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头指了指桌子上那个盒子说道:“昨日吏部侍郎刘世勋和曹度吃了个饭,是朕授意他去的,曹度千方百计的求人,想要见朕,你可知道为什么?”
姚之洞不敢轻易搭话,摇头道:“臣不知。”
皇帝道:“曹家害怕了,李叱的叛军已经攻破豫州,曹家的人不得不转移到了秋州,可是又不敢正面和叛军的人对抗,献给了叛军大笔银子。”
“曹紫萝担心曹家办的事,被朕知道了发火,所以安排曹度这样一个人来都城求见朕,想方设法的求见朕,你知道,昨天一天,他送出去的银子有多少?各部的官员,收到曹度礼物的有二十二人,其中二十一人,得的是宝珠,每一颗都价值书数百金。”
皇帝回头看了姚之洞一眼:“你知道他送给吏部侍郎刘世勋的礼物是什么吗?”
姚之洞再次摇头:“臣......着实不知。”
皇帝指了指桌子:“就在那儿呢,刘大人不敢收,交到朕手里了,你自己过去看看。”
姚之洞心说我看那玩意干嘛,可是又不敢违逆,所以过去把那东西拿起来看了看。
然后脸色一变:“这是......嵩明先生的真迹?”
皇帝点了点头,缓缓吐出一口气后说道:“朕已经看过了,确实是嵩明先生的真迹,朕看过的,就不会错,所以说这一幅字就价值万金不为过吧。”
姚之洞连忙回答:“不为过,确实不为过。”
皇帝道:“曹度为了能见到朕,加起来花出去的礼物,其价值大概要有数万两......”
他走到书桌那边坐下来,看了看那幅字。
“朕让刘世勋试探着问了问,刘世勋回复朕说,曹度看似张扬,不学无术,只是一种掩饰,是不想让人觉得曹家已经有了危机,而曹度这次来,是要献上曹家几乎全部家财,目的是请求朕准许曹家搬入大兴城。”
皇帝轻叹道:“朕一开始也不信,可是曹度让刘世勋给朕带回来那个东西。”
他指了指桌子上的那口小木箱。
姚之洞下意识的把木箱打开,里边只是一张纸。
皇帝道:“看看吧。”
姚之洞把纸拿起来看了看,这上面的字不多,可是越看越心惊。
皇帝缓缓说道:“反贼李叱最厌恶世家大户,几乎是到一地就把世家大户的人清理个遍,抄家的事那反贼干的还少吗?这事,你们也都有所未闻。”
“曹紫萝担心李叱吞了他的家产也不收手,还会逼他们走,或者是干脆除掉他们。”
“这封信里,记载的是曹家在秋州和陆陵两地所藏银的地方,秋州有藏银千万之巨,陆陵也有至少数百万两......”
皇帝重重的吐出一口气:“这么多银子,朕能武装起来百万大军!”
他看向姚之洞:“朕已经派人,尽快赶去陆陵核实此事,所以这个曹度朕还不能动,等朕派去的人查验回来,朕自然会有决断。”
姚之洞艰难的咽了口吐沫,心说有钱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
连皇帝陛下,都要对曹家网开一面了吗?
那这个曹度,接下来在都城的日子,岂不是要继续飞扬跋扈?
皇帝看着他,仿佛在他脸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问号。
姚之洞算了算,从京城赶到陆陵,再回来,至少需要两个半月的时间,这两个半月之内......
姚之洞在心里骂了一声。
王八蛋,送了那么多人,都不给我送?
就算你送,难道我会给你面子?
当初武王妃几乎断我的仕途,今日我也不能让你在大兴城里舒服了。
大楚当朝宰相姚之洞看向皇帝,他思考了片刻后问道:“那陛下是见那个曹度,还是不见?”
“不见。”
皇帝道:“朕要是见了他,便是给了他一个态度,他会觉得朕已经不计较他们曹家的事......”
姚之洞松了口气,心说只要陛下不见那个不学无术之徒,就还有机会办了他。
如果陛下见了曹度,那不仅仅是给了曹家一个信号,也给了当朝文武百官一个信号。
那就是陛下已经不准备计较曹家什么了,甚至还要给曹家一些优待。
这样一来,满朝文武,还不都跑去巴结那个曹度?
而且这个信号一旦释放出来,姚之洞又怎么能再下手,那和明着抗旨不尊有什么区别。
但他还是不放心,所以准备再多试探一下皇帝的心思。
“陛下,若是一直不见的话,也不大好......毕竟那是武王妃的家里人。”
他看向皇帝,用一种忧国忧民的语气说道:“如今武亲王还在京州东南和反贼交战,若是......”
皇帝一皱眉。
他看向姚之洞说道:“武王妃是武王妃,曹家是曹家,武王妃从嫁入皇族的那一天开始,就不是曹家人了,而是皇族的人,你是在要给朕提醒一下,说朕也要在曹家面前低头吗?还是在挑拨朕和王叔之间的关系?”
姚之洞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臣不敢,臣确实担忧武亲王若知道此事,会有些.....会有些不悦。”
皇帝心里恨不得把姚之洞骂死。
这个姚之洞,在处理公务上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确实有相国的能力。
可他就是太小心眼。
当初他在朝为官的时候郁郁不得志,求拜这个不理会,求拜那个也不理会。
当初没人把他当回事。
可是没想到,武亲王的一个举荐,就直接把他举荐到了当朝宰相的官位上。
这样一来,一朝得势的姚之洞没少去处置当初那些看不起他的人。
按理说,几乎断他仕途的是武王妃,而武王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姚之洞之前和曹家有矛盾。
这算是过节,不管怎么说都是过节。
但又是武亲王举贤不避,这才有了他后来的得势,之前是过节那后来就是恩情。
姚之洞若不是心眼真的太小,就不该提这件事。
然而此人确实是蠢与才兼备的一个人,他是可用之才,朝廷的事,他几乎是过目不忘,尤其是一些各种数据,不管皇帝什么时候问,他都能对答如流。
各部的人,他都也能记得清清楚楚,不管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还是六七品以下的小吏。
皇帝所问到的人和事,他都能立刻给出答案。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姚之洞这般睚眦必报的性格,皇帝也不愿意用他。
“你起来吧。”
皇帝道:“朕知道你的心思,也知道当初武王妃一句话就几乎断了你的前程,可你现在已经贵为宰相,又是朕的王叔亲自举荐,你难道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姚之洞连忙说道:“陛下之大恩,武王之大德,臣不敢忘,臣确实是......为陛下着想。”
皇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去盯着英雄大会的事吧,朕听闻最近来都城的人越来越多,治安也越来越差,你身为宰相,当以国事为重......至于曹度,朕已经把人交给大理寺卿归元术去查,你就不要过问了。”
姚之洞俯身道:“臣遵旨,朕再也不敢了。”
皇帝点了点头:“去忙你的吧。”
他看着姚之洞躬身退出去,心里还是想骂娘。
江山,国家,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