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刘袁三人都笑了。
刘炳云说:“这很正常吧,听说省委是有这样的考虑,为了更好地推进四市一体化,四市的领导干部进行部分的互调。”
袁丰平说:“老刘,我们认为正常,可浩东认为不正常,沈方舟部长去云岭市,浩东就认为更不正常。”
徐浩东苦笑起来,“丰平,你在嘲笑我。”
沈亢笑了,“理解理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嘛。”
刘炳云也笑了,“老沈,你敢把沈部长比作蛇,你犯错误了。”
沈亢说:“比喻,这是比喻。”
徐浩东拿手敲着办公桌,“三位,说正事,说正事。”
刘炳云说:“什么正事,难不成你要反对省委的部署?”
徐浩东说:“我哪敢反对省委的部署,我的意思是,咱们四个市的领导班子刚刚调整完毕,大家也已初步进入角色,没有必要急着再作所谓的微调。”
袁丰平说:“我同意浩东的看法,但省委的部署也不能反对,除非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刘炳云呶了呶嘴,“这方面的办法,应该问老沈,老沈是组织部门的老人,他有的是办法。”
徐浩东说:“老沈,抓紧时间,别卖关子。”
沈亢微笑着说:“其实很简单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干部的任命,无非一是直接,二是挂职。你们既然反对一,那就选择二吧。”
刘炳云说:“老沈,有话直说,别二不二的。”
袁丰平说:“对,老沈你才是二,你们全家都二。”
大家都笑了。
笑过之后,沈亢说:“浩东,如果我判断得没错的话,沈部长接下来会这么做。一,在云岭市考察后,会征求浩东的意见。二,接着还要来我们三个市考察,分别征求意见。三,然后沈部长回到省里向领导汇报。四,最后省委正式作出决定,是否对四个市的领导班子进行微调。”
徐浩东说:“废话,这是一般流程,我也知道。”
沈亢说:“你急什么,人事调整是头等大事,这一般流程,没有一个月完成不了,所以咱们有的是时间想办法。”
徐浩东说:“说个具体办法。”
沈亢说:“临时挂职,每个市派若干个领导,到其他市临时挂职。”
徐浩东笑了,“好办法,应付所谓的微调的好办法。”
沈亢忙说:“不是应付,是一本正经,是严肃认真。”
刘炳云说:“而且,应该由浩东主动提出,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徐浩东不乐意了,“为什么是我?你们仨不要欺负人啊。”
袁丰平说:“浩东,还真是你最合适。”
徐浩东说:“理由,请说理由。”
刘炳云说:“一,你是李智宏书记相对比较信任的人,你说话,李书记会听,沈部长也会卖你面子。二,咱们搞四市一体化,省委省政府有过不公开的指示,咱们以云岭市为主,工作上向云岭市看齐,所以你当仁不让。三,沈部长先到云岭市考察,云岭市先说话,理所当然。”
袁丰平说:“我严重同意。”
沈亢笑了,“三比一,通过。”
刘炳云说:“我宣布,此次会议结束。”
电脑显示器上,刘炳云消失了,接着沈亢和袁丰平也消失了。
徐浩东破口大骂,三个滑头,三个可恶的大滑头。
有人敲门。
徐浩东起身去开门。
是市长孔正豪、副书记阎芳、常务副市长陈修杰。
这是每周一次的书记会议,因为主题是四市一体化,所以吸收陈修杰列席。
三个人坐下后,都看着徐浩东笑。
阎芳憋不住,“浩东,你刚才骂人了。”
徐浩东否认,“没有啊。”
陈修杰乐了,“我们都听见了。”
徐浩东极力否认,“没有没有,我怎么可能骂人呢,你们见过我骂人吗?”
孔正豪忍俊不禁,“你办公室那个门,门缝太宽,大声说话,肯定会被听见。再说了,要怪也怪你自己,后勤处的同志要维修一下,可你不让啊。”
徐浩东无奈地笑了,“好吧,我承认,我刚才是骂人了,我骂的是沈亢、刘炳云和袁丰平三个大滑头……”
听了徐浩东的介绍,孔正豪在微笑,阎芳和陈修杰却笑不出来。
大家都知道沈方舟部长来了,也明白什么叫“微调”,微调调不到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头上,但像阎芳和陈修杰,却在微调之列。
陈修杰说:“开会之前,我想的就是这个问题,咱们班子刚完成调整不久,怎么又要搞微调呢。”
孔正豪说:“老陈,话不能这么讲,四市一体化,加强干部交流是肯定的。比方说政策协调,纠纷调解,等等,咱们的高新工业园区,与海州市仅一河之隔,少不了要与对方的几个乡镇打交道。”
阎芳问:“浩东书记,以你的估计,谁最有可能被微调?”
徐浩东笑了,“阎芳同志,亏你还是管了那么多年的人事,这里面的名堂你最清楚了。从理论上讲,既然只是微调,那一定是个别调整,我和正豪也不会被调整。反过来讲,就是两套班子里,除了我和正豪,谁都有可能被微调。”
阎芳和陈修杰互相看了一眼,二人一个心思,都是本地人,都不想外调。
陈修杰说:“领导下来调研考察,不会是无的放矢,沈方舟部长此次下来,肯定与传言中说的那样。”
徐浩东摆了摆手,“好了,这个话题暂且放下,说正事吧。”
孔正豪说:“我先通报一下高新工业园区的情况。一,一期开发的一百五十平方公里,除去公共用地和道路建设等,企业用地共二十一万五千亩。截止到现在,全部工业用地均已被企业认购,土地款和保证金也已上交百分之七十一,预计未来两周之内,土地款和保证金将全部到位。一期园区共有两千九百三十七家企业,在这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原工业区的老企业,其余的有百分之二十来自本省,百分之四十来自国内其他地区,另百分之四十来自海外。”
“二,基础建设。城际高速公路,离园区尚差二十三公里,预计七月底就能竣工通车。城际轨道交通,离园区尚差三十一公里,预计国庆节前夕就能竣工通车。其他四条市级公路,有两条现成的,目前已经通车,另两条能在八月底前竣工通车。海港建设,划归高新工业园区的小港口共有两个,都已废弃多年,预计两年后才能投入使用,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内河港口建设,云岭河的支流三兴河,一直通到桑树乡的桑树街,桑树街离高新工业园区不到三公里,目前正加紧疏浚三兴河,预计年底就能完成,到时候三兴河能通五百吨级的客船和货船。”
“三,园区三通一平。通电,已完成计划的百分之三十。通水,已完成计划的百分之三十七。通路,已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十九。土地平整,已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十一点五。根据目前的情况,三通一平的进度需要加快,我建议再允许一批工程公司投入施工。”
徐浩东问陈修杰,“海州市那边的进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