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夏侯琢道:“不一样,你是宁王,宁王自然更大.......”

李叱道:“若我不给呢。”

夏侯琢道:“果然更大......你从幽州搜刮的银子,凭什么不给。”

李叱噗的一声就笑了。

之后数日,确实不出夏侯琢所料,开始骂李叱的人多了起来。

许晋卿等人,不敢硬着反抗,毕竟他们没有兵马。

但却怂恿不少人围在夏侯琢的将军府门外,有人甚至喊出了要为天下文人要一个说法的口号。

余九龄坐在将军府门外的台阶上,面前就是数不清的书生,更外边则是围观的百姓。

他坐在这听着,心里想着这些读过书的文人,骂人都骂的如此不爽利。

之乎者也什么什么的,如此看我,等我回应,莫非真以为我听得懂?

“宁王驱逐贤士,如何能安百姓之心?”

有一人怒问。

余九龄松了口气,心说总算有一句听懂了。

于是他笑道:“宁王说,若被驱逐的都是贤士,而诸位也皆认为与他们是同样的人,不妨也都查查。”

这一句话,可是把人激怒了。

又是铺天盖地的质问,铺天盖地的怒斥,铺天盖地的之乎者也。

余九龄猛的起身,手握住了腰间刀柄,他往前迈步,身后甲士也随他用往前迈步。

于是那些堵着将军府门口的人,便下意识的往后退了退。

余九龄道:“不过宁王不愿冤枉任何一个好人,更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真正的贤才。”

他咳嗽了几声后,提高声音说道:“宁王说,如今幽州空缺出来不少官位,要广开门路,招贤纳士,若有真才实学者,不论出身,不论年纪,不论来历,都会留用。”

这几句话一说完,那些吵着的人都安静下来。

他们互相看了看,忽然觉得这似乎是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余九龄道:“你们围堵在将军府门外,其实也算是来对了,宁王今日才和我说,让我在幽州城里张贴告示,广纳贤才,今日这门外的贤才来的就不少。”

他大声道:“此时我王,就在将军府中等待诸位献言献策,如果有自认可堪大任之人,那就请排排队,不要乱了秩序,我王会在将军府中等候诸位展示所学。”

他扫了那些人一眼后说道:“光是幽州府衙门里空缺出来的,就有数十位置。”

然后他问:“诸位是继续与我吵架,还是排排队等待宁王召见?”

不久之后,人群乱了起来,争抢位置......

又不久之后,将军府门外就排起了长队,长到看不到队伍尾巴。

在距离幽州将军府不远处的茶楼里,王姓书生一进门,就看到李姓书生在窗口站着,看着将军府那边。

“一群谄媚之徒。”

他走过去,一脸的悲愤。

“我也不知道为何,这天下书生,难道都变成这个样子?还是说只有我们幽州的读书人,骨头都这么软。”

他长叹一声。

李姓书生叹道:“王兄说的对,我刚刚还在看着他们,围堵将军府,壮怀激烈,心中还想着,这些人当为我辈楷模,可这一转眼......”

王姓书生道:“料来是那宁王的人开出了什么条件,这些人才会立刻就变了口风,耻辱啊耻辱。”

就在这时候,刘姓书生从外边进来,见到这两人后连忙抱拳行礼。

“王兄,李兄。”

那两人连忙回礼:“刘兄。”

刘姓书生道:“两位听说了吗?”

李姓书生问道:“听说何事?”

刘姓书生道:“我刚从那边过来,遇到了不少同窗好友,都在将军府外边排队。”

王姓书生冷哼一声道:“这些人,可都是得过许老恩惠的。”

刘姓书生道:“唉,话如此说,但也要看什么情形,我刚才听他们告诉我说,宁王广开言路,广纳贤才,凡是进府见宁王者,递交一份策论,或是学术上的见解,每个人都能得赠银十两。”

这话一出,那两个人随即对视一眼,两个人的眼神里都是满满的鄙夷。

李姓书生道:“十两银子,就想堵住悠悠众口,这位宁王殿下怕是想的有些多了吧。”

“就是!”

王姓书生道:“武将以勇武自傲,文人以风骨自傲,十两银子......呵呵。”

刘姓书生道:“听说倒也不只是十两银子,只要宁王看过策论,或是与人聊过觉得可行,就会留用为官,同样品级的俸禄,比大楚朝廷给的多一倍。”

那两人又对视一眼。

李姓书生眯着眼睛说道:“刘兄,你不会是想去吧?”

王姓书生道:“刘兄,切莫做如此令我辈不齿之事。”

刘姓书生摇头道:“若能得机会,施展一身本领,抒发这满怀抱负......”

李姓书生哼了一声:“我是不会去的,也不想看到这等事,先告辞了。”

他抱了抱拳,脸色发寒的大步而去。

王姓书生叹道:“你我三人小聚,都因为宁王这事扰了兴趣,我也走了,刘兄再会。”

他也转身大步走了。

刘姓书生叹了口气,心说这两位倒确实是有些风骨。

他回头看了一眼排起长队的地方,又想了想自己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思考的治国之策,咬了咬牙,转身出门,到将军府门外排队去了。

一刻之后。

排队的队伍中,三人相见。

刘姓书生:“这......”

李姓书生:“这......我只是来看看,这宁王是否会言而无信,若进去他不给十两银子,正好有了口实,我便当面骂他!”

王姓书生:“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将军府里。

李叱侧头问余九龄:“许晋卿那些人出城了吗?”

余九龄在李叱身后压低声音回答道:“给了他们几日时间收拾行装,今日出城,此时大概已经到城门口。”

李叱嗯了一声:“安排好了?”

余九龄笑道:“当家的放心,都已经安排好,有一些谍卫的人会跟着去,他们都是被宁王驱赶离开冀州的人,不管到了任何地方,都不会有人怀疑,咱们的谍卫,就能在当地潜藏下来。”

李叱点了点头:“干得不错,说吧想要什么嘉奖?”

余九龄:“我想......”

李叱道:“好的知道了。”

余九龄:“噫!”

李叱道:“难道我还不知你的心思?”

余九龄立刻喜悦起来:“谢当家的。”

李叱道:“不用客气。”

他从袖口里出来一张纸,折叠的整整齐齐,递给余九龄,压低声音说道:“好地方,亲测不错。”

余九龄连忙把纸条接过来,塞进袖口,然后好奇的问道:“当家的,你怎么也会去的。”

李叱道:“这一路奔波,浑身酸疼,所以就找了地方舒坦一下......”

余九龄道:“那......那我现在可就去了啊。”

李叱点头:“去吧,从后门走,不要走前门被那么多人看到,不好。”

“是是是!”

余九龄起身,小跑着到了后院,换上衣服带好钱,美滋滋的出门去。

大概两刻之后,余九龄就找到了李叱纸条上写的地方,其实没多远,若非余九龄走错了路,大概一刻就能到。

这地方倒也隐秘,看起来寻常无奇,并无灯红酒绿,并无花枝招展。

观天下》小说在线阅读_第9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观天下第9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