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晚上,鳌头市的某处建筑工地上发生了群殴事件,新来的两个搬砖民工因为没钱向附近的小混混缴纳保护费,被打了。这几个民工也不是省油的灯,马上找来了一群同乡帮忙,把混混们围住打了一顿。事情如果到这里结束,也就是普通的斗殴,双方都没人受重伤,很容易就翻过篇。
然而混混们岂能善罢甘休,他们搬来了奎哥。
奎哥带着一大帮手持管制刀具的混混闯进工地,结果发现那两个搬砖的民工已经不见踪影。骂骂咧咧的奎哥带着人离开工地,准备请大伙去夜排挡里吃烧烤,结果在半路上遭遇了埋伏。
十几个手持钢管的蒙面汉子袭击了奎哥和他带来的五十几号人,结果是奎哥被打断了手脚,并且还有重度的脑震荡,其他跟着来的混混则要轻微一些,基本上是小腿骨折和胳膊骨折,没有脑震荡。
因为没有死人,加之又是在夜间的野地里发生的混战,所以当地警方直接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警方可以装聋作哑,但有人却在暗中调查事件的始末。
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内,柴铁军陪着一个年龄大约在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站在病床边上。
“铁子,查出来是谁干的吗?”
“楚先生,没查出来。出手的人动作很干净,而且全都蒙着脸,一句话也不说,上来就开打,很像部队的作风。我查了市内所有酒店、宾馆和旅社的入住记录,看不到任何的异常。”
“你说这事会不会是姓兰的找人做的?”
“不好说。兰家的资金链已经断掉了,想要花钱雇这么一群能打的人,没有个几百万根本没人接这种活。”
“给我继续查,一定要找出这伙人来!敢动我的人,我要让他们付出足够的代价!”
又过了两天,暗中进行调查的柴铁军忽然失踪了。这让医院里出现过的那位“楚先生”有些惊慌。柴铁军是他的贴身保镖,这些年替他做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情,如果柴铁军落在别人手中,他就危险了。
嗅到危险的楚先生,决定暂时离开琼岛,到东南亚那边去躲一阵子。
这天晚上,经过乔装打扮的楚先生来到了一处隐秘的地点,准备从这里取走他的护照和金条。当他进去不久,忽然起了火灾,当地的消防武警很快赶来救火,结果带着火场摄像器材的消防员冲进房屋内时,发现了意外的一幕!
两名受伤“群众”昏迷到地,其中一人手中握着手枪,另一人手持微型冲锋枪,两人似乎发生了交火,一人肩部中弹,一人腿部中弹。
负责火场摄像的武警士官不敢疏忽,认认真真的将室内的场景全都拍摄了下来。而负责火场指挥的武警中队长在看到现场之后也不敢隐瞒,急忙将情况上报至总队。总队长接到电话之后,一面向市政法委书记汇报这起意外发现的涉枪大案,一面立即派人增援,封锁了现场。
直到此时,市公丨安丨系统依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偶尔发生一起火灾,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消防武警兄弟们去救火呢。
随后的几天内,鳌头市表面看似风平浪静,但内里却有一场无声的较量在展开。
楚先生和柴铁军都被救下来了,不过他们被送进了h省重案队的特殊收押室,在没有彻底交待清楚枪支武器来源的情况下,他们是别想再出来了。
从脑震荡中恢复过来的赵奎安,已经被收押了。他的事情很容易查,满屁股的屎,只要想办他,他就是个死。
尽管案件还有很多疑点,比如为什么楚晓飞和柴铁军会相互开枪互射?比如这场火灾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但这都不是案件的重点,重点是楚晓飞和柴铁军为什么要私藏枪支,而这些枪支是否曾经危害过社会?
暗中当了一回活雷锋的杨多智已经带着和弟兄们分头离开鳌头了,杨善宝没有参与这事,他留下来帮助兰宗裕处理生意上的三角债务。
安全回到秦阳镇的十几个兄弟,悄悄在村里喝酒庆祝外出执行的两项任务圆满完成,杨烈“恰好”周末回家休息,也就参与了这场聚会。
杨烈虎着脸问杨多智:“不是说了尽量不动枪的吗?怎么后来还是冒出枪支的问题?”
杨多智笑着说:“连长,你可冤枉人了。我们手里只有从建筑工地上弄来的钢管,哪里有什么喷子啊!那几支长短枪支,都是姓楚的花钱走海路弄进来的,我们只不过是把这个情况向当地政|府及时反映了一下嘛!”
听完杨多智耍赖一般的解释,杨烈也笑了,他对兄弟这次出去做的两件事都很满意。
大家都比较遵守内部纪律,出去之后既没有花天酒地,更是远离黄赌毒,行动的时候也能听从负责人的招呼,相互之间配合密切,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问题。
为了奖励大家,杨烈当众宣布:“港岛有位大老板愿意花高价钱请你们过去给他担任保镖总管,月薪一百万,我觉得这种好事不应该只便宜一个兄弟,所以决定轮流派你们过去,你们自己商量个出勤表,两个人一轮,一次出勤三个月,挣了钱回来娶媳妇!”
出去三个月就能赚回来一百五十万,大家觉得可以试试。因为一次是去两个人,彼此有个伴,也能相互监督着不去干坏事,所以大家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出勤的次序。
杨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港岛的郭秉祥。严重缺乏安全感的老郭得知从今以后会有两个杨烈亲手训练出来的手下贴身保护他的安全,开心的不得了。
相比于当年被人绑架之后一张口就索要十五个亿,一年掏一千两百万港币就能买个心里踏实,老郭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
这天是周日的上午,天气晴朗,很适合出门。
杨烈带着杨明和冯福保两个半大牛犊子出门,向着曾经攀登过许多次的老龙岭进发。
杨烈的事业心很强,但却不喜欢那种二十四小时都呆在办公室的工作方式,一个小小的秦阳镇,几十名工作人员,没有那么多的公务需要周末的时候加班加点。
三人一路攀登,上山的速度很快。
到了山顶的时候,杨烈意外的发现了一位白发白须的青衫老人,正坐在他平时喜欢坐的大青石上吐纳打坐。
杨烈觉得老人有来头,他对杨明小声说:“你们俩到那边的树林里练拳,没有我的允许,不要过来。”
杨明点点头,和冯福保一起走到了百米外的一片松林之中。
青衫老者果然是在等候杨烈,他吐纳完毕,起身向杨烈颔首示意,口中说道:“鄙人便是杨小友暗中让人寻访的山中野道,今日得见,幸甚。”
杨烈躬身向老人行礼,“多谢道长两年前替我侄儿杨明书写的那块‘明诚至道’的横匾,事后我常在心中默念这四个字,觉得玄奥深邃,颇为受益。”
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能让杨小友有所感悟,也不枉我特意下山装一回神棍啊。”
杨烈大笑,觉得老人很有意思。
“道长今日在山巅等我,可是有什么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