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会! 纵然我把人生看的再透再无所谓,也不能置亲情于下顾,我想我老爹,我想我弟弟,其实我早就熬不下去了,亡命天涯的痛苦滋味没有亲身经历你们不是体会不了,而是根本无法体会。八年了,我的确该是回去的时候了,该是睡一个安稳觉的时候了。”张瓜说着说着又是泪水长流。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多强在乌鲁木齐呆了二十多天当然也是无事可做,每天除了和张瓜喝酒谈人生之外,不是长吁短叹就是独自沉思。虽然说身在千里之外,但现实总是无法逃避的,每次廖梅或者家里人其他人打来电话,对他来说就是折磨和煎熬,什么叫追悔莫及,什么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庆幸的是廖梅不是强势之人,倘若知情绝不会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些招来,更不会离自己而去,她只会默默伤心暗自落泪,而恰是这样让她伤心失望则是自己心底最难承受的疡,李多强恨不得让她给自己来一刀才好。廖梅自小就一心一意跟着自己她图什么? 不就图个平平淡淡和自己过个安稳日子吗? 可是自己却不是东西的可以,把两人历经十年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产败了个精光,如果这世上真有后悔药,缩短自己寿命二十年来一颗也在所不惜。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男人既然有犯错误胆量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在逃避中前后优柔终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多强一天天愁眉苦脸,憔悴不堪,杨布拉和张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是他俩又能有什么有效办法?
不说除了命案在身而一无所有的张瓜,就算做了十几年生意的杨布拉杨老板,使出吃奶的劲最多也只能拿出个二三十万来应李多强之急,若是让他拿百八十万去填窟窿几乎没有可能,因为他身后还有家里人和阿依莎,他和李多强一样做事对亲人们得有交代。
钱财的事自古以来就不是小事情,无论对于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乃至于团体或者是个人总是头等大事,一切的荣辱兴衰几乎这个“钱”有关系,套用一句烂了话来说那就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父子夫妻之间、兄弟姊妹之间尚且要算得清清楚楚,分得明明白白,更何况无有血缘关系的哥们朋友之间? 杨布拉能做到这一步已属难能可贵,从常理上讲谁也不是谁的谁,谁又必须牺牲自己去成全谁基本上就是一个传说。帮是人情,不帮是本分,李多强明白非常这个道理,面对杨布拉的为难李多强相当理解,摆脱困境还是得靠自己。
不能为李多强摆脱困境的杨布拉倍感惭愧,他写了一张80万的借条让李多强拿着暂时去应付廖梅,然后郑重劝李多强最好面对现实,鼓气勇气回金都找机会东山再起,对家里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打死也不能说,钱虽不是小事,但是千万不能因钱而散了来之不易的家啊……。
就算杨布拉劝与不劝,李多强决心也要赶在中秋节之前回去,钱虽然没有了,但每年中秋和亲人们共度团圆之节的贯例这个不能破,别人不必考虑,单是老父亲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巴兮兮地在等待着这一天。
第一次来乌鲁木齐李多强觉得应该带些新疆土特产回去让亲友们尝一尝,众所周知新疆物产丰富,尤其象葡萄干包核杏大枣核桃这些东西举世闻名。
杨布拉带着李多强和张瓜来到了位于火车站附近的月明楼小食品批发市场,这个市场占地面积庞大,经营人员众多,月明楼市场立足中国新疆自冶区首府面向国内西南西北诸省,辐射独联体中亚斯坦各国以及外蒙和印巴地区,可以此市场在当时是全彊乃至中亚各地最大的小食品物资集散地,别的不说单是装满方便面往外走的康明斯每天不少于二百辆。
步入市场李多强算是开了眼了,见过的和听过的干鲜果品这里应有尽有,每一个摊位上都似小山般地堆满了诱人的干鲜杂品,看得他嘴里涎水都下来了,老板和伙计们也很热情,热情地招着手吆喝着:朋友这边请,看一看尝一尝,不买不要紧嘛,交个朋友嘛……。
三个人一边看一边走,偶尔也尝一两口人家的东西,笑呵呵寒喧几句,握握手说再见,时不时也买上一点东西,就这样才走了横竖两条排档三个人手里已经拎的满满当当了。李多强这几年多来养尊处优缺乏锻炼,拎着东西走了个把小时就不行了,让杨布拉寻个阴凉处坐下抽支烟歇歇再逛。
李多强点起烟半眯着眼看向远处,这是他习惯性动作,多少年未曾改变。杨布拉和张瓜知道在抽烟时刻李多强一般是不说话的,所以也随着他的眼神方向默默地抽着烟。
“布拉,你看那辆车旁边搬东西那人的背影象不象陆广明?”
李多强指着一个方向突然的说道。
杨布拉顺着他的手望去,吐口烟呵呵一笑道:“的确很象,不过广明的身架应该比他更挺拔一些,这人和我一样,多、多、多多少少有些背锅。”
杨布拉话音未落张瓜象箭一样飞了出去,那辆车离他们五六十米左右的距离,不消三分钟张瓜又原路返回了,长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强哥! 布拉,那个人百分之百就是陆广明,我藏在车后面近距离仔仔细细看得清清楚楚的,绝对错不了,千真万确! 你俩快跟我来。”说着折身猫腰又朝康明斯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