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英顺手将门关上了,她问他们找刘立海吵什么。他们把事情的经过给吴月英讲了一遍,吴月英听完后问刘立海:“在村办小学,安排两个人教书应该不难吧?”
刘立海不知道怎么回答,对于乡村教育问题,他目前是很陌生的。他甚至都不知道乡村的老师待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他想过等上丨访丨这件事完全平息后,去每个乡镇调查一下,再拿出相关的方案来。没想到,他还没有开始进入的时候,人家就找上了门。
吴月英见刘立海不说话,又问了一句:“是不是老古那里卡住了?”
刘立海点了点头,吴月英拿起手机就给古得胜拨电话,吴月英在电话中说:“老古,你到刘县长办公室来一趟,马上。”
刘立海很感激地看了看吴月英,吴月英说:“老古这人,办事就是一个字,拖。你今天一直要逼着他把这件事落实,既然你答应了人家,就要言之有行。等我把申报红色旅游路线的方案交上去后,我带你去乡镇看看,乡村的教育真是一个大问题。”说完,她对来的两位家属说:“不要错怪刘县长,他刚来林县,情况不熟悉。他答应你们的事情,肯定会解决好,放心地回去吧。”
两位家属听了吴月英的话,果然站起来对刘立海说了一句“对不起”,就离开了刘立海的办公室。他们刚走,古得胜就来了。古得胜一见吴月英,就笑着打哈哈:“吴部长,越来越精神,越来越漂亮了。”吴月英没接他的话,直接对刘立海说:“你们商量吧,我有事先走了。”
吴月英一走,刘立海办公室的空气就有些紧张。古得胜不说话,他心里有想法。刘立海要解决问题,他也没有一口拒绝,只是说了实情,这个年轻人怎么动不动就告状呢?
刘立海看了看古得胜说:“古局长是不是在想,我告状了?”古得胜没想到刘立海挑破了他的心思,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刘立海接着说:“我准备去各个乡镇调研,该我们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去解决。乡村的教育问题,你,我都有责任。我答应安排这家子女就业问题,是县领导授权的,不是我信口开河。所以,还得麻烦古局长配合一下,尽快落实到位。”
刘立海的话软里藏刀,古得胜不会听不出话味来。只是古得胜叫苦说:“刘县长刚来林县,对林县的情况还不了解。县城教师队伍臃肿,都是方方面面的关系户,哪一方我都得罪不起。我只能确保县城教师和镇里的教师队伍有工资可发,至于乡村教师,我也无能为力。这些问题,一任又一任的局长都解决不了,我也不可能有回天之术。”
刘立海又想发火,可他忍住了。他对古得胜说:“古局长作好思想准备,我将从县城教师队伍臃肿问题入手。我还不信,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古得胜感觉自己碰了一鼻子灰,很有些不爽。不过他也没把刘立海的话当话,想想这是年轻人一时冲动表的决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么多年积累的问题,他才不信会在这个毛头小伙子手上解决掉。
古得胜还是太小看刘立海了。刘立海上有冷鸿雁顶着,下有龚道进罩着,还有吴月英帮着,他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只要他坚决去做某一件事情,目前他还是能够做得成功。
刘立海说到做到,古得胜前脚离开他的办公室,后脚他就给小周打电话,备车去每个乡镇调研。小周在车上问刘立海:“刘县长,第一站去哪里?”刘立海让小周带他去最僻远最困贫的地方,小周又告诉他,山里不是很好走,未必一天能够回得来。刘立海不顾这些,大不了夜宿农家,他要小周按他说的办。
第一站去了离林县最远的岗子岭,车经过岗子岭镇政府时,已经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小周问刘立海:“刘县长,要不要去镇政府食堂吃点饭?”
一路上确实很颠簸,刘立海好几次没坐稳,头撞上了窗玻璃。小周提醒他要时刻抓住头顶的扶手,山路不好走。刘立海这才知道,自己的一时冲动,可能会带给他很多的麻烦和不便。但是他要是不作为,如古得胜一样,拖,混日子,进入官场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再说了,他在年轻的时候不愿意下乡吃苦,不愿意冲动干事,恐怕时间一久,他想干也会干不动。再说了,他目前有冷鸿雁和龚道进的信任,他愿意赌一把,至少他能看看真实的乡村教育是一个什么状态。
刘立海对小周说:“我这次下乡调研,一律不准透露给任何镇政府。吃饭的问题,我们自己解决。”小周还想说什么,刘立海却继续给他下警告,关于他下乡调研的事情,回县里后,也不得对谁透露半个字。
小周“哦”了一声,就继续开车。在一个比较僻静的小餐馆前,他停车让刘立海下来吃午饭。吃饭的时候,刘立海就和这家小餐馆的老板聊,问他们这里的孩子上学问题怎么解决。
老板看了看刘立海,又看了看小周,答非所问地说小周是本县人,刘立海肯定不是本县人。
刘立海问老板:“你怎么看出来的?”
老板一边盯着刘立海看,一边收拾碗筷,嘴里也没空着,说:“你长着一张嫩白的脸,在林县冬季和夏季时间最长,风吹雨打,不可能有这么嫩白的脸。”
刘立海被老板说得脸一阵发烧,他又感觉是不是自己的这个样子,常让人误解,他就不是一个能够干实事的人。他不甘心地又问老板:“这里的孩子们上学有问题吗?”
老板这次没有回避刘立海的问题,而是问他:“你是当官的吗?看样子不像。不过我还是告诉你吧,这里的孩子上学很成问题。几个村合在一起才有一所小学,好一点的家庭拼着命把孩子往县城里送,差一点的家庭,任由孩子们自生自灭了。”
刘立海又问老板:“这个问题最严重的是哪些村?”
老板说了一个名字,周家湾村,有十个自然组,算是岗子岭镇最大的一个村。只是周家湾村小车进不去,摩托车可以进去。刘立海让小周在餐馆里等他,他让老板送他去,误的工,他付工钱。他拿出五十块钱给老板,老板欣然同意。