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那么好的相机,为什么会对这些难得看到的景色没有兴趣呢?”
再次上路的时候我问道。
“摄影不是我的爱好,相机只是因为我需要一台,太小的微单我不喜欢,我的相机要比大多数人的要好就足够了。”
我有点明白了,冷嘉月大概去过太多的地方了,以至于她并不喜欢大多数地方的风光。拿相机也仅仅是因为不想比别人差,不过这点和她其它一些表现又是矛盾的。
“我在上海的时候,我有新加坡、美国、英国的同事来上海出差,差不多每个人都带着有两个大尺寸的行李箱。像你这样一个小尺寸行李箱一个小背包的人我第一次见。”
路越来越难走,我不得不没话找话的和冷嘉月聊天,这样可以保持清醒。其实我想开店车窗就可以,因为开始不停的上达坂下达坂,加上下雪,山顶都是浓浓的白雾,车外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度,这个时候,车窗一开寒冷潮湿的空气就能让我保持清醒。
因为车里还有穿着很单薄的冷嘉月,还因为车窗一开,挡风玻璃就会起雾。我只好开着暖风,玻璃上到是没有起雾,穿着短袖也不觉得冷,但可能会打瞌睡。
在夏天的雪地里开山路很有特别的感觉。因为雪在路面并没有堆积,所以暂时不用担心路滑。
下到巩乃斯的巴音沟这里时,雪停了,傍晚的斜阳照着我们身后的达坂散发出金色的光芒。我停车欣赏着身后的美景,冷嘉月也很难相信刚才我们走过的浓雾风雪路现在却映照在阳光里。
“这也太神奇了,天上的云好像一下就没有了,气温也没那么冷了。要不是山上还有大片的积雪,我真不敢相信我们刚才是从那里下来的。”冷嘉月拿出相机一直拍着照片。
“对高山草原来说我们来的时间不对,我没想到已经下雪了,我没有厚衣服,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晚上会很冷。估计零度左右。”我有点担心的说道。
“这个地方叫什么?”
“巩乃斯,意思是太阳照耀的地方,或者说是太阳坡地。有林场和高山草原,再有三四十公里能到那拉提草原。前面有个十字路,是这条路和独库公路的交叉点,我们去喀什要从交叉点走独库公路到库车再去喀什。”
“我不去那拉提了,就这这里住一晚,明天你带我在附近走走,我觉得这里才是我要看的地方。你有没有意见?”
“你说了算,虽然我昨天没要你的钱,现在我后悔了,车费什么的你还是要付的,你大概能看出来,我就是个穷光蛋。不过这里的住宿条件比较差,我不知道你能不能习惯。”
“呵呵,我以为你多清高呢,放心,一分不会少你的,住宿条件我不讲究的。”
我正拿着一瓶水喝着,听她说她不讲究住宿条件很是搞笑,被呛了一下。
“我是特别希望你住这里的,我打算找个蒙古包,这里条件差,手机信号一般,大部分地方网络很慢或者没有。这样我也许能睡个好觉。”
我说完就后悔了,万一她听说网络不好打算去那拉提镇住宿,那样我在草原上住宿的想法就无法实现了。
“你是不是总是这么实在?你就不怕我为了工作连夜赶到个城镇居住?”
“不怕,这附近没有大的城镇,都和这里差不多。”我说了个谎话。
我研究过这一片地方,虽然是纸上谈兵,但有了在小萨家居住的经验,我相信这里居住不会好多少。我说谎的原因是附近确实有比较大的城镇甚至是县城,最近的半个小时,远点的可以两三个小时内赶到。
但是我说谎了,因为我并不想往那些城镇去,在这种草木繁茂,人迹罕至的天山腹地,住在野外远比住在镇上要好。
“巩乃斯也是个镇,不过我想住蒙古包,不想去镇上,镇上那些小旅馆太破了。”我继续骗冷嘉月。
“我没说要住镇上啊,你看看这里多美啊,草原和丝绸一样,那条河叫什么名字?水真清澈。”
“巩乃斯河,我去找找住的地方。”
在巩乃斯河的南岸是公路和沿河旅游带,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毡房、小木屋和小楼房,这里面自然也有条件不错的度假村和疗养所,我开着车忽略了这集中的地带,一直朝西走去,快到巩乃斯镇的时候,我看到南边有条岔路,有一大片缓坡,坡上有两个毡房,有一个破木棚子,棚子里有炊烟升腾。
走上这条土路,来到毡房前,把车开到一边不影响走路的草地上。
“就这儿了,今晚注定的。”我有点兴奋的说道。
“你确定?刚才那么大一片地方都是蒙古包,你为啥不住?”
“那是for游客的,一般都是有钱的单位或小老板靠本事圈一块地,搭建一些蒙古包。那个不是蒙古牧民的生活。这里,我能肯定百分百的牧民,要体验就体验最真实最接近的。”
我没有猜错,这里是一户蒙古族牧民,一个老奶奶,然后是老奶奶儿子一对中年夫妻,还有老奶奶的孙子和孙媳妇,当然还有一个不会走路的婴儿。
虽然我只在喀什去过牧民和农民家,并没有了解过蒙古族的习惯和性格。但我想这些都是共通的,我和中年夫妻中的男的握手聊了几句,然后直接提出租一个蒙古包来住。
中年男性看了看我的汽车,很明显他认识国语。
“你们北京来的?”
“嗯,那个姑娘,美国来的,她先到北京,我是上海来的,开车旅游,住一晚,付钱。”我说道。
“可以,不过我要收拾收拾,我家就两个毡房,我还有个毡房前两天才收掉,天气凉了,没有人来的,我们自己住的。你们要等一等,我先收拾一个毡房出来。”
我感觉到有点不好意思,我表示我车上有帐篷,他们不方便的话就不用收拾了,我们住帐篷。
“不行,你们那个帐篷嘛,太冷了,晚上嘛受不了。我们的毡房搭起来快的很,我先给你们收拾出一个毡房,我们能搭起来就再搭一个,来不及我们一家住另外一个毡房也够了。一晚你能给多少钱?”
“我不知道这里的行情,三百怎么样?如果不够我再加。”
我说三百并不算随口说说的,随口说的话我可能只会说一两百。刚才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本地蒙古包的价格,差不多是三百左右。
蒙古族大叔很满意我提出的价格,也没有讨价还价,而是转身吩咐女人们去收拾其中一个蒙古包去了,而他自己则打开篷布盖着的一堆东西,我看到那是蒙古包的骨架和毡子。
冷嘉月已经顾不上和我说什么了,她一边拍照,一边帮忙搭建蒙古包。人多的情况下,蒙古包的搭建还是非常快的,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就已经把外面搭好了,剩下包内的木板架起来就算是完成了。
“你们吃过饭没有?”
“没有,你们先吃,我去买点菜,等会儿用一下你们家的锅灶。”我说道。
没等他们说话,我就要开车去买菜,刚才看到路边有杂货店和羊肉店,搞顿饭没有问题。
“你会骑马吗?家里的马鞍子还没来得及卸,你骑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