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丽和何有明还有那样的关系!
林肃心中有些吃惊,所以潘雪莲的话他不能全信,毕竟人家在一起怎么会让第三个人看到。
林肃说道,“潘科长,竞聘的事情你已经听说过了吧。”
“对,听说了,不过都是传出来的风,我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不过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换一套人马,这是很正常的,林局,是真是假啊?”
“真的,不过我这可不是三把火,我一把火也不放,我只做该做的事情,如果现任的科长干得不过,也很适合,我是不会随便换掉的。”
林肃可不认为一次竞聘就要定全盘,他只是想通过竞聘让所有中层领导都展示一下,当然,不排除有看走眼的时候,所以就算人选定了,以后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他照样会随时换人。
潘雪莲说道,“林局,我看中了土地利用科的科长,我希望到时林局可以认真考虑一下。”
“土地利用科?”林肃也不是很清楚这个科长,只是听名字显然是很抽象的,不知道这科室具体做什么。
潘雪莲说道,“利用科主要负责供地和供后的政策指导和监管,还有土地方方面面的市场调控,其实是一个很宏观的科室,不过所有事务,都需要经过利用科,一个科室便可以插手好几个科室的事情,我觉得我审核过的事情,我才放心,也可以替领导把好关。”
林肃并没表示自己的态度,还没说话,此时已经有信访的人来了。
全县总的信访量并不大,不过国土局也算是占了一块,一天也会来两三波。
信访室的工作人员立马接待起来,局长就在一旁,所以他说话也很小心。
来人把情况介绍了一下,还从一个口袋里拿出国土证来,“同志,你看看,这是我过去房子的房产证、土地证复印件,这是我新土地证的原件。”
这家人的房子在街边,因为改造被异地安置了,过去双证齐全,而且土地使用类型还是出让的,而现在新房已经住进去了,不过土地证办出来,成了划拨的。
这一来二去了,来访的人可以想不明白了,去到窗口,窗口的人解释,大证就是划拨,所以分户自然也是划拨。
但来访的人不服这个解释,他找到了信访室,他需要一个理由和说法。
林肃说道,“资料给我看看吧。”
潘雪莲立马介绍起来,“这位大叔,这是我们林局长,今天他亲自在这里给大家接访。”
“哦,好好,是局长啊,那局长来说说,这是个什么道理。”这人也没管什么局长还是普通人,还是那副平淡的样子。
林肃看了看资料,问道,“你这房子是哪个楼盘的?”
按说现在的房地产开发,拍出去的土地就是出让的,所以不存在还有划拨的说法。
这人回答道,“什么楼盘呀,安置房,我原来住街边,双证齐全,小两层的房子,楼下还可以当成铺面,现在赔的什么给我呀,安置房,质量我就不说了,连权益都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我不管,必须得是出让的,改,你们给我改!”
潘雪莲懂业务,于是解释起来,“这位大叔,我给你解释一下行吗,你先听一听,咱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每家每户的土地证是划拨还是出让,这是整个项目大证所决定的,大证已向国家和政府缴了出让金,那么就是出让的,没缴的,就是划拨的。而且划拨转为出让这条路是通的,也是我们局日常的办理事项,分户证是划拨的,个人只需要去申请出让就行,缴纳一定的费用。”
林肃问道,“标准是多少?”
潘雪莲看了看林肃,说道,“林局,我们县执行的标准,是市场指导价格的百分之二。如果是一百万一套的房子,也就是两万块。”
凤池县的房价并不高,一般的小区就四五千块一平米,所以一百平米的房子,也就是接近一万块钱的出让金。
“安置房的标准也是一样的,是吧。”林肃问道。
“是的,安置房因为取得土地便是划拨的,所以每家每户都这样。”潘雪莲讲道。
这人可不管这么多了,指了过去被拆房屋的两证吼道,“我不知道这么多,这是你们的事情,我只知道,我过去都是出让的,为什么赔房子给我,只赔了划拨的,钱我为什么要给!”
潘雪莲看了一眼证书上的地址,便清楚是哪个安置房了,于是苦口婆心说道,“这块地的情况我知道,安置房是凤池投资修的,他们拿地就是划拨的,我们有我们的政策,没缴出让金,我们谁敢承担这个责任,不收钱就把手续给你办了是吧,你也得理解一下我们。”
这人挥手说道,“这是你们和凤池投资的事情,那你们怎么不让凤池投资来交钱!”
林肃说道,“这位大叔,能不能这样,你按信访的规定,把你要反映的事情写下来,我们会在规定时限内给你一个答复,如果对我们的答复不满意,可以申请复议。我也会安排所涉及的科室,详细的把情况了解清楚。”
这人知道今天是得不到结果的,所以填好表格之后离开了。
林肃问道,“潘科长,你觉得给这人解决了,有没有什么难度?”
先不论什么法律法规,单说事情本身的合理性,林肃就觉得应该给人家办成出让的。
潘雪莲猜出林肃的想法,不过国土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规定太死了,红线太多了,潘雪莲说道,“林局,难度是没有的,你一句话,或是你安排上会来定,都可以给他办,但是出让金属于国有资产,资产的流失这个帽子咱们戴上了可就严重了。国土局的事情,我这样讲吧,从我多少的经验看来,就算你一分钱好处没有收过,但只要程序和依据不足就把事情办了,想追究责任实在是太简单了。”
林肃说道,“潘科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勇于担当,追究不怕,只要事情合情合理。”
“但不合法,林局,凡是也有一个底线,我也是一个热心肠,想替群众做些事情,但不能因为公事把个人给连累了吧,所以原则我们得讲。”
潘雪莲确实是老国土了,继续说道,“林局,现在这件事情只是一个点,是点上的事儿,但如果咱们不收钱把出让手续给办了,便是一个面,成了面上的事情,像这样的类似情况可水止他一个人,旧场镇改造的搬造户,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的金额小,但人数多起来,金额便大了,一旦开了口子,再也收不住了。”
潘雪莲把事情的弊端讲了出来,一户人虽然只是几千块,但几千块人,那可是几百万的出让金,说不收就不收了吗。
潘雪莲可是为林肃着想,要干一番事业,也不是这样干的,这完全就是在自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