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璋问:“浩东,你认为咱们这个体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徐浩东脱口而出,“执政能力不够强。”
伍国璋嗯了一声,“请具体讲讲。”
不料,徐浩东缩回去了,“伍书记,我没有具体。”
伍国璋哈哈一笑,“果然狡猾。那么,给我提点意见,这总可以吧?”
徐浩东看了李智宏一眼。
李智宏说:“你别看我,就当是三级书记的一次小规模的民主生活会。”
伍国璋说:“所以嘛。”
徐浩东说:“这个我敢。”
伍国璋说:“我洗耳恭听。”
徐浩东说:“我只说事。一,会议太多。拿六月份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了七个会议通知。关键是这七个会议,都不是省委省政府的会议,而都是省直部门的会议,却偏偏指定市委书记参会。”
伍国璋笑着说:“听说你一次都没参加。”
徐浩东点着头说:“是的,每个会议加上来回,至少需要两天。七个会议十四天,加上周末,我每个月只剩下七八天的上班时间,我还能不能正常工作啊。”
伍国璋说:“是啊,这有点过分了。”
徐浩东说:“伍书记,我了解过那些会议,其实不必召开,只要下发一个文件即可。”
伍国璋点了点头,“你继续。”
徐浩东说:“二,省直机关太能折腾。今年上半年,我们收到的来自省直机关的文件五百二十七个,接待来自省直机关的检查组指导组考察组等,共计一百七十七次九百六十多人。我至今搞不明白,他们怎么这么清闲,怎么会这样折腾我们下面。”
伍国璋哦了一声,“这么多?有这么多啊?”
徐浩东说:“伍书记,还有五百多次电视电话会议,七百多份公函,一千多份资料。”
伍国璋说:“文山会海,名符其实。”
徐浩东一口气提了七个问题,个个既是事实,又很尖锐。
伍国璋问:“对我个人的意见呢?”
徐浩东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请伍书记放心,有,我会当面提,像对李书记那样。”
伍国璋琢磨着说:“没有意见,也是意见啊。”
李智宏说:“国璋,你说对了。他这张嘴说出的话,你既得正面想想,又得反面想想。”
伍国璋说:“请赐教。”
李智宏说:“当初,浩东也对我说过没意见,后来,他说对我没意见就是意见,说我不作为和作为不够。”
说着,李智宏微笑起来。
伍国璋也笑了笑,“我明白了。”
李智宏说:“国璋,请你注意,这个家伙,是敢于当面给省委书记提意见的人。”
伍国璋点了点头,“我欣赏这样的人。”
徐浩东不好意思地笑了,“两位领导,你们别挤兑我了。”
李智宏说:“浩东,你给国璋书记提的七条意见,一大半是我在任时没有没有做好的,帐应算在我的身上。国璋,说说人口与发展工作会议吧。”
转移了话题,气氛也浩跃了起来。
伍国璋说:“就人口形势,东江省比较严重。一方面,人口流入较多,总人口是增加的,这种趋势,未来十年是有保障的。而另一方面,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总和生育率仅为一点三五,仅比几个直辖市和东三省高。”
李智宏说:“云岭那一套,我看能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伍国璋说:“这次会议开过之后,我们准备在全省范围内,照搬云岭市这一套。”
李智宏说:“东江省的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在人口发展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
伍国璋问徐浩东,“浩东,全省照搬你们云岭市这一套,你看能做到吗?”
徐浩东想也没想地说:“不能。”
伍国璋哦了一声,“为什么呢?”
徐浩东说:“因为没钱,或者说,压根就没想在这方面花钱。东江省省级债务三千多亿元,加上各级债务,加起来恐怕已突破万亿。还债都来不及呢,哪有钱拿来鼓励生育。”
伍国璋轻叹一声,“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啊。”
李智宏瞥了徐浩东一眼,“浩东,你昨天的报告,可没有说到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推广和实行你们云岭这一套措施。”
徐浩东说:“我有所准备,但我想等与会者在参观和讨论之后,再在会议上做一次发言。”
李智宏噢了一声,“我想听听你的再次发言,和与会者的听后感言。”
徐浩东问:“李书记,你不是今天要去省城吗?”
李智宏指了指伍国璋,对徐浩东说:“我去省城,主要是参加他们的民主生活会。但施展平省长出差在外,我建议他们的民主生活会推迟,所以,我可以在你们云岭多待两天。”
徐浩东点着头噢了一声。
伍国璋问:“浩东,我还有一事请教,你让他们自己选择参观地点,但为什么又竭力推荐一个叫潭浦的的自然村啊?”
李智宏也问:“对啊,浩东你说说,那里有什么名堂啊?”
徐浩东介绍说:“我们云岭市有个三兴乡,是我工作的开始和从政的起点,我在那里一共待了四年半。三兴乡由原来的三个人民公社合并而成,大半是山区,小部分是平原。潭浦村又叫潭浦街,是原潭浦公社所在地,地处云岭西部山区深处。我在三兴乡工作期间,有两年还负责联系和分管潭浦社区的工作。”
李智宏点了点头,“想起来了,这个潭浦村好像旅游搞得很好,被媒体重点报道过。”
徐浩东说:“对,潭浦村就是以旅游业为主。去年全村的游客达一百一十七万人次,日均约三千两百人次,全年旅游收入十三点五亿元,纯收入一点七二亿元,人均约五万三千三百余元。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以旅游为支柱产业,而且十多年来,旅游业是长盛不衰。”
伍国璋好奇地问:“浩东啊,他们的旅游业有什么特色?有名胜古迹?还是经营上的独到之处?”
徐浩东说:“是有特色,而且非常的有特色,他们的特色,可以说全国独有。在潭浦村,共有一万多条标语,这些标语来自各个年代。不仅有解放以来各个年代的标语,甚至还有八十年前红军时代的标语,因为那里是革命老区,革命先辈方志敏烈士领导的红军,曾在那里活动过。”
李智宏和伍国璋都是兴致勃勃,期待徐浩东继续说下去。
徐浩东说:“我负责潭浦村工作的时候,正是封山育林退耕还田的时候,潭浦村被群山环抱,不能再靠山吃山,经济不断下滑,几年间当地人迁走了一半多。于是,我就想在潭浦村发展旅游业,因为是革命老区,就想以这方面为特色。有一天,我一边在街上遛达,一边琢磨主意。忽然,墙上的标语启发了我。”
李智宏笑着说:“你小子,脑子里肚子里就是主意多。”
徐浩东说:“我之所以能想到这点,主要得益于潭浦村的环境好,老街老房保护得好。而且潭浦村人很念旧,连那些旧标语都保存得很好。所以我想,以这些旧标语为特色,结合革命老区这个特点,以潭浦老街为中心,开拓旅游业,是不是能够带动发展那里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