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摆摆手说这个我来,我给小朋友们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饭是请你们吃的,但是是有条件的,首先你们每次考试要不能不及格,其次你们有时间就可以到我这里来玩,特别是休息的时候,到我这里来改善一下伙食,身体最重要,再有就是你们每次来要带一篇作文来,学校写的或者你们自己想写的都可以,我们店有个v信的公众号,需要你们的作文,你们免费吃的其实是你们的稿费。”
孩子们也许是和我不熟悉,没有接话,但米热却咕哝了一句:“我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了,你这样说谁还敢来啊。”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有个维吾尔族名字叫帕里希达,你们知道这个名字的意思吗?”尚青云拥着孩子们说道。
几个孩子想了想,念了念,纷纷摇头。我们不懂维吾尔语的人发音都是普通话后的发音,和美国人可能听不懂***、川普这样的发音是指他们的总统一样。
“我曾经在罗布泊那边的一个叫底坎尔的小村庄过新年,那天有个叫海伦的小女孩给我起了帕里希达这个名字,她说我是上天赐给她们的新年礼物,帕里希达就是新年礼物的意思。”尚青云说。
几个小女孩扑棱着大眼睛,嘴里反复念叨着,然后点头认可是这个意思。小孩子们在米热的照顾下,吃饱喝足,然后热依罕又给她们每人送了一份她做的点心。米热看到了,慌忙回家拿了几双袜子送给了孩子们。
“小妹妹,我本来想找我的新衣服的,可是只有这几双袜子是新的,你们拿去穿。”米热硬塞给了她们。
几个小女孩推脱着说不用新衣服,她们有校服。
“女孩子没有不爱美的,你们把你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留给我,我不是买的衣服,我有些不穿的衣服,还有我同学不穿的衣服我明天就找出来放着。你们下次一定要来,不然我找到的衣服就白白的浪费了。”
孩子们都没有手机,米热就留了她们的联系方式,把她自己的联系方式也给了孩子们,送孩子出古城去了。
“你这个妹妹很善良,也很可爱。本来我以为你和其它外地来喀什的人一样,看到你对那几个孩子那么好,我觉得你是我值得认识的朋友。”尚青云说道。
“你也是个善良的人,是因为你请孩子们吃东西触动了我们,其他外地来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我问道。
外地来喀什的人形形色色,有很多的确是来喀什捞钱的,比如卖假玉的,骗补贴的,也有类似小张老师那样为了吃公家饭来的,还有不少类似玛依莎她们的公益组织的那些人,是来行善的。
“有好有坏吧,因为喀什本地的人比较鲜明,很难总结,但人与人之间更柔软,所以衬托出这些外来人但带着误解和偏见的比较多。他们没有真正的了解南疆就去评价,比如赚到钱的人说这里的人傻不会赚钱,没赚到钱的人说这里落后没有前途,但很少有人很融入的去看这一切。我看到你周围都是维吾尔族的朋友,我对你产生了一点好奇。我是因为喜欢这里,喜欢拍照片才来这里的,你又因为什么来南疆?我只能肯定你不是为了赚钱。”尚青云说。
“为了爱情。”
我不想把我的故事告诉一个刚刚认识的人,而且我一点儿也不了解这个人,但我也不会编一个很随便的理由。
“对于我来南疆的原因,其实我自己也曾经困惑过。喀什本地人第一感觉认为我是来捞钱的,他们其实不明白我不是个生意人,我曾经只是个过客。还有,我也有不少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朋友,现在我把这里当做我的家。你很了解南疆吗?”我接着说道。
“我很了解,我敢这样说,没有一个搞摄影的亦或是写作的人会比我热爱南疆。这无关技术,也无关作品的好坏。我没仔细算过,从我二十岁出头拍照片开始到现在一晃就拍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我来过南疆七八十次。平均下来每年三四次,短则几周,多则半年,几乎一半的时间我都在南疆。我和别的摄影师不同,我很深入,一开始是热爱和好奇,我为了了解南疆,都是住在老乡家里,徒步去山里最值得去的地方,那些地方大多汽车进不去。有很多年轻人现在二十多岁了,我曾经拍他们的妈妈少女的模样,拍刚出生的他们,然后现在已经拍到他们的小孩出生。那些照片我还能找出来,想一想就觉得很奇妙。”
尚青云熟悉整个南疆,不光是喀什。她曾经是某国际杂志的主编,偏好边塞人文,云贵川藏几乎所有的边境线她都去过,不在新疆就在边疆。她尤其对新疆有着难以名状的浓厚情节,这次是受某部委委托来拍一组新时代下喀什巨大变化的人文片,一个月交稿。
“这么说姐姐你已经四十多了,看着不像,我还以为姐姐就比我大两三岁呢,听你的故事就像是个女侠,但看你的皮肤和精神状态不像个每天在野外和户外的人。我们算是有缘人,外力说他遇到个摄影家,用很高级的设备,他很羡慕。我又阴差阳错的跑高楼顶上去救你,最后发现是同一个人。我对有思想的人文摄影家很尊重,不同于那些执着于光线和构图的人,喜欢拍人文的更具备情感。”我说道。
“说的我不好意思了,我也讲究摄影技巧,只是现在已经不去研究了,我拍了二十多年,对那些已经炉火纯青了。我一直用手动档拍摄,总是能准确的掌握各种参数,这是经验。我的设备是高级,有我自己的,有别人给配的,本身的成像质量就非常好,这是优势。我对南疆很了解,我甚至去研究过那些牧草的名字和生长特性,这是内心。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我要带三四个机身三四个镜头,只要我认为好看,我就会拍下来。现在这几个相机和镜头我没仔细算过,大概要十几二十万吧,但你别误会,我不是炫耀,这些都是身外物,我个人没什么钱,这些年跑啊跑的,除了有人赞助的,很多都是花自己的钱,在很节约的情况下也就够养活自己。亏得大家帮助,容忍我到处跑着拍照片。有一次国家地理约稿,要求很高,有各种框框限制,我不能自由发挥,但我还是按约定交稿,结果最后他们用了照片也没给我多少钱,从那以后我就不拍商业片了。”
尚青云一边说,一边给我看她今天拍的照片,很多直接逆光的,阳光变为一丝丝的丝线,但人物和景色的脸却很清晰,光线也足,不会因为逆光而看不清或有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