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东说:“我们家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总之,我有一个好姐夫,他入赘了,承担了原本属于我的负担,四位老人,只有一个有退休工资。而我比较幸运,岳父岳母跟着我,以他们的退休待遇,是我沾他们的光。”
李智宏说:“按照新诚的理论,浩东也比较悲催,从理论上讲,四个孩子的教育费,将来还需四套房子,负担沉重啊。”
阮文晔说:“浩东是经济学家,一定有特有的持家理论。”
姚新诚说:“浩东,请教了。”
徐浩东说:“请教不敢当,互相学习吧。”
阮文晔望着李智宏问:“不过,咱们谈家庭经济和家庭问题,这合适吗?”
李智宏笑了,“你少来,这是午休时间,当然可以谈私事。再说了,干部也是人,领导也有凡人之事,谈私很正常,不谈私反而不正常。”
阮文晔点着头说:“是,家庭经济也是经济。”
李智宏指着徐浩东说:“他最近正进行研究家庭经济问题,准备出一本专著。”
阮文晔说:“浩东,那就别抻着了。”
徐浩东说:“我先说一个词,顶天立地。从古至今,对好男人的标准,必有顶天立地一词。我个人认为,咱们这些人,如果要想合格,也可以用顶天立地一词来衡量。顶天,是为国为公,立地,是为家为私,只有这两方面都合格,才能成为一个好干部。”
李智宏说:“这个说法很新颖。”
阮文晔说:“应该是很有些道理。”
姚新诚说:“我个人很同意浩东的说法。”
徐浩东说:“古人有话,清官难断家事,治国如烹小鲜,说得很有道理。所以研究家庭经济非常重要,在经济学领域,有两个研究方向最难,也最重要,一是国家经济,另一个就是家庭经济。”
李智宏笑着说:“你这么一概括,理论高度也有了。”
徐浩东说:“从理论上讲,家庭基本上可分为这么几类。一,贫困型,暂不在研究之列。二,拮据型,暂不在研究之列。三,富裕型,比如姚秘书长家,也不在我研究之列。四,无忧型,比如智宏书记家。五,奋斗型,比如新诚家和我家……我现在重点研究的,就是第五种类型的家庭。”
阮文晔说:“有意思,我们更得听听了。”
徐浩东对姚新诚说:“老姚,咱们这一类家庭,我已经搜集了三百一十九个,包括我自己家。如果你同意,你将是我的第三百二十个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说,研究对象越多,研究的结论越靠谱,”
姚新诚说:“我荣幸之至啊。”
徐浩东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首先我要研究这类家庭的共性,其次是研究这些家庭的不同之处。其实这不同之处,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这可寻之处,就将是我的研究结论。”
李智宏说:“浩东,你还没说什么叫奋斗型家庭呢。”
徐浩东说:“顾名思义,奋斗型家庭就是需要不断奋斗才能前进的家庭,最大的特点是不进则退。咱们常说,反腐永远在路上,改革永远在路上,这奋斗型家庭也永远在路上。”
阮文晔说:“浩东,所有的家庭都一样,都需要奋斗。”
徐浩东说:“阮秘书长,每个家庭的奋斗都是不一样的,奋斗型家庭的奋斗最值得研究。”
姚新诚说:“浩东,分析一下我的家庭呗。”
徐浩东笑着说:“暂时不行,因为这需要你的正式书面授权,所以,我还是先以我的家庭为例。”
姚新诚说:“好,我洗耳恭听。”
徐浩东说:“咱们在这类家庭中,又是特别的一种,即官员家庭。其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命运系于一人,即使不是一荣倶荣,但也一损倶损。打个比方,如果我倒霉,我的家庭会严重受损,如果我是个贪官,我进了监狱,那我的家庭将四分五裂。从这个意义上讲,奋斗型的家庭不能出事,首先在家庭的思想建设上,最需要不断的奋斗。”
阮文晔说:“这一点很有政治意义。”
李智宏也深表赞同,“行,把家庭建设的精髓说出来了。”
徐浩东说:“咱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普遍规律。但在研究家庭问题时,不妨反过来说,是上层建筑决定家庭经济,有了上层建筑,也就是有了规划,才可以谈经济基础的建设。”
姚新诚说:“浩东,你说的太有启发性了。”
徐浩东说:“老姚,像我家这种情况,首先是思想建设,身为一家之主,我不能出事。其次,必须有家庭的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接着是节约,别听某些专家瞎咧咧,节约是可以出效益的。”
姚新诚问:“怎么节约?”
徐浩东说:“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你们家的日常开支,最大的一笔是两个儿子的补课费用和各种培养班的费用。”
姚新诚咦了一声,“你猜得太准了,我老婆除了给两个孩子不断的补课,还报了六个培训班,仅去年在这方面的开支,就达到了九万元以上。”
徐浩东说:“这就对了。我两个孩子就没有补过课,也没参加过任何培训班。当然,现在我让两个孩子参加了少年军校,每人一万元。我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自立,十二岁了,应该学会如何做大人了。”
姚新诚说:“浩东,人与人不一样,你的孩子不需要补课,我的孩子可能需要补课。”
徐浩东说:“我给个建议,你们两口子与两个孩子形成良性互动,或者叫互相学习,这既能増进亲情,又能节省开支。我敢保证,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效果肯定比各种补课班培训班好。当初,我们家正是这么干的。”
阮文晔说:“这一点我很赞同,家长自己不懂没关系,现在有网络,网上什么知识都有。”
徐浩东说:“就家庭经济来说,家庭成员越多,节约就越有可能。所以像我们家,包括一位阿姨共九人,节约空间很大,我敢说,有计划的节约比无计划的开支,能节省全年开支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持之以恒,其经济效益就出来了。”
姚新诚笑着说:“还别说,我老婆有点大手大脚,信奉的是会花钱才能会挣钱的原理。”
徐浩东说:“我老婆也是有名的大手大脚,我们家的具体办法是民主管理,除了两个小不点,全家都有参与家庭决策的权力,三千元以上的单笔开支,需要全家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
李智宏哈哈而笑,“新诚,就这一条,够你学半年的。”
姚新诚说:“我回家马上就试。”
阮文晔说:“这是好办法,让孩子们也参加,至少能培养他们的经济头脑。”
徐浩东说:“最后一条,就是开源,也就是立足家庭条件,尽量拓宽收入渠道。”
姚新诚说:“问题来了,咱们是国家干部,除了职务收入,还能有什么其他收入呢。”
徐浩东笑而不语。
李智宏指着徐浩东说:“他有三条额外的发家之路,值得大家借鉴。”
徐浩东笑了,“领导,你不能把我的老底全给抖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