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四卷 青春无底价 第二十五章 枪击事件

省里面的支持,就体现为一个对平原厂的分解问题,既然部里面已经因为合资事件成为众矢之的,那么他们对于平原厂的控制也就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质疑,依据上面的处理意见,平原厂应该彻底将军品和民品生产分解开,形成两套人马,而不能在沿用以前的混在一起过日子的旧体制。

作为具体的政策执行者,省政府方面很快就拿出了行动方案,将平原厂的军品车间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新的平原重工公司,并将厂址移往磐石市新近划入的水西县,而剩余的民品部分则留在平原厂的原址上,改组为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

分家容易,可是分家之后的吃饭问题就比较困难了,尤其是原本属于平原厂的债务问题,此时都被压倒了新成立的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身上,而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个月的工资应该从何谈起。

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的领导权,正式地移交给了磐石市政府,而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则由市长范亨亲自担任。

倒不是说范亨喜欢揽责任,而是市政府里面的几个副市长,没有一个人敢夸口能搞定新的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四五千人的吃饭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落实,实在是苦难得很。

其实范亨的心里面也没有底,多年来已经不进工厂,他对于平原厂的了解,还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要想处理好新公司的问题,就得先深入调查一番才是,而要搞调查,他觉得别人都不是很靠得住。因此便将目标瞄向了自己的儿子范无病。

“老爸,你这么做是不对的。”范无病苦笑着摸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我是你儿子不假,不过呢作为市长,怎么也不应该压榨童工吧?再说了,这件事情虽然是我在里面搞风搞雨。但平原厂走到了现在,也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居多。咱们这么费心费力地办事儿,到底是在替谁弥补过错呢?”

事实上,虽然平原厂倒了,但是厂子里面真正有权有势地人,基本上都活动了关系,调到了新成立的军品生产的平原重工。只有那些不得志的管理层,才会留到了磐石市这边儿,也就是说,当初败家的那群人,这回是跑了个干干净净。

因此范无病有些不高兴,他认为省里面处理的首尾实在不干净,不给自己留下几个祭刀地。又怎么好在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这边儿立威。将厂子搞起来呢?他觉得,如果这样不声不响地一笔带过,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的工作局面。还是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的。

范亨却说道,“我们父子都是办实事的人,总不能让四五千职工都饿肚子吧?怎么说,当初我们也是从那里走出来的,你的很多叔叔伯伯,现在还正在发愁今后地出路呢,这些个人恩怨,暂时先放一边儿吧?”

其实范亨也清楚。很多被大家看不顺眼的家伙们。此时都去了水西县那边儿的军品新厂,算是摆脱了跟大厂的关系。这么一革故鼎新,反倒是可以不用计较以前在老厂中所搞的那些小动作了,倒也算是打开了新局面,但是老厂这边儿受到的损失就比较严重,要知道,他们所欠下的债务问题,实在是比较庞大地。

范无病在父亲地劝说之下,终于还是决定同父亲一道,将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的事情处理好,使父亲的经营基业夯实一些,只要磐石这边儿能够经营地铁板一块儿,日后的事情,也就好说多了。

不过父子二人的这种想法,在他们去平原厂那边儿调研了一阵子以后,就变得有些不同了。

实在是通过走访和调研得到的消息,让他们父子感到气愤难平了,原来老平原厂的问题,已经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领导层不作为那么简单,这么多年以来,基本上都是领导层合伙起来,将老厂子的家底,也就是范亨在担任副厂长期间所创下的家业,给联合掏空了。

这么说起来,其实才到任没有两年地厂长李铭九,只是一个倒霉地替死鬼而已,这场国有资产流失大案之中,他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一个击鼓传花地最后一个接花者那么简单,真正的家底败光的责任,并不能由他来承担。

从账面上发现的问题就已经非常惊人了,再从职工们口中了解到的内情,更让父子二人感到郁闷不已,平原厂的贪腐是一场窝案,而当初的受益者们,此时有很多人都通过钱权交易走上了重要的位置,所以,李铭九在部里面能有后台。

“哼哼,触目惊心啊!”范无病愤愤地说道,“我看李铭九这次也没有多大的事情,自然就会有人帮他摆平一切的!内部审查,这不就是一层保护伞吗?移交司法的可能性,基本上是可以断定不存在了!”

范亨的心里面也很不痛快,只是嘴上说道,“不能这么讲,你还是要相信组织的。”

事实上范亨也明白,作为官场的潜规则,这事儿估计到此也就算了,没有人愿意劳心费力地去挑战这么大一股势力,这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你如果失败了,那就是污蔑领导干部,别有用心,你如果成功了,也得落一个薄情寡义六亲不认的恶名,甚至会为自己带来一些祸事。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过先例的,因此范亨觉得,还是先解决了磐石市重型机械公司的问题是最重要的,别的都是扯淡。

自然范无病也不愿意为自己的父亲多惹许多麻烦的,因此他们主要先就磐石重工以后的发展目标为重点,通过在磐石重工内部实行机制转换,准备将磐石重工打造成磐石市最大的一个盈利企业。

磐石重工好歹有着以前平原厂的大部分技术底子,走的又是民用品方向,四五千人基本上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如果有个好项目,自然是马上就能够火起来地。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一个是寻找什么样的发展项目,另一个就是如何处理现在所担负的债务问题了。

至于发展项目,范无病心里面大概有个谱儿,磐石市地处内地,不像是沿海城市那样。适合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变化较频繁的事业,那么就是应该稳中求胜了,联想到今后几十年之间都要大力开展的国民基础建设,范无病立刻给磐石重工定下来一个目标,就是重点发展光缆事业。

“光缆?”范亨虽然知道这东西,但是因为没有专门了解过,所以有些拿捏不准。但是见到儿子这么有信心,自然就觉得应该是可以搞地。

提到光缆,就不能不提起光传输的问题,一八七零年,英国科学家丁达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股水流从玻璃容器的侧壁细口自由流出,以一束细光束沿水平方向从开口处的正对面射入水中。丁达尔发现,细光束不是穿出这股水流射向空气。而是顺从地沿着水流弯弯曲曲地传播。这是光的全反射造成的结果。

光导纤维正是根据这一原理制造地。它的基本原料是廉价的石英玻璃。科学家将它们拉成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丝,然后再包上一层折射率比它小的材料。只要入射角满足一定的条件,光束就可以在这样制成的光导纤维中弯弯曲曲地从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不会在中途漏射。科学家将光导纤维地这一特性首先用于光通信。一根光导纤维只能传送一个很小地光点,如果把数以万计的光导纤维整齐地排成一束,并使每根光导纤维在两端的位置上一一对应,就可做成光缆。用光缆代替电缆通信具有无比地优越性。比如二十根光纤组成的像铅笔精细的光缆,每天可通话八万人次,而一千八百根铜线组成的像碗口粗细的电缆,每天只能通话几千人次。

自从一九六零年,美国科学家Maima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后。为光通讯提供了良好的光源。随后的二十多年之中。人们对光传输介质进行了攻关,终于制成了低损耗光纤。从而奠定了光通讯的基石,光通讯由此进入了飞速发展地阶段。

作为新一代地通讯介质,光缆传输具有频带宽,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工作性能可靠的优点,尤其重要地一点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如今的光缆成本已经大大地降了下来,远比传统的金属缆线成本也低廉得多。

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今后的通讯网络建设当中,由铜缆向光缆的转化时可以预见的,而且,磐石重工生产光缆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范无病控制下的最大的网络设备生产商思科公司,此时已经在北京附近安家落户了,并且已经开工建设了一段儿时间,有他们的产品为依托,走联合路线,进入各地的市场要容易得多。

范无病想通了这一点后,不由得心情格外舒畅,这是大大的好事儿啊,一下子给自己多送来这么多的成熟技术工人,简直就是老天开眼,先期的一点点不快此时基本上都烟消云散了。

“照你这么说,生产光缆倒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厂子的控制权问题,如果还是在市政府主导之下,那么厂子今后的产权还是含混不清的,一旦出现了行政干涉,你们的意图就难以实现,政企不分这是商界的大忌,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范亨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其实范亨问这个问题也是有目的的,上面的要求,是由磐石市政府指导和辅助磐石重工走上正常的工作轨道,并且提出了是否可以在一开始就明确磐石重工的产权性质,最好是能够走股份制企业的道路,实现政企分家。

“这是必然的。”范无病点头回答道,“但是要这么做的话,老爸你可要准备好顶住压力,毕竟想要改制,就得先将老厂给破产,然后进行债务重组。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组,这样就可以形成股份制企业,公司总经理直接向董事会负责,这样就算是彻底解决了老问题了!”

企业破产啊!范亨皱了皱眉头,心里面有些纠结,毕竟这不是玻璃厂。玻璃厂那千把号职工都将磐石市政府给闹的鸡飞狗跳,如今的磐石重工可是有四五千号人马啊!

不过再困难,也得先改制才行,否则到时候又是给他人做嫁衣裳了,于是范亨在范无病地建议下,先在磐石市政府工作会议上商量了一下对磐石重工的处理意见,总的原则就是先清算债务。然后看一看是否已经到了需要破产的地步,之后根据情况对厂子进行相应的处理。

所谓的相应处理,自然就是破产或者不破产了。

财色》小说在线阅读_第2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叨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财色第2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