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各处,增派人手,提前囤积筹备物资,已经春暖,如果黑武人要来的话,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
夏侯琢站在众将面前,肃然说道:“我把话说在前边,诸位当牢记于心......你们将分派各处去准备迎战之事,若谁有松懈怠慢,谁那里是因为准备不足而出了纰漏,我这次是要杀人的。”
“是!”
所有将领整齐的应了一声。
夏侯琢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传令边军各处关口,派斥候向北深入探查,能出去多远就出去多远,尽力提前探知黑武人从何处来,来多少人,领军之将又是何人。”
“是!”
手下人又应了一声。
夏侯琢继续说道:“宁王穷数年之功,才把冀州改善成如今模样,他给了百姓们好日子过,给了诸位的家人乡亲以希望,而这一次,要靠我们来保护宁王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这冀州平安!”
“战!”
“战!”
“战!”
将领们高呼三声,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已经充满了斗志。
夏侯琢缓了缓后说道:“以前,我们缺兵少粮的时候,都扛住了黑武人数十万大军,扛住了黑武汗皇的御驾亲征,这一次,我们什么都不缺,我们有足够吃数年的粮食,有足够用数年的兵器甲械,冀州军工所制造的弩车,全部都被宁王送来边军之中,而大将军唐匹敌南下的时候都没有多少这样的装备。”
他扫视了众人一眼后说道:“我们边军从来都不会被人看不起,打外敌,没有人比我们更能打!”
他说完后一摆手:“各军准备妥当后无需向我请示,直接开赴你们的守备之地。”
第二天,冀州。
李叱和大家在一起吃早饭,高希宁她们看着他,勺子舀了一些粥,放在嘴边却忘了喝,没有人说话,怕打扰了李叱的思路。
他一定是想到了什么,才会连饭都忘记吃了。
“派人给庄大哥澹台送信。”
李叱忽然抬起头说道:“让澹台带他所部,立刻开拔往幽州方向支援。”
燕青之怔了一下:“可是现在,并无黑武人寇边的确切消息,若是调走澹台,山海军趁机攻打龙头关,只有庄无敌一军把守......”
李叱道:“宁丢龙头关,不丢北疆国门。”
他坐直了身子说道:“我不管是什么国,现在是不是大楚也好,北疆的国门都不容有失。”
燕青之又劝了一句:“可是龙头关若是失守的话,那后边就无兵可守,山海军可长驱直入而至冀州城外。”
李叱道:“冀州可以丢,丢了还是中原的,国门若失守,中原就是黑武人的了。”
他看向余九龄道:“派人去龙头关的时候告知庄大哥,若死守不住的话,那就当机立断直接退守冀州城。”
李叱端起粥碗,咕嘟咕嘟的一口气喝完。
“收拾东西,咱们去幽州。”
说完后大步走了出去。
众人看着他,一时之间都有些懵了。
在座的人又互相看了看,眼神里都有些惊讶。
老张真人在小张真人的肩膀上拍了拍:“你昨日才问过我,天命人皇,与盖世枭雄有何区别,我说以后你就知道了,你可看明白了?不用等以后,现在你就知道了。”
小张真人起身道:“弟子去收拾东西,准备去幽州,师父照顾好自己。”
老张真人点了点头:“龙头关应有一难,我即刻启程往那边去,若可化解,可保龙头关稳守,若不可化解......你需谨记,你已是龙虎山真人,要多为百姓们做一些事。”
说完后老真人看向其他弟子:“你们皆随宁王赴北疆,哪怕只有你们几人,也是我龙虎山道门出了一份力。”
“师父!”
那几名弟子连忙起身,都要劝阻。
老张真人摆手道:“无需你们陪伴,难不成我连你们几个都不如?”
他笑了笑道:“你们也要记住,这次来冀州,你们会看到此生都不该忘记的事,不管你们以后还是不是道门传承之人,都会让你们懂得人是该怎么做的。”
老张真人转身往门外,弟子们连忙跟了上去。
高院长看向燕青之道:“我回去准备一下,写一份告万民书,希望能让百姓们也知道,这一次大家都不能袖手旁观。”
虽然这只是老张真人说的一个梦,可是因为李叱真的在意,所以每个人也都明白过来,国门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高希宁侧头低声对身边人说了几句什么,随即有廷尉军的人跟着老张真人出去。
高希宁走到门口,看向外边吩咐了一声。
“廷尉军。”
门外的廷尉军整齐回身:“在!”
高希宁高声问道:“你们可还记得,廷尉军,军职何在?”
所有人整齐回答:“一切为了宁王!”
廷尉军浩荡出行,直奔幽州。
这一次,所有人都不乘车,而是骑马赶路,虽然从幽州到冀州的路程说不上特别遥远,可是李叱一息都不想耽搁。
李叱其实心里明白,老张真人所说的梦,只是想要对他说些什么的一个借口而已。
老张真人人在龙虎山,却心系天下,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而要判断出黑武人可能会在今年南下,也是根据多方面的因素推测得知。
李叱和长眉道人行走江湖那么多年,对于如何让人信服的事李叱自然深知。
比如长眉道人在冀州七县之内也被誉为长眉真人,就真的是他老人家道法高深?
寻常百姓们看起来神乎其神的东西,其实都是有理可循。
比如老张真人对北疆局势的判断,黑武新的汗皇阔可敌已己律已经即位数年,逐渐把朝权稳稳抓在他手中,排除异己,清理隐患。
而他又和历代汗皇并无区别,立志夺取中原天下。
而此时中原,却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诸强分割天下,混战不断。
如此机会,对于黑武人来说,是千载难逢。
再拖几年,中原就可能恢复一统,到时候黑武人再想南下就绝非易事。
想想看,哪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军,不是百战老兵?
想想看,哪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不是圣明贤达。
李叱一直都没有分心北疆的事,是因为有夏侯在,所以想的确实少了些。
此时被老张真人提醒之后,李叱就意识到,黑武人一旦南下就可能是整个中原的血洗之灾。
队伍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幽州,才知道夏侯琢已经亲自带着人马赶去北山关。
北山关是黑武人南下的第一选择,对于中原来说,这里是最为重要的门户之地。
之所以黑武人每次南下都选择攻打北山关,是因为这里地势便于兵力展开。
除了北山关之外,其他的城关之外,地域都不算开阔,有的更是在峡谷之中。
黑武人本就不善攻城,而善于平原野战,所以让他们在兵力无法展开的地方攻城,相当于难上加难。
北山关外边就是一片开阔平原,敌人的大型攻城器械可以施展。
李叱他们得知消息之后,没有丝毫停留,又从幽州赶往北山关。
多日之后,北山关内城的城门口,夏侯琢站在那等着李叱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