而科技基本上就是让你生活方便,而想要让生活变得方便。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人力来替补。
科技本来就是为了取代人力而诞生。
很多人甚至觉得用人力来替补的生活方便更值得追求,范晶晶反而不是非常喜欢被别人所侍候,因为她觉得别人的存在是一种别扭,会让她感到不舒服。
只不过范家庄园对她的忠心,让她慢慢的把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舍弃掉。
慢慢的接受范家庄原人替她劳动。
因为她在范家庄园的劳动者里面感受到的是一种感谢,而不是一种缘分。
替妳服务的情况之下,范晶晶就逐渐接受跟这些人相处。
既然对妳没有恶意,妳又怎么样用恶意的眼光去对待人呢?
人生的生活有时候就是彼此适应的过程,范晶晶适应了他们,而他们也适应了范晶晶,并且不断的去追寻范晶晶的脚步,让自己在大唐的生活越来越高端。
当范晶晶从皇宫被放出去的时候,整个人松了一口气,她觉得每一次来皇宫,她越来越有窒息的感觉,但是离开长安,放弃范家庄园,她又觉得非常的不安,毕竟范家庄园如果被她放弃,那么生活在范家庄园的人该怎么办呢?
但是总不能够以身饲虎,来满足老虎和范家庄园人的需求。
但是,如果这样下去,范晶晶的自由又该如何处理,或许她在范家庄园表现的太过软弱,应该要让皇帝李世民,还有长孙皇后看到,范家庄园是独立自主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更何况范晶晶拥有皇子皇女的支持,是他们的老师,应该有一些地位,虽然皇帝和皇后不见得会在乎皇子皇女,他们真正在乎的是整个皇位的传承。
但是皇子皇女在没有威胁到皇帝的治理天下权利的时候,应该还是属于皇帝比较在乎的人。
人都有亲情,虽然皇帝由于妻子太多,儿女太多,亲情变得比较淡薄。
而且他也没时间来照看这些人,身边的亲戚太多,对于亲人的感觉自然就会变淡。
一个人的爱想要分配给天下人,再分配给自己的家人,就太过难得了。
在科技时代范晶晶看得明明白白的,一方面拥有成就的人在另外一方面就没有办法兼顾到。
所以在事业上很有成就的人,其家庭往往会特别的凄惨。
教育专家他们的儿女常常教育失败。
有很多的教育问题,范晶晶也不想要成为这样教育失败的父母。
幸好四个孩子没有经过教育的情况之下,就已经非常的聪明伶俐,似乎很能够判断是非对错,范晶晶也能够比较安心。
“看来以后不应该常常往皇宫跑,应该如果长孙皇后有什么事,让她来范家庄园以后,就住在山里面不出来算了,何况即使不管范家庄园,现在的人应该也过得不错了。
不过如果想要在范家庄园学院继续教学,躲起来好像也不是这么一回事,得想办法应付长孙皇后。
其实让范家庄园更为强盛起来,让皇帝皇后觉得范家庄园不可轻易欺辱,才是最大的自保方法,以前对皇家真的是太好了。”
范晶晶的思考线路跟一般人比起来就显得特别的特殊,似乎她不懂得一般人的思考,所以长孙皇后在判断范晶晶的想法的时候,往往有误判的可能,皇帝和皇后往往都是经过很久之后才发觉范晶晶跟他们的想法,走得可能是不同线路。
他们已经想办法跟范晶晶明白的说,但是即使明白的说,他们也不知道范晶晶究竟是什么心态,什么意思,范晶晶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没有实际上的反应的时候,她基本上都在思考,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往往就是代表他是反对的,但是反对是什么样反对。
会不会跟朝廷配合。却很难说,而范晶晶没有说出口,就不能够因为她没有说出口而整治范晶晶,所以范晶晶的自我保护能力还是非常的强。
长孙皇后还有皇帝李世民,有时候真的很想要把范晶晶抓起来,但是一直顾虑到整个范家庄园的发展,他们知道范家庄园自然是有自保能力和这种自保能力,在于全民学武而全民学武,最重要的却是在自保。
因为他们是住在城墙之外的人,随时会应付突厥来袭。
在历史上并不是只有一次两次突厥攻入长安。
李世民才亲自去应付过颉利可利。
虽然现在突厥已经投降,慢慢的让李靖带回来,只不过还没有进到长安,毕竟这一段路非常的久才能够走到,并不是说胜利你马上就能够庆祝。
皇帝李世民一直在等着突厥颉利可汗的到来,突厥可汗被绑来之后,并不代表整个突厥的灭亡,突厥会因为失去颉利可汗而四分五裂。
四分五裂的突厥,比起一个有强力领导人的突厥要好来得好对付多了。
因为四分五裂的时候,人们总是想要占有领导权,想要占有领导权就必须要彼此的斗争。
有了彼此的斗争,整个突厥以及草原民族,必定会带来一段时间的懦弱,只要不时的到草原上清扫,大草原就会是唐军可以进入的势力范围。
在这一段时间,大唐并不准备懦弱的躲在关内来看着别人的斗争。
大唐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天可汗,并不是他只打赢得一场战争,接下来是唐军连绵不绝的出征。
这样可以随时扰乱突厥的争斗,最好能够让大唐来管理这些草原民族,事实上李世民也算是草原民族的后裔,本身也有争凶斗狠的心。
所以当他把突厥颉利可汗打下来的时候,皇帝李世民想的并不是就可以在长安安心的过日子,他看向更远的地方,就很想要不断的把兵力推进,把兵力推到更远的地方才有更长的防卫线来守住江山,来保护整个大唐的人民。
皇帝李世民知道这段土地就算拿下来也很没有价值,但是这段没有价值的土地,还是有一些地方可以开垦,只要把这些地方开垦了,就可以成为他们的军事普及地。
这样一个一个地方可以连接起来而不用依赖从长安发送过去的粮食的运输,即使有脚踏车三轮脚踏车的出现,仍然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的问题,马匹或者是其他运输工具,仍然是需要很多的粮食补给。
虽然马匹吃的东西在大草原上可以找到一些,但是更多时候,对草原民族以及马匹牲畜来说都是一个死亡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