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琢道:“我有,这数年来,黑武屡次南下,支援我的都是宁王。”
裴芳伦一怔。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过北方了,关于宁王李叱,他所知道的信息,大部分是来自于杨玄机那边的人所说,还有当初在朝廷里的耳闻。
“宁王......”
裴芳伦自言自语了两个字,然后就沉默下来。
夏侯琢道:“大将军,你是中原的英雄,你的边军的楷模,晚辈斗胆想劝大将军一句......”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裴芳伦就摇了摇头:“这不仅仅是各为其主的事,你知道的,如果我行事只为自己,我不会在这,我也不会还是楚臣,也许早就撇了这一身甲胄,找地方去逍遥快活,这混沌人间哪还有谁值得我抛头颅洒热血。”
这次轮到夏侯琢沉默。
裴家是大家族,是放眼整个中原都能排进前十的大家族。
裴芳伦这样的人,何来自由?
“喝酒。”
裴芳伦举起酒壶。
两个人又是同时喝了一大口酒,这满满的一壶,两口之后,都已经过半。
裴芳伦问:“黑武人难打吗?你知道,我虽为边军,可是戍守兖州,很少和黑武人打交道。”
夏侯琢点头:“难打,黑武人身材体型都要比咱们中原人占优,力气也大,而且他们生性凶狠,以杀人为乐。”
裴芳伦心中有些震撼。
想想那几次和黑武人的交战,夏侯琢就算有宁王李叱的支援,可是兵力上如何能与黑武人相比?
再加上黑武人天生的优势,这样的仗,打赢一次就是一辈子的骄傲,夏侯琢打赢了不止一次。
“了不起!”
裴芳伦再次把酒壶举起来:“敬你!”
夏侯琢举起酒壶:“敬大将军。”
裴芳伦微微摇头:“我不值得你敬。”
然后将剩下的半壶酒,一饮而尽。
他随手把酒壶扔了,再次于小舟上肃立,然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大楚府兵军礼。
“老边军裴芳伦,给夏侯将军敬礼!”
夏侯琢肃立,回礼:“边军新兵夏侯琢,给老团率敬礼!”
裴芳伦把手放下来,看向夏侯琢微笑着说道:“虽然朝廷那边一直都在说,大楚的边军戍卫边疆抵御黑武,而宁王李叱却在边军背后偷袭,以至于京州
百姓都认为那是真的,可你说的话我就信,边军不骗边军。”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但我们还是要在战场相见,我会拿出来我的全部本事,你也不要掉以轻心,如今我们都不是在对外敌的战场上,我们是在自相残杀......胜负便是生死,我也知道,宁军主力不在此地,你手中怕是连一万人都没有,若我赢了......我会亲自为你立坟。”
夏侯琢点头:“我在战场上等你。”
裴芳伦再次抱拳,然后转身:“咱们回去吧。”
夏侯琢一直看着裴芳伦的小船远去,沉默着,可是人却比在刚刚得知对面领兵的是裴芳伦的时候,似乎放下了些什么。
李叱一直手握着一杆铁标在岸边站着,直到裴芳伦回到了河对岸他才把铁标递给身边亲兵。
夏侯琢的小船回来,李叱伸手扶着夏侯琢跳回岸上。
“备战吧。”
夏侯琢大步往岸上走:“他们会以浮桥和渡船同时进攻,我们要毁他的浮桥,阻止他以优势兵力直接压在岸边。”
李叱看着他,眼神有些心疼。
夏侯琢回头看向李叱:“还在等什么?敌人很快就会进攻,而你还没有当众宣布我为此战的主将呢,所以麻烦你快些。”
李叱使劲儿点了点头,快步跟了上去。
“他可强了。”
夏侯琢一边走一边说道:“他在兖州戍边的时候,没有输过一次。”
停顿了一下后夏侯琢笑了笑:“可我更强。”
李叱问:“胸有成竹?”
夏侯琢道:“他们人多势众轮流上,我们器-大-活-好-够持久。”
李叱:“......”
夏侯琢道:“我可看到了,大营后边的抛石车,我也看到了,你在大营里堆了多少床子弩和排弩。”
李叱道:“你也知道,我是那种穷怕了的人,所以也就是这觉悟了,凡事都要囤的多一些,尽量多。”
夏侯琢想起来李叱在北疆的时候说过那句话......以器换人命,花多少钱都是赚的。
“卓青鳞。”
夏侯琢喊了一声。
卓青鳞立刻过来:“大将军,请吩咐。”
夏侯琢道:“如果我让你的四千人在后队,我的人在前边,你会不会不服气。”
卓青鳞:“会。”
夏侯琢哈哈大笑:“会不服气的话,你想怎么办?”
卓青鳞:“忍着,你是大将军!”
夏侯琢笑的更加欢畅起来,点头道:“那就忍着,带你的四千战兵兄弟到后阵,抛石车和排弩床子弩都交给你,我带我的人做近战。”
卓青鳞道:“尊大将军军令。”
他行军礼,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但我还是不服气,因为我的人才最熟悉敌人。”
夏侯琢道:“如果我打的不够好,你就可以替换我,我的人刚到这,我得让他们知道,在冀州打出来的傲气虽然应该留在冀州,可是在豫州也不能输。”
他回身看向河对岸:“哪怕你们是老唐练出来的兵......别以为我会对你们服气了。”
卓青鳞也笑起来:“明白!”
李叱站在夏侯琢身边,在这一刻,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夏侯琢。
在冀州城里,横行无忌的夏侯琢。
天命军那边应该得到的是杨玄机下达的死命令,趁着宁军主力不在,必须攻破河北岸的宁军防线。
所以天命军的动作极快,根本就没有准备多久,他们就开始在河道上搭建浮桥。
从他们的进度和配合来看,显然针对上次渡河失利有了许多总结,也有许多改进。
如裴芳伦这样的当世名将,有过一次战败的经验后,当然不会允许第二次同样的事再发生。
在上游,裴芳伦安排了至少五千人的队伍巡查,谨防宁军再放船下来冲撞。
若是发现宁军有此准备,他们就会用渔船拦截宁军放下来的冲撞船。
下游,裴芳伦直接吃亏的地方,他也一样安排了游骑巡查。
上次惨痛的教训让裴芳伦深知宁军战兵的强大,也深知敌人领兵之将的能力。
上次,他的对手是宁军大将军唐匹敌,宁军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这次,他面对的是夏侯琢,一样是宁军大将军,宁军中当之无愧的第二人。
再加上裴芳伦知道夏侯琢在北疆力抗黑武的战绩,自然不会轻视。
如果是宁军中一个如夏侯琢一样年轻的人指挥,裴芳伦可能还会瞧不起,但他早就听过夏侯琢的名字,况且,他也知道留守的人是唐匹敌的亲信。
小船离开河岸之后放下去铁锚,船停下来之后,辅兵上前,用四根木桩钉入河堤把小船稳住。
第二艘就更快一些,因为有了第一艘船可以依靠,就能少打一根木桩。
天命军搭建浮桥的速度很快,小船一艘一艘的排开,后边的人把木板铺在船上。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上次战败之后,杨玄机一定让手下的将军们根据宁军的防守方式,做出新的打法设计。
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