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吧,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受经济制约,喀什的房租成本比较低,你看这些饭馆和小吃摊都是比较便宜的。人们出来消费一次也花不了多少钱。但在内地大城市就不一样了,房租很贵,因此饭菜的价格就比较高,这样把一部分没有钱或饭不好吃的餐馆、小吃摊就淘汰了。另外,能在外面吃饭的人大方面分两种,一种是不在家里吃饭的,一种是请客吃饭的。这就慢慢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餐饮聚集现象。要么都是比较好的餐厅,要么都是小饭馆小吃摊。而且规模受周围消费需求限制,比如我如果要在一个地方开一家餐厅,就要挤掉其它餐厅的客流。其它餐厅就会改进服务来避免竞争。但在古城里,这个需求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客人可以用十几分钟走出古城去吃饭,所以改为酒馆模式,边喝酒边吃下酒菜是比较好的。”
我给米热大概说了一下我的想法,我到过很多地方出差或旅游,每个地方的餐饮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从餐饮上的确能区分出一个地方是否经济发展良好,即便是在一些很有名的以吃闻名的大城市,比如广州、成都这样的城市。
还没把米热送到家,阿里木江的电话就又来了,阿里木江比刚才还兴奋。
“李哥,我迫不及待了。我觉得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是个好主意,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干?”阿里木江因为在乌鲁木齐上过大学,所以他可能更能明白一些经济发展的方向。
“你打听过相关政策了?成立公司其实只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我们要怎么做,有什么优势才是我们先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公司成立了也不会有太好的发展。比如你就会想着把邻居家的地租过来,但你的邻居可能都不会这么做,是因为你思考过租来以后做什么怎么做,而你的邻居可能想的是:我干不来这样的事,我忙不过来,我没有钱等等。”
对于一个走出校园在家种地快一年的大学生来说,我其实是有点担心他对社会的理解,特别是现在这个某某总、某某经理多如牛毛的时代。
“阿里木江,如果对未来的方向相对了就是梦想,想错了就是幻想。我们要确定创业的发展计划,起步怎么起步,起步以后如何发展,发展以后怎么扩大等等,有很多东西都要考虑,我们未必能做到,但我们必须去研究一下。”我补充到。
阿里木江答应他再去打听一下,并答应会做一个计划书出来,把那些一年内、两年内、三年内都要做什么事给先计划一下。
“李哥,这个计划总是要有个主导吧,你能不能告诉我该怎么去写计划?”阿里木江说道。
“先收集资料,大概的了解你们那一片的土地情况,比如酸碱性,适合种什么样的作物,现在种的农作物都卖到什么地方去了,有没有其它农业公司在做。再去想大棚的特性,能种几茬,都适合种什么,能不能把一个错时的节奏给踩准,就是反季节种植,比如,一年内能不能地不闲着,人不闲着,类似在西红柿最贵的时候我们的西红柿能采摘销售。最后,考虑的是什么东西是喀什最缺的,什么东西是弄到北疆或内地最值钱的,农产品收获后储存、运输和深加工等等。”
“李哥,是不是还要考虑工厂,比如搞深加工的工厂。”阿里木江说。
“当然可以考虑,虽然那可能最快也是一两年以后的事。你记住,往能赚的方向去考虑。”我说道,阿里木江满心欢喜的挂了电话去考虑了。
米热却问我为什么觉得阿里木江适合去做计划。
“他是农村出身,比我们都懂农村,但我更看好他现在的想法,他能怂恿,,哦你可能不懂怂恿,就是说他能说服他的爸爸,他们把邻居的地给租过来种这件事做的不错,足以说明他有一定的经营头脑。”我说道。
米热若有所思,说:“哥,那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
“你啊,适合做老婆。”我开了一句玩笑,但也不完全是玩笑话,米热的性格很好,很爱笑,很有朝气。另外一面,她又很顺从,至少是对我很顺从,我说什么她就去干什么,比如今天就主动为我做了两顿饭。
“你看,我睡了一下午,你可很无聊,但你没有走,坚持给我做了晚饭。而且你很勤快,什么家务都会做。”
灯光下,我看不清米热的脸是不是红了,但她听我说她适合做老婆还是很高兴的。
“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优点了吗?做老婆也要嫁对人,我可不想被老公天天打,从小到大,我见过不少男人打老婆,那样的男人太多了。”
“你适合做老师,就凭你对孩子那么有耐心,而且你的理想不就是当个老师嘛。”我说道。
“哥,你会不会觉得我没有追求啊。小米想当歌星,玛依莎想做女强人,就连热依罕都想着将来有个自己的糕点铺子,然后生几个孩子,我就只是想当个美术老师。”
本来以为自己的性格可以轻松的坚持持续的写作,今天有点动摇了。
目前已经做到两百章和一百天了,时常会感觉很吃力,我因此也更加佩服那些一下就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作者。
承蒙编辑的厚爱,给过几次推荐,但什么啊、推荐啊我就不叨叨了,更别提有人会给提提意见。
不卖萌、不卖惨、不懂推销自己可能是我的短板,因此我常常对自己的文笔产生怀疑,如此婆婆妈妈的讲一些故事也是理工科本不擅长的,但是谁让我已经开了这个头呢。一开始有点存稿,没多久就只能现写了。
无存稿、晚睡、有不少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之处、今天写明天发,这种日子其实不是我想要的。
按非常老的写作套路,我应该是写完后再反复修改和检查,但是目前只能做到连续的写,真的很不容易,这导致我直接是一稿就会发布出来。
简单的说一说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吧,同时也是给自己打打气,今天我真的动了退缩的念头。
前几年,在南疆农村的时候,看到了一些破破烂烂的房屋,看到孩子们一年四季都光着脚,看到地上摆几块石头支个锅就是炉灶,被跳蚤咬,随便找块田就是厕所......。后来他们给我讲,虽然生活还是比较困难,但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孩子们都免费接受教育了,路也修好了,破屋子也变成了新居所。
回想那个时候,我遇到的几乎所有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都是热情和质朴的,他们没有抱怨生活的苦,没有抱怨投错了胎。在比比划划中,我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桑葚熟了她们会摘一盆来给我吃,杏子黄了他们会找最甜的那棵树给我摘,我站在桃子树下吃着专为我留着舍不得摘的桃子,我吃着挂在枝头,带了霜的红苹果,很甜。
我开着别人的车,帮他们拉过行李,送孩子们坐车去远方上学,我和孩子们从远方来家访的美女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
喀什很少下雪,我幸运的遇到了好几次,雪夜里,我和纯真的女孩子们一起欣赏古城的美景。
那个叫我哥的姑娘米热怕我一个人寂寞,每天都通过微信和我聊上几句,古城里的不少朋友则怂恿我在古城创业,但最终我还是离开了那片我突然介入然后就喜欢上的城市,我没有住在汉族聚居区,而是住在人文浓郁的城中村。
我发现,乡村里成年人之中存在数量不少的文盲。于是,不知道怎么,我就每周都要有三四次开车去乡村,去给他们普及一些知识和技能,那段时光成了我在喀什的重要的生活,以至于我曾经一度想搬到农村去居住。
离开喀什回到发达地区,我一度有了不习惯,甚至计划重返喀什噶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没有回去喀什,机票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